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辅导员丨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
领导力情商培养与提升策略 #生活技巧# #领导力技巧# #高级领导力研讨会#
[摘 要]
公费师范生的素养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 关乎国家振兴和民族未来。本研究对在校公费师范生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出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生活状态无序、职业规划不清的问题。应从完善教育政策、加强教育管理、完善培养案等方面探索提升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实践策略,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现状;问题;对策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基础工作,提高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2016年,山东省实行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旨在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优秀青年教师,全面推进教育公平。
为全面提高培养质量,本研究对公费师范生的理想信念、学习动力等方面进行调研,廓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提升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实践路径。
公费师范生在校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公费师范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平均高于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50分以上,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因此,其自身职业素养主要取决于在校状态。
学习方面
大学是进行知识储备的黄金时期。对于公费师范生来说,就业压力相对较小,但仍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大学时光,主动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调查显示,有89.41%的公费师范生认为努力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考虑,56.47%的同学想要取得好名次,拿奖学金,48.24%的同学想要实现家人对自己的期望,44.71%的同学认为学习能使自己获得满足感,虽然表述不同,但公费师范生对于学习的认识还是积极的。公费师范生中学习态度非常积极的有52.94%,较为积极的有38.82%,72.94%的公费师范生具有学习动力和清晰的学习目标,78.82%的公费师范生主动获取专业知识并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整体来看,公费师范生在现阶段学习状态良好,多数公费生对于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有目标有计划。然而,仍有少数公费师范生在学业上存在“及格万岁”这种消极应付的心态。
生活方面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有编有岗的优惠政策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从而导致生活状态比较消极。调查发现,只有55.29%的公费师范生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乐观,有40%的公费师范生认为自己对于日常生活缺乏规划、生活习惯较差,还有4.71%的学存在逃课、睡懒觉、沉迷游戏的消极行为。由此可见,公费师范生在日常生活的规划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职业认识方面
毕业后入编入岗等优惠政策以及教师职业的稳定性是吸引多数学生报考公费师范生的主要原因。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初衷中,8.24%的学生选择随意填的志愿,48.24%的学生选择家长的选择意愿,在填报报考志愿过程中,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方向与个人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随大流”盲目从众报考。但是也有51.76%的公费师范生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56.47%的公费师范生对于自己专业非常满意,37.65%的公费师范生对专业比较满意。
公费师范生存在的问题
学习动力不足
调查显示,超过40%的公费师范生承认他们相比普通师范生来说学习的紧迫性更低,接近50%的公费师范生意识到进入大学后学习态度大不如前,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程度的降低,部分公费师范生的学习状态相对比较懈怠。公费师范生只要顺利毕业便会拥有一份稳定并且体面的工作,所以他们的就业压力相对普通师范生而言要小很多,考试及格便成了一部分公费师范生对自己的要求。
生活状态无序
调查显示,公费师范生的生活状态与普通师范生存在一定差别,相比普通师范生而言,公费师范生目标性不强,极少数生活状态非常消极,休闲娱乐时间多,休闲娱乐方式也更为丰富一点。通过大数据分析排除小部分同学的个人喜好外,这种差差异与公费师范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是密不可分的,更低的学习目标与更小的就业压力是他们用更多时间休闲娱乐的理由,与公费师范生“为国家储备更优质的师资力量”的精神相悖。
职业规划不清
公费师范生对于就业主要分三种:
一是履行合约,到签约地任教,并且有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二是存在考研意向,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再投身于教育事业。
三是从事其他职业。这部分同学多为按照父母意愿填报志愿,后发现对教育事业兴趣不大或对教师薪资不满意。
填报志愿的随意性或接受家长意愿,对专业不满意,就业意向的分流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清,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意识比较单薄,这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提升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完善教育政策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但仍需相关部门在培养机制和相关配套设施上不断完善,扎实提升师范生整体素质。
一是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学生报考公费师范生。
二是出台更多支持政策,让公费生的专业知识更加细致,道德情操更加高尚,并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回乡任教。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办文件要求,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和激励制度。
四是出台山东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着眼提升教师素质。
且经山东省教师队伍调查,对于山东省教育来说,最短的板就是农村教育,我们要补齐最短的板,就要靠公费师范生定向教学并提升其待遇,来使农村教育有一个质的突破。
加强教育管理
学校是具体的政策执行机构,学校落实政策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政策实施的最终效果。招收到的优秀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的优秀教师,关键要看学校的培养制度。 [1]
一是加强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培育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鼓励终身从教,公费师范生面向基础教育,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是实施激励措施。建立规范监督机制,明确公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严格要求课堂纪律以及课堂出勤,将公费师范生在校表现和学业成绩作为分配就业地区、走向岗位的参考标准。设立优秀公费师范生专项奖学金、优秀公费师范生等各种荣誉奖项,激发公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实践环节比重,锻炼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职业兴趣。注重课堂管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例如精美的课件、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完善培养案
一是创新公费师范生方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创新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思路和培养理念,以教学能力培养为核心,丰富实践教学课程,既要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又要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加强通识知识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为从事基础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竞赛。在PPT制作、演讲与口才、教学管理、课程设计等方面,分专题安排专场讲座对公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组织校内外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加强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教育实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为公费师范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和外部力量的支持。
三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体活动,促进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红.公费师范生的历史现状设计及制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
者
简
介
山东理工大学 侯振中 王丹丹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联系文章原作者或评论区讨论。
责任编辑:王婧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
网址:致辅导员丨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5912
相关内容
致辅导员丨高校学生礼仪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大学辅导员工作压力与应对策略
致辅导员丨辅导员自我提升的十点建议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文化策略
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当代大学生网上消费现状、问题和引导策略
致辅导员丨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五大痛点与“十剂良药”
初中英语培优辅导策略研究
致辅导员 丨 如何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辅导员说丨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