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慢综艺”系列解析之定义、分类

发布时间:2025-09-03 06:06

结构主义对艺术形式的解构分析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美学理论#

快时代下的“慢综艺”

“关于慢综艺” 师哥强调:

慢综艺是有市场、有需求的。用“慢”定位,为快节奏生活的大众展现一种从容淡定的文化心态。将人放在一分一秒流逝的时光中心,关注生活、体验人情冷暖,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集体释放,这才是慢综艺的真谛,也是保持慢综艺生命力的关键。

在快节奏的大时代下,“慢综艺”已是大势所趋。上次说到文化类综艺也属于‘慢综艺’的一种,这次将以实例对慢综艺进行系列的解析。可直接背诵,例子较多,大家自行选择背诵,避免相互重复。

定义

自2017年开年以来,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画风清新的慢综艺,开始逐渐走进观众视线。

“慢综艺”普遍采用纪实拍摄的手法、不设置游戏和任务、也不设定人物的角色性格,而是将明星嘉宾们放置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让其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 在镜头剪辑和后期加工上没有过多的修饰,展现节奏缓慢、剧情相对松弛和生活流。严格来说,慢综艺更像是一种新的制作理念。

分类

①文化类慢综艺——领略朗读的魅力

《朗读者》由董卿担任制片人,节目中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朗读经典美文。朗读内容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男子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有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也有柳传志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辞。

《见字如面》节目借鉴了英国一档读信节目《litters live》的形式,结合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语言沟通方式,邀请的读信嘉宾如张国立、何冰、归亚蕾等,都是演技扎实、台词过硬的表演艺术家。网友评价《见字如面》是“一档能够给人带来静谧的节目”。

近日热播的湖南卫视《儿行千里》就因为一封封暖心的家书受到关注,豆瓣评分高达9.1分。

②美食、生活旅行类——生活与生意的美学

湖南卫视《中餐厅》节目中,赵薇、黄晓明、张亮、周冬雨、靳梦佳,五位明星从中国来到泰国象岛海滩,用20天时间白手起家经营一家中餐厅。从节目播出首期的市场反馈及话题热度来说,无论是嘉宾抵达目的地时的美景,还是一些后期的画面特效使用、调色的效果以及MG动画的注入,都不无凸显该节目的慢综艺特质。

一座驻在山间的蘑菇屋,一个做饭好吃的大厨,一个勤劳体贴的农夫,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有一只狗。收割玉米换食物,拿食物招待老朋友。这是《向往的生活》里展示的向往的生活。何炅、黄磊、刘宪华三位主持人一起守拙归园田“蘑菇屋”,为观众带来一幅“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完美生态”的生活画面。

9月23日,东方卫视《青春旅社》率先“开张”,播出了“第零集”——《11双筷子的相遇》,也就是先导片。接近一个小时的节目中,大致交代了参加节目的11位嘉宾,他们初次见面的场景、互动,以及最终店长选定的环节。景甜、王源、李静、戴军、李小璐、赵英俊、何穗等嘉宾将分别经营两家旅馆,“竞争”之外,还要完成节目“青春叙事”的命题——年轻人在一起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③旅行类慢综艺——说走就走的旅行

《花儿与少年3》《旅途的花样》一改前两季中展现嘉宾之间激烈的冲突、矛盾,不断设置任务的做法,开始呈现明星在旅行中的点点滴滴。两档节目在带着观众领略异国风景的同时,更加注重展现他们在旅途中的沟通和互动。

④音乐类慢综艺——生命里的那些歌

音乐类节目也开始转换风格,主打怀旧风。

《围炉音乐会》以“微型个人演唱会+大咖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为形式,在注重情怀的同时,也削弱了节目的矛盾对立环节;

江苏卫视《金曲捞》,让那些“被遗忘的金曲”重归观众视野,只怀念、不比赛,音乐也变得更加纯粹。

网址:干货|“慢综艺”系列解析之定义、分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3025

相关内容

慢综艺节奏因素浅析——以《向往的生活》为例
艺门新思|《云上的小店》:慢生活的慢综艺
“慢综艺”与生活追求——以《向往的生活》为例
我国慢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研究
《你好,生活》是体验类慢综艺,在各方面将受众体验放优先位置
2024冬季系列:慢生活艺术之旅
关于“慢综艺”现象的文化解读——以电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为例
文旅类节目成观众“新宠”,旅行类综艺借助文化回温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分析
使用RNN分析序列健康数据预测慢性疾病发展:深入解析和实操案例(基于Python和PyTorch)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