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欣赏》:和谐之美是生命的激情与生活的温馨
自然景观美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欣赏山水间的宁静之美。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自然景观美学#
文/叶小禾
与朋友一起出去游玩,相同的景色,为什么他们拍出来的效果比你的好呢?难道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懂得欣赏事物的美好?
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不懂得欣赏的人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生。
那么,如何学会欣赏美呢?朱光潜老师在这本《静静欣赏》里,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告诉你如何去欣赏美。他用清新质朴的文字,陪伴你去认知美,使你的人生变得更加完整与和谐。
朱光潜老师是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一生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研究。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谈文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01认识美的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就是美的。
美的本质往往以多种形态表现出来,它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
所谓社会美就是经常以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自然美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们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和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
艺术美是生活和自然中的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审美意识的集中物态化形态。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并不等于现实,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包括两方面: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它的特征在于具有审美功能,能给人以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最为纯粹的美的愉悦和享受。
02越和谐越美
和谐之美是生命的激情与生活的温馨,它无时无刻不在,只是没有人留意。
美是一定事物所具有的对称的、谐调的、给人期望追求留下想象余地或回味余地的特征。大家都觉得维纳斯雕像很美,主要原因就在于维纳斯雕像各项比例的对称性、谐调性,还有"维纳斯断臂"部分留给大家丰富的想象余地。
达·芬奇很巧妙地采用了惊人的黄金分割率及其"蒙娜丽莎微笑"所给予人的不尽的想象空间,所有大家才会感觉蒙娜丽莎像很美。
同样,只要我们学会欣赏美,不难发现平凡的生活里,处处都有和谐美。
03慢慢走,欣赏啊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许多讯息可以快速获取。一切都讲究效率,而我们的内心却逐渐变得空乏。能够静下心来,安静地阅读一本书,已成了一种奢望。
朱光潜老师的这本《静静欣赏》犹如一股清泉,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里,偶尔停留一下急促的脚步,感受一下木心的《从前慢》。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一生很短,转眼即逝,人也好,物也罢,一旦错过,就没有机会再重来。就像朱光潜老师在书中描述的阿尔卑斯山谷,一条大路,两旁景物极美,疾驰而过的汽车,错失了欣赏美景的机会。
路旁的标语牌提示路人:慢慢走,欣赏啊!有几人会留意到这句话呢?
04结束语
我很遗憾现在才读到这本《静静欣赏》,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恰逢假期,窗外飘着细雨,沏上一杯红茶,开启静静欣赏之旅,也许在途中会遇见同行的你。
网址:《静静欣赏》:和谐之美是生命的激情与生活的温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2123
相关内容
生活的宁静生活的踏实美文欣赏宁静致远书法欣赏 享受“宁静”的家居生活
茶之韵律:构建和谐与平静生活的艺术
宁静致远书法欣赏 享受“宁静”的家居生活—新浪家居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探索茶道:和谐与宁静的生活艺术
探索茶道:和谐与宁静的生活艺术
赏几方雅石,解锁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早晨美景:唤醒你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探索枯山水:宁静之美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