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和睦关系的相处之道

发布时间:2025-09-06 11:02

处理邻里关系要和睦,互相帮助 #生活知识# #社会#

  1

  拿别人当回事,是一种修行

  当下生活快节奏,难免只顾自己,轻视他人。

  居住五步之遥的邻居,首当其冲是被我们忽视的人,彼此大门禁闭,冷冷清清,就是楼道狭路相逢,也是点头即过。

  不知什么时候,邻里关系从以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到现在“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社会进步了,还是人心变薄了?

  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家有难邻里帮。

  人生在世,离不开远亲近邻,不把邻居当回事,熟视无睹,是和邻居合不来的。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邻里关系就十分重视。

  他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写道:李申夫的母亲曾经说过,“有些人家用钱和酒款待远方的亲戚,可一旦遇到火灾、盗贼,却只能央求邻居帮忙”。

  这是告诫富贵人家不能只知道善待远方的亲戚而怠慢近在眼前的邻居。

  在处理邻里关系方面,曾国藩更注重一些细节。

  咸丰二年,在太湖县任职的曾国藩接到母亲病故的噩耗,连忙返乡奔丧。

  途中,他怕弟弟和儿子因此事影响邻里关系就写了一封信给他们,特别叮嘱不要催讨亲族乡邻欠他们家的款项,并强调即使送来也可退还。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曾家遭遇考妣之丧。

  但曾国藩也借过钱,知道借钱的人都在极为窘迫时,才万不得已开口。

  所以,曾国藩不催讨是体谅借钱邻里的难处。

  能拿回本来属于自己的却不拿是一种品格,能心甘情愿让弱者占便宜是一种胸怀。

  正是这种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做法,为曾家换来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并助力曾国藩成为百姓口碑中的好官。

  一个人在顺畅得意之时予人同情怜悯,很容易做到,难得的是,落魄不堪仍还选择体谅包容,无非是拿别人当回事,把对方看得很重。

  之所以不看轻,就是因为对方再怎么微弱,或许就在你需要之时,那些微光却散发出来耀眼的光芒。

  2

  以退为进,是一种智慧

  人与人相处,难免磕磕碰碰,弄不好就会陷入利益恩怨的纠缠中。

  这时候要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并不吃亏。

  人都是将心比心,尤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收到老家来信,说为了三尺宅基地,和邻居吵了起来,要他帮忙。

  张英老家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后一笑,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人看到信后,马上不争了,还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

  这件事后来成了著名的“六尺巷美谈”。

  退一步,不是软弱,谦让不等于妥协,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一种良方妙策。

  《菜根谭》里有这样一句话: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

  意思是:人情反复无常,世上的路崎岖不平。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一步的道理,行得通的时候,一定要让几分好处给别人。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毕竟邻居是和我们朝夕相见的人,因为琐碎纠纷,闹得鸡飞狗跳的确不是一个双商都在线的人所作为。

  人都有功利心,但是成大事的人却不会为眼前唾手而得的利益,争个你死我活,他们更懂得勠力普惠,让利于人,用品德赢得他人。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以退为进才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

  

  3

  真正的善良都带点锋芒

  很多人都没忘记历史上著名的“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从前,村里有两户人家。一个富裕,一个贫穷。

  有一年天下大旱,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富人家就说:“你到我家来,我给你一升米给你应急。”穷人欣然前往,并且带了一升米回来。

  后来穷人又接二连三的向富人家借米。但是富人家所购买的粮食也不多,经过几次出借之后已经不够自己食用的了。

  这时穷人便非常生气,认为富人非常的小气。不仅自己私下里这样认为,而且逢人便说富人的小气,全然忘了别人曾经的好,并且两家人就此反目成仇。

  这是邻里关系的教训:不知道感恩是人性中最大的恶。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就怕你的行善,没有良性循坏,却惯出对方的贪婪,犯了红眼病,弄得两败俱伤。

  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很沉痛地写道:

  这个社会最大的危机是: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

  不要低估人性,也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不是你对所有人好,别人就知道感恩,好处给了贪得无厌的人,就变成了理所应当。善意给了无底线的人,就可能反过来被践踏。

  “大衣哥”朱之文出名后,给村里修路,翻修幼儿园,借钱给相亲邻居,做了很多好事。

  可是村民还不依不饶,要求给每人一台小轿车,对此朱之文一忍再忍。最后居然有人踹他家的门,侵犯隐私蹭流量,朱之文仍然陪着笑脸迎合。

  行善是美德,但是软弱的善良,就会惯出人性恶的暴露。

  善良要带点锋芒,有了牙齿的善良才会散发出正能量的光芒,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4

  邻里关系虽淡,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

  遇上好邻居是我们一生的福气,懂得邻里和睦相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修为,你怎样对待邻居,世界就将怎样对待你。

  《论语》里记载着孔子与弟子原思的一个桥段: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大意是:弟子原思做了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作为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余的,就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孔子教育弟子,如果有余粮最好分发给乡里邻居,因为他们是离我们最近,息息相关的人。

  有人说,这是一个“远亲近邻一样生分”的时代。

  的确,邻居或许不如朋友交往亲密,且被水泥框架密封在了自我天地,但毕竟家家户户房连山,地连边,你连着我,我连着你。

  邻里关系,以和为贵,以让为礼,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信任,世界也多了温度和美好。

  就如《教儿经》所说:

  莫把邻居看轻了,许多好处说你听。

  夜来盗贼凭谁赶,必须喊叫左右邻。

  万一不幸遭火灾,左右邻舍求纷纷。

  或是走脚或报信,左右邻居亦可行。

  或是耕田并作地,左右邻居好请人。

  或是家中有不和,左右邻居善调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邻里和睦关系的相处之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8179

相关内容

家庭和睦相处之道的感悟心得说说
家庭和睦相处之道的感悟心得句子
邻里之间怎样相处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共建和睦邻里关系 缔造乐居美好生活
营造温暖社区的良方——睦和邻里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父慈子孝、相亲相爱的幸福家庭!
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勤俭,孝悌,睦邻
家庭和睦相处之道的感悟心得真的很温馨
家庭和谐的相处之道 家庭怎么样才能和睦相处
睦邻友好注活力 和谐共处零距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