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建筑助力“好房子”建设

发布时间:2025-09-02 19:47

节能建筑通过良好的建筑设计,如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电力消耗。 #生活知识# #节约生活# #节能建筑#

健康建筑聚焦于人的健康需求,不仅仅是强调居住环境与健康性能的优化,也涵盖了“环保”“生态”“绿色”“节能”等概念的内容,旨在通过重塑建筑标准来全方位解决居住健康问题。

图城市健康系统核心角色及职能

健康建筑及其评价标准更着重于“人”与“健康”的关联,是关注建筑内部环境健康、居住者居住生活的认证评价,一方面促进并提升了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中的健康要素,另一方面也填补了现行绿色建筑规范标准中健康需求的空白部分。

(1)健康建筑是以人的全面健康为出发点。绿色建筑标准注重建筑与环境间的关系,涵盖的健康性能要素不全。健康建筑以建筑环境对使用者的健康影响和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主动干预作为评价重点,将适宜的空间和湿热环境、空气、水质、声音性能、光照良好、人体活动和精神社区生活促进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标准,客观衡量建筑的健康性能和健康指数,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健康风险、让使用者切身感受到健康建筑带来的直接效果。

(2)健康建筑更强调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性。人的健康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健康建筑在指标设定方面不只是建筑工程领域内学科,“健康建筑学”至少横跨了建筑学(Architecture)和公共卫生(PublicHealth)两个学科,涉及多个交叉学科,如广义的建筑学、环境健康、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有针对性地控制建筑中影响身心健康所涉及的建筑因素(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饮用水水质、室内舒适度等),进而全面提升建筑健康性能,促进建筑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图从多学科视角看健康建筑学

(3)健康建筑以绿色建筑为起点,在保证“绿色”的同时更加注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WELL 健康建筑标准中存在创新条款为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可进行加分。

图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去年10月,为响应“美丽中国”“健康中国2030”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项战略,为促进行业发展,Well人居实验室、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中建协认证中心等国内外相关行业组织,以“低碳”“健康”为核心战略,以“数字化”为核心引擎,联合发布了低碳健康数字化标准体系BETTER1.0。以WELL 健康建筑标准及各行业碳排放计算标准指引下,开创性发掘企业和项目的健康和环境效益,从而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实现低碳、绿色、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BETTER1.0 启动

低碳健康数字化标准体系BETTER1.0代表企业和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履行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强调企业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减排的综合绩效表现,是衡量企业和项目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公共健康和福祉所作出的影响的公允性体系。

图BETTER1.0 三大支柱

低碳健康数字化标准体系BETTER1.0 将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增进健康环境福祉、融合数字互联赋能为三大核心支柱,通过绿色建材产品碳中和、建筑空间碳中和、性能预测、在线监测、WELL生态体系、Work with WELL 产品标识等路径,以碳排放盘查、碳足迹评价、碳中和证明、数字孪生BIM可视化监管平台、物联网平台、WELL 健康建筑标准、WELL 健康社区标准、WELL 健康-安全评价准则等工具,助力中国低碳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今年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系统谋划与全面部署。真抓实干,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时代好房子,成为当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者们共同奋斗的时代目标。

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好房子”自古以来就是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进入数字时代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此为依归,正在构建“让人民住上更好房子”和“提高住房品质”为核心的住房建设与发展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住房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延续和载体的物理空间,不同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的人民,从幼龄阶段到退休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定人群都有其特定的活动特点及特定的空间和功能使用需求。比如,对于一线城市的大多数青年购房者来说,他们对于好房子的首要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空间的高效性、功能的复合性、环境的舒适性,设计时应尽量提高住宅的使用系数,减少公摊面积,增加空间灵活可变性,扩大景观视野面等。好房子的建设,应尽量实现不同人群居住生活和居住空间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

好的房子,在实现其物理功能性质的同时,还应兼具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这可称之为“建筑的艺术”。建筑艺术是一门融合了环境美、生活美、艺术美、形式美等不同形态美的表现艺术,它通过建筑形象的创造,从立面造型、空间营造、景观环境等整体把控,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情趣、精神的释放、本性的回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次提到“好房子”概念,强调要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随着住建部“好房子”概念的提出,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好房子”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相关的统一标准进行衡量。好房子建设需要紧跟时代脉搏,从策划、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满足当今人民对于效率和效益的高度需求。新时代背景下的好房子应满足宜居、安居、乐居三大标准,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健康、智慧、安全四个维度。

8月25日,以“健康建筑与健康社区助力新时代好房子好社区建设”为主题的“2023(第五届)健康建筑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开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建设科技工作,精准服务社会需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也必将助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是住房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安居为基点,强调了住建产品在新时期的民生属性。

“好房子”,既指人们居家生活的住宅空间,也指办公、酒店、学校、医院、康养等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功能空间,以及小区、社区、城区公共场所等更广泛的环境空间。WELL生态体系涵盖多种业态,对不同建筑功能空间提出了不同要求,成为建筑健康需求的判定依据。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中建协认证中心、中碳数字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共建的好房子人居科技实验室,围绕低碳、健康、智慧、安全四个重点方向,以“循证研究”为主要方法,构建有代表性的室内人居环境实体测试空间以及数字化平台,通过专项研究为提升住房品质,提升房屋建设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健康方向与WELL 人居实验室合作,进行健康人居探索之旅。

图WELL 人居实验室

图好房子人居科技实验室

图好房子展区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建立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施好“三大工程”;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新时代好房子标准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原则,二是优良品质的可持续原则,三是长期维护的可持续原则,其中包括住区环境方面的环境宜居、生活便利,住宅建筑方面的功能适用、协调美观,长久性能方面的安全韧性、耐久适变,品质提升方面的健康舒适、全龄友好,可持续效益方面的绿色低碳、经济长效。由此,新时代“好房子”内涵定义为:绿色低碳、品质长久、环境宜居的“新型全寿命优质住宅”,其标准的框架体系由系统性多层级要素构成,包括绿色低碳的宏观层级、品质长久的建筑层级、环境宜居的区域层级三大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已经种下,需要全社会关注可持续健康事业的群体、组织、机构和企业,共同发力,开花结果。低碳、健康、数字化是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合格评定治理机制,在推动行业创新、促进产业链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址:健康建筑助力“好房子”建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1381

相关内容

健康功能建材助力“好房子”建设
健康建筑的核心秘诀:9大原则助力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住建部: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
建造好房子 建设好社区
生活能更好 能建城发以绿色健康筑梦好房
中建玖合全力打造“好房子”建设新样板
WELL健康建筑时代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 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好房子建设
生活建筑场景建模,房子场景建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