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习惯

发布时间:2025-09-06 17:44

在国际会议中,遵守各国的礼仪习惯,尊重文化差异。 #生活常识# #礼仪规范#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中国人的习惯》从习惯养成视角入手,沿着知—信—行的顺序,以思维和行动的底层文化逻辑为抓手,指出,中国人养成的习惯是内省。以内省为基底,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推己及人的,社会习惯是和而不同的,生活习惯是择善而从的,工作习惯是勤勉好学的,休闲习惯是张弛有度的。随着中国的开放和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加深,这些习惯在当下已经面临挑战,未来的中国人将会养成怎样的习惯取决于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和对外来文化的理解。这本小书试图为中国人理解自己的习惯提供参考,更为世界理解中国人的习惯提供建议。

中国人的习惯的创作者  · · · · · ·

邱泽奇

作者简介  · · · · · ·

邱泽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长期专注于技术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术背景兼及社会学、生物学、中国古文献学。出版《边区企业的发展历程——国有大企业和企业型城市的集体企业》《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变迁》《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学是什么》《朋友在先: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案例研究》等著作,发表《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技术化社会治理的异步困境》《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电商技术变革与农户共同发展》等论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
一、我看人看我
二、人看我看人
三、被教化的思维
四、推己及人的逝去
第二章 和而不同的社会习惯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前言』 与人相处,我们会从细微处观察和体会他人对待人和事物/事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俗称“待人接物”,从而形成对他人社会特征的基本判断。 在社会学中,我们把这样的过程称为“知一信一行”的社会过程,是社会人际互动的常见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对“知一信一行”进行阶段性或过程性的明确区分,“知一信一行”也常常会混在一起,变成人们的下意识行为,即人们通常说的“习惯”。 (查看原文) 『前言』 社会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特征是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步塑造和形成的,且随着环境的变化,一辈子都在塑造之中。 如果我们把“天生的”理解为人性,那么,人性与习惯是一个事物的表里两面——人性为里,习惯为表。 以对人性的认知为基础,习以为常的下意识行为便是习惯,或许受着生物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成长中受到的环境影响也不言而喻。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人的习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48.30元

54.60元

28.99元

108.00元

喜欢读"中国人的习惯"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中国人的习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子玥长安 2022-11-09 13:59:55

什么是好的家风?答案藏在这本《中国人的习惯》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家是对孩子影响蕞 大的场所,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打造良好的家风,帮助孩子潜移默化地成长成才呢? 邱泽奇是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 授,其潜心编著的《中国人的习惯》一书或许能为父母们答疑解惑。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风趣幽默地道出了家风的影响。 ...  (展开)

子玥长安 2022-11-07 22:57:54

扎心了!有一种读书,是玩物丧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我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中国人的习惯》,作者是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 授邱泽奇。 邱教 授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书中追根溯源,总结了中国人的五个好习惯。 而在读到好的休闲习惯:张驰有度这部分内容时,我发现了这样的描述: 明清时期的文人志士有一种论断...  (展开)

小鱼啃腿 2022-11-08 20:11:23

你有哪些来历不明的习惯

人行于世,习惯始终伴随左右。从最初的本能,到好奇心,到生理结构,心理因素和环境的变换,都会给我们生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有的被我们视为优点,有的则是弱点。这些也许与众不同的特点则是区分每个人的简单的规律。 《中国人的习惯》这本书则是通过古文献来分析我们全方位的习...  (展开)

月影 2022-12-09 06:19:49

邱泽奇:培养一个习惯,就要做到这3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与人相处,我们都会从对方的待人接物上对他做出基本的判断。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人都会因为特定的关系,而产生不一样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不仅说明了生物特征的影响,更说出了文化对人习惯的影影响。 一个人要想成...  (展开)

月影 2022-12-02 10:20:47

养成一个好习惯,就要做到这3点,缺一不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与人相处,我们都会从对方的待人接物上对他做出基本的判断。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人都会因为特定的关系,而产生不一样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不仅说明了生物特征的影响,更说出了文化对人习惯的影影响。 一个人要想成...  (展开)

职业阅读人 2022-11-01 10:42:33

儒家的推己及人

曾国藩曾带领的湘军在与洪秀全作战时,已经开始有了败军迹象。这时,他的幕僚王湘绮要请假回家。曾国藩忙于公务,就没有顾上批假条。后来有一天晚上,曾国藩有事去找王湘绮,王湘绮正在专心看书,曾国藩进去都半天了,王湘绮也没发现来了人。第二天,曾国藩就让王湘绮回家了。...  (展开)

职业阅读人 2022-11-01 10:42:32

儒家的推己及人

曾国藩曾带领的湘军在与洪秀全作战时,已经开始有了败军迹象。这时,他的幕僚王湘绮要请假回家。曾国藩忙于公务,就没有顾上批假条。后来有一天晚上,曾国藩有事去找王湘绮,王湘绮正在专心看书,曾国藩进去都半天了,王湘绮也没发现来了人。第二天,曾国藩就让王湘绮回家了。...  (展开)

职业阅读人 2022-10-31 23:04:21

费孝通的推己及人

曾国藩曾带领的湘军在与洪秀全作战时,已经开始有了败军迹象。这时,他的幕僚王湘绮要请假回家。曾国藩忙于公务,就没有顾上批假条。后来有一天晚上,曾国藩有事去找王湘绮,王湘绮正在专心看书,曾国藩进去都半天了,王湘绮也没发现来了人。第二天,曾国藩就让王湘绮回家了。...  (展开)

苏拉维西 2022-09-05 17:04:45

理解中国人的小窗口——评《中国人的习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邱泽奇教授写就的这本小书,《中国人的习惯》,由六章组成,分别探讨了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和而不同的社会习惯、择善而从的生活习惯、勤勉好学的工作习惯与张弛有度的休闲习惯。对于这些在历史长河中渐进形成的行为方式,作者不仅阐释了内涵意蕴,还分析了形成机制,十分浅显...  (展开)

波波夫 2022-08-21 11:50:35

中国人的习惯,正在悄然颠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让你总结中国人的几条习惯,你会如何作答?我相信很多人可能要抓耳挠腮好一阵子,也未必能给出答案。在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现代媒体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让人们对周遭负面事件的印象会更为深刻,所以一提到习惯,会本能地想到的是坏毛病。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She is someone

She is someone

『前言』 与人相处,我们会从细微处观察和体会他人对待人和事物/事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俗称“待人接物”,从而形成对他人社会特征的基本判断。 在社会学中,我们把这样的过程称为“知一信一行”的社会过程,是社会人际互动的常见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对“知一信一行”进行阶段性或过程性的明确区分,“知一信一行”也常常会混在一起,变成人们的下意识行为,即人们通常说的“习惯”。 『前言』 社会学的基本观点认...

2022-08-29 23:14:43   1人喜欢

网址:中国人的习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9106

相关内容

中国人的风俗和习惯
美国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
中国人九大饮食习惯需改善
美国人这样使用床垫的习惯 令中国人汗颜
德国人生活习惯介绍
美国富人的五种节俭习惯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及特色介绍
中国老人健康指南(之一)——健康生活习惯
国人9大不良饮食习惯
读懂中国人的5个习惯,从自知之明走向文化自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