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09-06 14:50

科技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如何平衡技术侵入与教育质量提升的矛盾。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伦理讨论#

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安徽省萧城一中 丁 林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教育,教育是提高人们品格素质的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人的一生中,很长一个阶段是在 接受教育。教育和生活关系密切,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教育的课堂,教育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生活。 【关键词】教育 生活 一致性 幸福 

教育与生活是一对离不开的话题,教育是提高生活品 

质的一个途径,生活是教育的最生动形象的课堂,而教育 和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在追求幸福。 

一、教育和生活相互融合 

(一)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 从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大学,将近二十年 

的教育阶段,有很多人都经历过。也就是说,教育在这部 分人群的人生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不能说教育和生活是绝 对分开的,如果是这样,那又有多少人的十几年人生是处 

于生活之外。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接受和提升,它更是一 

个生活过程,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享受。 

杜威从生活来看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能传 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 

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 

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 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 

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 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 

而学校也是社会,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论述“什么 是学校”时指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 

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必 

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当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观点认为,从工具理性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回归生活 

世界应当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教育作为生 活的一部分,应该具备生活的属性,具有幸福感、成就感, 

没有幸福感、成就感的学校生活不应是生活的常态,当然 

更无法为相符的社会生活和成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 础。 (二)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教育时曾经这样界定这个概念: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的广泛含义应该是包 

含生活教育的。生活教育注重将教育与现实联系,包括常 识知识、道德实践、自然人文。生活是最生动而形象的教育, 

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教育也更具有实践性。 孔夫子的语录《论语》中很多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和对话。生活世界即人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生活世界的教 育即人的生长发展本身的教育。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道德事 

件、法律事件、科技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的例子。教 育应该审慎扎根于生活,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课堂。 =、教育与生活最终追求的一致性 

教育的本真是以育人为核心,以提升、完善人的生命, 达成人的美好幸福生活为追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 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直接指向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 

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灭的原则”,因此,幸福就自然 

成为了教育要追求的终极目的。而幸福的生活是人类最终 的追求。教育和生活的融合,是它们终极追求一致性的重 要原因。 

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 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 

也是在将教育生活化、实际化。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的教育, 

其也应该与生活的追求——幸福,相一致,即提倡幸福教 

育,也就是使教育向快乐的体验发展。把幸福视为教育的 本质,揭示了教育和幸福的关系,这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占据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幸福的 教育也可以促进生活更加幸福。 教育和生活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育和生活最终都 

是让人拥有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 

然具有超越的特性。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而 

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教 育有引领生活的作用,而生活也在作用于教育。近几年教 

育理论界非常关注教育和生活,这两个话题贯穿着人类的 活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 

活也丰富着教育内容和层次。 罗尔斯认为:“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 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 

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确实,教育使人的思想更 加成熟全面,精神境界更加丰富,更能够使人对社会文化 等有深刻的认识。例如,得到艺术方面的教育,我们可以 

看到更多艺术的美,可以沉浸在音乐会而不是发困,徜徉 在书画长廊等等,得到更多的满足感,感受到生活中更多 

的美。西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 

资产阶级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2]王振存.教育与生活命题的意蕴解读及致思路径Ⅱ]. 教育科学,2012(06). 

[3]徐莹晖,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 

教育出版社,2010. [4]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 学出版社,2009. 

[5]杨日飞.论教育与人的幸福U].教育学术月刊,2011 (03).

网址: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8717

相关内容

浅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生活与日常生活的逻辑关系
生活教育理论(关于生活教育理论介绍)
“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理论辨析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导论(第8版)》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导论(第8版)
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 >> 教育研究
教育与生活议论文素材
关于生活教育理论:理念、特点、形成、应用与影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