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面对面丨刘银鸿:预防胃病,饮食、习惯、筛查...都要重视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生活知识# #饮食生活# #快餐危害#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但人们对初发时期的胃肠疾病都不大重视,在治疗过程中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在暂时控制了症状后便草草了事,结果导致胃病长期反复发作。而如今,不少人胃痛的时候就使劲吃胃药,好像吃的多、吃的勤就能让胃恢复健康,胃病不再犯。殊不知,很多时候,胃药吃太勤,可能适得其反。
今天,衡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银鸿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管理、定期检查等方面为我们讲解胃病的预防建议。
01
饮食调整与习惯养成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三餐固定时间,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每餐保持七分饱,减轻胃部负担。
2.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优先选择软、烂、温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炖菜、面条等。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南瓜)、水果(如苹果、香蕉)和全谷物,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3.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辣椒、胡椒)、生冷(冰淇淋、冷饮)、油腻(炸鸡、肥肉)、高盐(腌制品)及高糖食物的摄入。少饮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和酒精,尤其避免空腹饮用。
4.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每口至少20次),帮助胃部消化,减少机械性负担。
5.注意卫生:避免共用餐具,使用公筷,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幽门螺杆菌是胃炎、胃溃疡的重要诱因)。
02
生活习惯与作息管理
1.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适度休息,避免长期疲劳导致胃部供血不足。
2.戒烟:吸烟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炎、胃溃疡风险,同时影响胃部血液循环。
3.适量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4.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睡前23小时不进食,减少夜间胃酸分泌。
5.饭后适当活动:饭后1520分钟散步,促进消化,避免立即躺下或剧烈运动。
03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1.保持平和心态:长期焦虑、压力、抑郁会影响胃肠神经,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运动等方式减压。
2.避免情绪化进食:不要用暴饮暴食或节食作为情绪发泄方式。
04
定期筛查与早期干预
1.幽门螺杆菌检测:建议成年人(尤其是有家族史或胃部不适者)定期进行碳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遵医嘱进行根除治疗。
2.胃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建议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高风险人群(如胃癌家族史、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病史),需根据医生建议缩短检查周期。
3.警惕报警症状:出现持续腹痛、呕血、黑便、体重骤降、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拖延。
05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谨慎用药: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伤胃药物,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或配合护胃药。
2.遵医嘱用药:若需服用胃药(如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严格按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使用,不擅自停药或换药。
06
中医调理建议
1.食疗辅助:可适当食用山药、茯苓、陈皮等健脾养胃的食材。
2.穴位按摩:如足三里、中脘穴等,可咨询中医师指导。
胃病预防需长期坚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结合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若出现持续不适,及时就医是关键。
稿件报送、一审:陈晓(脾胃病科)
二审:张立松、李佳明、康靖恺(宣传科)
三审:牛 猛(宣传科)
衡中医广〔2024〕第11-01-08号
文中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址:名医面对面丨刘银鸿:预防胃病,饮食、习惯、筛查...都要重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4351
相关内容
如何预防肠胃疾病?这份生活习惯指南简单有效调整生活饮食方式,预防胃癌
心血管疾病与饮食关系及预防饮食习惯有哪些?
查找: 关键字=饮食习惯
远离胃食管反流:生活习惯与饮食调整的双重防护
肠胃病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王璐:预防小儿胃肠疾病:饮食卫生与健康习惯的养成
春季预防疾病 饮食调理很重要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与良好心态 关注脾胃健康
预防胃食管反流病 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