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壁│陈履生说:“让文物‘活起来’,也要去除同质化”

发布时间:2025-09-01 19:56

科技让世界变小,但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文化同质化问题。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社交科技#

客观来说,中国的很多博物馆场馆非常之大,但展出的文物有限,观众感觉不到博物馆的“博”,另一方面,很多文物并没有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机会,而且手法单一,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因此,提出“活起来”,就是让它们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让它们能够在公众面前有更多的得到展示的机会。“活”也要去除同质化,以多样化的特色显现中国博物馆版图上的“活”……博物馆要让文物“活”,除了要让文物有更多、更好的展示,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把文物中的历史故事、文化关系等等展示出来,这是“活”的本质内容。博物馆在展出一些非常重要的藏品时,除了有一些展览标签显现基本的文物信息之外,还缺少以公众为中心的更多的内容……与文物相关的这些内容与故事,并没有向公众完整地呈现出来。

——陈履生说:“让文物‘活起来’,也要去除同质化”

【“活起来”不简单,同质化很容易。】

我之所以会对乡村保护改造,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也和感情有关,因为我觉得现在中国文化也好,社会也好,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历史、文化没有办法保持持续性,不断地处在中断的状态里头。我们在城市里面生活,连续性基本上已经完全被打断,我们生活在一种非常不真实的状态中,人造虚拟的空间里。所以我觉得如果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身份特征能够被保持的话,恐怕乡村还有一些机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但是这种自信不能是盲目的,我觉得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不能编造。我们应该以非常真实的状态,非常自信的状态走向国际。编造的部分指的是没有真实基础的,象征性的那种高大上表达,还有到处都是一些装饰性的样式风格,没有实质内容,比如说各种假古董盛行,无论中式西式都是不可取的。

——王澍说:“乡村改造应该延续真实的生活状态”

【真实是改造的底线,也是自信的底线。】

书画投资一定要注意对名家的确证和综合考量。真正的一代名家,不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对前人优秀的笔墨法度有所认识和把握,并有所突破和贡献,表现在理论上,所谓“实践出真知”,真正的理论家也一定要在自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能为人所折服,而不是故弄玄虚。他们在绘画史上是不多见的,如董其昌就是一个为史公认的代表人物。纵观中国绘画史,从清代乾隆时的金农之后,经嘉庆、道光、咸丰,一直到同治末年赵之谦的出现,四朝一百多年间,几乎没有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为后世所瞩目。

——画家了庐说:“书画收藏最要警惕的是那些利用社会力量和个人操作而设的虚假陷阱”

【久入陷阱而不觉其陷阱也。】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址:回声壁│陈履生说:“让文物‘活起来’,也要去除同质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7312

相关内容

在保护中传承 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老手艺能否重回生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小说全民求生:我能让物品升级陈凡苏禾全文免费阅读
文物“活”起来 生活“美”起来
文创“出圈”:让文物“活”起来 让生活美起来
数字化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回响2021:文物活起来,点亮大众生活
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物医生杨文宗: 让“年老”壁画重焕生机
文物活起来,点亮大众生活(回响2021)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