谣言猛于虎,盘点2018年的那些食品安全谣言

发布时间:2025-09-01 14:03

社会事件12: 网络谣言的识别与辟谣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热点#

邻居A:

哎!自从俺家老太太学会玩微信以后,经常转发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视频或文章,那个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比如《甲鱼是用避孕药喂大的》《紫菜是塑料做的》《毒中之王的蔬菜竟然是——》等等!

邻居B:

是啊,有些文章里有时还会发些视频,很多还有所谓的专家帮忙佐证,让人不敢不信……弄得家里人整天疑神疑鬼,什么都不敢吃,什么都不敢买。

邻居C:

对哒对哒!那天家里蒸几个螃蟹,老人掰开后对着肥美的膏盯半天,看看是不是注胶的;给孩子买点草莓尝尝鲜,老人家赶快拦住,“草莓不能吃,打药太多、致癌”;买了几盒腐竹,一直扔在那,“腐竹是硫磺熏的、不能吃”;外面买的油条不能吃,“加了明矾”……原本正常的生活都给搅乱了。

食品安全谣言来势汹汹,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被某些群体继续传播。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作为一个公共网络平台责任有阻止谣言传播,加强市民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是哪些谣言污染了我们的食品安全网络环境,欺骗了咱爸妈?

谣言类型:断章取义

星巴克咖啡致癌 3月30日国内一些自媒体以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发布了相关文章,直言“星巴克咖啡致癌”。

真相:美国一家法院最终裁定,由于咖啡中含传闻中“致癌”的丙烯酰胺要求星巴克等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但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剂量”关系还缺乏科学依据。

谣言类型:改头换面

大蒜炝锅致癌 今年4月底,在某电视节目中,有嘉宾称大蒜炝锅会致癌,还拿着两种经大蒜炝锅后的菜去检验,结果显示内含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引发公众担忧。

真相:同“星巴克咖啡致癌”一样大蒜炝锅确实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该物质应尽量少摄入,但“产生致癌物”不能直接等同于“引发癌症”。需要达到一定浓度,并且持续暴露(接触)才有可能引发癌症。

谣言类型:以讹传讹

洋葱杀死感冒病毒 3月,广为流传的“洋葱能杀死感冒病毒”。称洋葱两头都切掉能吸收病菌,所以在次日清晨会变黑。

真相:专家称,切开的洋葱变色并非吸收病毒,而是发生了“酶促褐变”反应。洋葱可以杀菌,是因为含有有机硫化物。但对病毒没有抑制作用。

谣言类型:夸大其词

香椿致癌 4月10日《香椿大量上市!爱吃香椿的人注意了,快来看看吧!》的文章称,“香椿中的硝酸盐含量高,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食用后容易致癌”。

真相:专家指出,香椿中所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存在于所有植物中。一个体重为60kg的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吃3kg的香椿,才可能“中毒”。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吃香椿可能带来的致癌风险。

瓶装水会致癌今年上半年,网上出现一篇题为《喝一口,就会致癌!最新权威确认,BBC紧急曝光,国人尤其要当心……》的文章。其内容称,世界卫生组织通报,9成以上瓶装水有毒,11个品牌中93%的瓶装水含有塑胶残骸,喝瓶装水会致癌。

真相:这是典型不讨论物质的实际含量以及该含量对健康影响有多大,只说“含有”,再把“长期大量摄入”时的后果拿出来吓人。

草莓是最脏的水果 “最脏蔬果榜”,草莓则以第一名的身份屡屡上榜,被视为“最脏水果”。

真相:评选没有权威性,不能客观地反映这些果蔬中的农残与健康关系的真实情况,因此并不需要刻意远离草莓。

谣言类型:无中生有

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 3月“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的网帖再度被热炒。该帖称这是“北京陆军总医院陈惠仁教授”强调的。

真相:陈教授在辟谣声明中指出,网文系有人冒名杜撰,照片非本人,他从未做过有关食物抗癌防癌的专门研究,另外 “热柠檬水抗癌”的说法并不可信,在公开报道中也查不到相关案例,此理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奇趣蛋”致癌 今年3月中旬,有文章称,深受儿童欢迎的“奇趣蛋”被查出致癌物芳香烃矿物油,轻则引发呕吐,重则导致癌变。

真相:经查证,某品牌巧克力“奇趣蛋致癌”是2016年就流传的假新闻,事实上被查出有致癌物芳香烃矿物油的不是奇趣蛋,而是另外3款巧克力产品。

谣言类型:冷饭热炒

17种剧毒食品名单曝光新年伊始,一篇题为《【转】央视及各大卫视曝光17种剧毒食品名单》的文章称,17种常见食品为“剧毒食品”,对健康危害重大,其中包括含有农药多菌灵的果粒橙可导致脑部麻痹、使用蓬灰的兰州拉面可致癌、蛋黄派和榴莲酥都是垃圾食品等。

真相:篡改编造、旧谣翻新。以果粒橙含多菌灵为例,其谣言起源为2012年巴西橙使用农药多菌灵事件,在我国未检出使用巴西橙原料的产品含有多菌灵。

结束语

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而食品安全谣言则更需要严管。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出手。首先要拿出法律武器,将每一个谣言的来源追查到底,让编造和散布者承担法律责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公众要主动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理性思考问题,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信息,而不是还停留在传播小道消息的水平上。避免成为食品安全谣言的载体,让谣言止于智者。

网址:谣言猛于虎,盘点2018年的那些食品安全谣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6164

相关内容

2018食品安全谣言十大案例发布 2018年食品网络谣言有哪些→买购网
2018食品安全十大谣言发布,关于饮食,还有这些谣言你需要了解
常见的食品安全谣言有哪些
2016食品安全谣言大盘点,年度“手撕谣言”开始了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谣言 你看穿过几个?
盘点这些年忽悠我们的八个食品安全谣言
2018版食品谣言:演变与启示
饮食健康:食品安全谣言大盘点
盘点十大食品安全谣言
【食安辟谣】关于食品的十个谣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