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是一个人对世界最后的抵抗
书虫世界是个人成长的乐园,每一页都是一次提升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书虫世界#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书房,是一个人对世界最后的抵抗
作者|扬之水
所谓“书房”,不仅指藏书之所;书房的不同,在于它是为人设,而不是为书设。
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在其中静心读书的所在,便是书房。
书房里的人生密码——何谓真正的阅读?
朱永新的书房——滴石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文人的书房,其实意不在书,而更在于它的环境、气氛,或者说重在营造一种境界。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自古及今,书房并无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仅一席,或造于山间,或藏诸市井,不一而足,但总有一点是书房应有的品质,那就是清雅。
这样一个绝无功利之心的小小空间,读书实在只是涤除尘虑的一种生存方式。
理想的燕居之所
南宋杨国宾《题所居壁》云:“有竹百竿,有香一炉,有书千卷,有酒一壶,如是足矣。”
窗外有水,有竹,斋中有几有榻,有书插架,有花插瓶,一炉沉水,一张七弦,便是理想的燕居之室。
挂冠归隐的陶渊明也该有一间书室。明人《归去来辞图》,在“稚子候门”一段里便为他安排出这样一间:
高柳掩映中的村舍自然要有朴野之趣,从半开的窗子里望进去,里面书桌一张,上边放着书函一,又笔格和笔,砚和水盂,又香炉一,插着香匙和香箸的箸瓶一。
高晓声:家庭藏书为什么很重要?
朱永新:阅读信仰的缺失导致精神信仰的迷失——家庭藏书是家庭教育的宝库
远离功利的个人天地
宋人喜欢在住居中别筑小室,独处读书,如此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便也可以称作书房。
陆游居山阴,已是年逾八十的老翁,在容膝小室中而如曲肱枕流,可以尽享读书之乐,诚然“殊可喜”也。
南宋册页《秋窗读书图》,小幅绘水边一座院落,院中几间瓦屋,中间为堂,堂之东偏一间小室,室中一张书案,案有展卷之册、焚香之炉,炉旁并置香盒一。
清切闲远之高致,其室也;舒闲容与之态度,其人也。
南宋王十朋《读书》一首云:“入政惭无学,还家更读书,翻同小儿辈,相共惜居诸。” “居诸”,借指时光。
王十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而龙图在诸阁学士中序位最高,但诗中却说“入政惭无学,还家更读书”。
这时候的读书,自然全与仕途无关,而这正是文人在书斋中特定的心态。
自己的书斋,他人的书斋,都是作诗为文的好题目,闲适语、豪放语、解脱语,在这一题目之下,都是合宜,唯一不宜的怕是只有功利语。所谓“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书斋至乐,来自读书意境的营造
书房与林泉之思,即所谓隐逸常常是一致的。风景便不是书房的点缀,而书房倒仿佛是点缀风景。
南宋郑刚中《书斋夏日》:“此殆有至乐,难令俗子知。”
读书中的“至乐”,却未必与书相关,而毋宁说,是得自读书的意境,这便正是书斋所要极意营造的。
宋人的书室多半是独处的所在,故常常以“容膝”命名,元人倪瓒有《容膝斋图》,成为最直观的显现。
而明人的书房则多有了开放的性质,它使书房与园林的结合更为紧密,因此也往往成为雅集之所。
但是,翠荫晴昼,庭宇清和,所重的仍是读书的意境。
关于书斋的经营,明代文震亨作《长物志》对书房中的实有之物,几榻、器具、花木、水石、书画都一一作出规定:
悬画宜高,斋中仅可置一轴于上,山水为上。天然几一,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日,几上置旧砚一,笔筒一,笔岘一,水中丞一,砚山一。书册、镇纸各一,时时拂拭,使其光可鉴人为佳。
书房之物的种种古意,特别为文人所重;其中雅俗之别,更是区分得清楚,由此成为文人书房的标识。
当然,雅和俗实在很难有一个明白的界定, 标准尚大有讨论的余地,即便读书人也未必尽有那里所期望的风雅。
其实宋人诗文中屡屡说到的,日常独处、可以率性读书的一间小室,倒是最让人羡慕,那是书房标准的今所谓“底线”。
说到底,关于书房,诗文与画中,所欲传递给人们的,仍是属于情趣与意境之类的东西。
文人的书房,大抵如是。
书房,对读书意境的讲求,是一个人对世界最后的抵抗。
许纪霖说,一个人真正的自我,不存在于身体中、也不在知识与道德之中,而是审美意义上的自由灵魂。
书房就是这样一个以最清雅的审美,抵抗世界的侵袭,培育自由灵魂的空间——
曾经繁冗琐事让人远离自然,束缚在城市之内,人们便在书房以“卧游”的方式,观赏山水,坐穷林泉;
当下生存的紧迫感,让人不得不奔走于眼前的俗务,人们便在书房以对器物的鉴藏中,感受历史的沉淀,时光的斑驳,涤荡俗虑。
因此,越是繁忙的时代,人们越需要一块精神的自留地,一块放下世俗烦冗和忧虑的燕居之所、独处之地。
不只为读书,更重要的是,在读书的意境营造里,远离功利与喧嚣,在极为有限的空间中,享受无限宽广的精神自由,逃脱尘俗向下的拉扯。
来源|先知书店店长荐书、守望新教育。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网址:书房,是一个人对世界最后的抵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2181
相关内容
书房里的世界观书房里,蕴藏一个学者的全部精神世界 | 走进北大教授的书房
15个月,130余封信:在抗战硝烟中抵达一生的爱
女性必备 世界公认的26个抗衰老食材
《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
第05集书房篇——一书一房一世界;走进书房就想学
《简单,应对复杂世界的利器》原来世上最难的事 是简单生活
鱼肉是世界公认顶级抗衰老食物
作家冯骥才的文学世界:拥有一间书房曾是奢望
抵抗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