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见 | 『 焦虑管理 』与食物和解,从容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09 14:31

了解并管理压力与焦虑是情感心理的重要内容 #生活知识# #情感心理#

谈到我们与食物的关系,你会想到什么?是什么时候吃?吃什么东西?吃多少?还是吃什么热量会更低?如何快速减肥?我们与食物难道一定是这种“斤斤计较”的关系吗?当然不是,只要找对方法,生活也会发生改变。

《想吃啊,没关系》音频:进度条00:00 03:14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荐书人 | 巨晶晶

全新角度

诠释自身与食物的关系

这是一本解决饮食问题的“心语圣经”,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自身与食物的关系,指导你如何使用有效的自我对话,在不借助意志力的前提下增强行动力,快速建立身体与食物的良性关系,促使你进入最佳的生活状态。书中例举了许多积极的自我对话,告诉你在独自一人,或与家人、朋友、伴侣等一起吃饭时,面对充满挑战的饮食环境,对自己该说什么或不该说什么,以及如何保持头脑清醒和身体健康。

自我对话

以更好的方式呵护自己

本书帮助我们使用语言的力量而不是意志力来增加自己的动力,克服在饮食方面的挣扎,解释了无意识的、不健康的自我对话(自我暗示)如何导致我们在饮食、健身和自我护理方面做出糟糕的决定,而当我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对话的时候,改变也会渐渐发生,这些改变会关于思想、关于心态、关于身体、关于健康,还会开启一个积极的、向前推进的过程——好好对自己,不断对自己提供爱,以更好的方式呵护自己。

与食物和解

发掘心底蕴藏的自豪力量

本书从想吃到吃完拆解5大进食节点,实践自我对话进行干预,确保自己朝最好的方向前进,最终走出对食物痴迷的绝望。书中说:“食物只是我们生存必须的能量来源,通常它们吃起来味道非常好。”所以,在想到食物的那一刻,就要开始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用独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力量去找到我们与食物的和谐关系,把自豪感作为终极关怀工具的方法,采取理性和健康的行为,激励自己变成你想成为的人。

作 者

karen R.koenig,饮食心理学专家、心理治疗师、教育家,在前半生也曾与食物斗争,从节食和暴食中恢复多年后,专注于建立身体与食物的良性关系及情绪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如今是一名屡获殊荣的国际知名作者。

译 者

陆乐天,“乐天瘦身”微信公众号主理人,著有《放弃减肥,我瘦了60斤》。瘦身成功后,专注于健康瘦身理念分享。

什么是自我对话?

其实,自我对话并不复杂,它只不过是默念或大声说出你的想法。事实上,它是如此微妙,以至于我们常常无法将它从我们的思考中分离出来。如果你在这一刻停下,考虑一下你读这本书的想法或感受,你可能会想,“所谓的自我对话听起来是有点意思,但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如何改变饮食方式”,或者,“我只想改变我的饮食方式,而不需要教我的大脑一大堆新把戏”,这两种声音都属于自我对话。

在《自我对话的艺术:自我意识与内心对话相遇》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你的自我对话的方式决定了你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感受。它会影响你在生活中大小事上的选择。它也决定了你判定一个行为是必要的,还是危险的;还包括你遵从的或压抑的欲望,为未来几天制订的计划,以及你从过去几天中学到的教训。总而言之,内心的自我对话决定了你生命中每一刻的品质,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这每一个瞬间。”

就我的经验而言,思考是广泛的、没有方向性的,而自我对话的目的是让我们去做或不做某事,或者让我们以某种方式思考或感受。自我对话大多是未经过滤的,通常包括对自己的判断,比如当我们说,“我胖得自己都觉得恶心”,或者“我今天在办公室里拒绝了那个软糖,我太棒了”。相反,思考通常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比如思考和想象你的身体,或一盘软糖——我们甚至能够想象它的外观、气味和吃起来的感觉——但这并不是自我对话。

我不想在思考和自我对话两者之间的理论区别上咬文嚼字。我的目的也并不是给你一个准确的定义。在执行层面,你可以把“自我对话”理解为: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对自己说的话,它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和感情,并促使我们以特定的方式做出行为或思考。本书提到的自我对话,更多是表达对身体的同情或厌恶,或想要暴食一顿还是在感到满足时停下来,选择称体重还是避开体重秤,又或者是选择去健身房还是选择待在沙发上。

好啦,名调解释到此为止。就目前而言,你只需要知道,自我对话的目的,是引起我们对某件事情的关注或是把我们的思考指向一个特定的方向。

自我对话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中立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正打算烤一个苹果蛋糕,你可以说“这会很有意思”来为自己打气,也可以坚称“我就从来没做出过像样的蛋糕”从而让自己感到沮丧,或者采取中立的态度思量,“我很久没有烤苹果蛋糕了”。

……

结束语

善待自己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而是一种不可妥协的心态。学会同自己对话,会让我们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学会探索内心,找出那些能让我们对关怀自我充满热情的句子,生活就会出现新色彩。

↑↑↑ 点击链接 自选下单 ↑↑↑

《想吃啊,没关系》

作者:karen R.koenig

译者:陆乐天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网址:阅见 | 『 焦虑管理 』与食物和解,从容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4998

相关内容

焦虑管理|我们不妨从容生活
焦虑症护理:学会管理焦虑与应对策略
家长:请学会与焦虑和解
焦虑和压力有什么区别?从生理机制看如何缓解焦虑
如何管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pptx
焦虑管理
学着放下焦虑 和自己和解
如何管理焦虑?
如何有效管理和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了解焦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