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国庆假期心理小贴士来喽!

发布时间:2025-09-07 23:38

分享心理健康的小贴士,保持良好心态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健康生活贴士# #生活感悟心得#



国庆假期心理小贴士来喽!

国庆放假我们可能会产生什么心理问题?


1、节假日心理失调症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无事可做的话,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于是,有些人便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

节假日的降临,人们忽然进入放松状态,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调。我们需要调节自己的期望,不要给假期太高的预期,在假日里做好心理平衡。同时,保持正常的作息,在假期中不忘劳逸结合等等,都是很好的调节方式。

2、节假日放纵心理综合症

节假日期间暴饮、暴食、暴玩等放纵行为,常使人不顾健康、透支体力,这样不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还会使人因过度疲劳而发生虚脱、昏倒等现象。在假日期间过度暴食是不可以的哦,这样做不仅伤胃伤肝,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还会使人因过度疲劳而发生脑血管意外。节日期间应注意适当饮食,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消化道疾病。尽可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只有睡眠充足才能保证自身活力充沛。

3、节假后上学恐惧症

节假日后上学恐惧症发病周期一般3至5天,主要表现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上学前的焦虑;二是上学前几天萎靡不振、烦躁。其实是大家一时无法适应从休息状态到紧张状态的切换,并因此产生了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一些人在长假结束马上就要进入正常的工作或学习状态时,心理上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这是因为平时学习紧张、生活节奏较快,长假期间一旦彻底放松,或玩乐过度,或闷头睡觉,生活节律被打破,而长假结束,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竞争的环境,心理压力就会加大,难免或多或少出现不适应现象,甚至感到烦躁、恐惧。

心理专家开处方


01

首先要趁假期充分休息,使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也可以做一些放松舒缓的活动,如轻轻按摩头部、听听音乐、散步闲逛、旅游等。

02

即使放假,也不能过度放纵自身,切忌暴饮暴食,注意生活节律,否则不仅身体出毛病,也会增加心理负担。可以约家人或朋友出去短途游玩或运动,增强体质。

03

假期结束前两天,要把生活内容和作息时间都做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上学后准备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学习状态。紧张时做些放松训练操或者瑜伽训练,心理症状严重时可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从而改善情绪,消除恐惧。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刘云虹

稿件来源:聊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学苑

投 稿邮箱:gabxcj@qq.com

网址:【心理健康】国庆假期心理小贴士来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2090

相关内容

润心|乐享假期 从“心”开始——国庆假期心理健康小贴士
假期心理健康维护小贴士
【假期小贴士】国庆长假健康过 饮食起居要当心
国庆假期饮食小贴士 均衡搭配,健康过节【微发信息网】
国庆假期安全小贴士
金心相伴|暑假心理健康小贴士
国庆假期必看!8个饮食贴士帮助你健康过节
快乐暑假,“心理”有你————高村小学暑期心理健康小贴士
假期心理小贴士
暑期疫情间心理健康小贴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