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的“防猝死套餐”,真的有用吗?
做足准备活动和拉伸,预防运动猝死 #生活技巧# #健身锻炼技巧# #运动伤病预防#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北健康,作者知健康
南北健康.
感谢关注南北健康—NB&heatlh,行南北、知健康,互联网值得信赖的健康平台; 中国急诊医师协会甘肃医师分会公益宣传平台 ;甘肃医师协会乡村医师分会公益宣传平台
这几天,“防猝死套餐”登上热搜
有网友表示,韩国人服用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
以此来全方位“防猝死”
然而这样防猝死,真的科学吗?
“防猝死套餐”真的科学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松9月1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将这几种保健品凑在一起命名为“防猝死套餐”,
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
猝死是疾病的一种,
而保健品本身不具有治疗或预防的临床作用,
可以服用但只能作为保健辅助。
此外,辅酶Q10对保护心血管有一定作用,
鱼油中的OMEGA-3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血管硬化;
叶黄素可以保护眼睛;
维生素D3对钙的吸收和预防感染疾病方面有作用。
他们的作用各不相同,
混合搭配成“防猝死套餐”也不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和需求来进行服用。
如果自己生活饮食本来就不健康,
完全指望通过这几种药物来“防猝死”,
那样想必是无济于事的。
国家级甘肃省应急救治处置专家杨蓉佳教授表示,
防 "猝死" ,也要讲科学,人人要做到 : 改变意识,未雨绸缪;提升免疫力是关键;主动健康,不要被动就医!生活小细节关乎大健康,人人都需要的大健康,希望“管理健康理念”科学普及进寻常百姓家,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猝死,越来越年轻化
近几年来,关于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
而猝死人群也不再仅限于老年人,
越来越多年轻群体中的猝死案例也备受社会关注。
”防猝死套餐“之所以能登上热搜,
也反映出很多年轻人的焦虑
长期熬夜加班、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吸烟饮酒、
睡眠质量差、缺乏运动、高盐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饮食
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以往都会为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此外,常见的猝死诱因有:
暴饮暴食、强烈的精神刺激、过度的紧张和劳累、
剧烈的情绪波动、太过剧烈的运动、大量饮酒喝咖啡、
用力大便、长时间高水温洗澡、天气寒冷、抑郁等。
其中,人们热议最多的就是”过劳死“,
高负荷的工作、长期熬夜加班后,过度疲惫引发的猝死。
不少人在连续工作加班和熬夜后,
都曾经出现过胸闷、胸痛、晕厥等症状,
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就是身体在发出信号,
需要我们警惕自己的身体情况。
自测疲惫指数
来源:生命时报
发生猝死前的危险信号
1、心悸、心慌、胸闷、呼吸困难,频繁的心律失常可能发展成室颤,导致严重的后果。
2、各种身体的疼痛,胸痛、上腹痛、左肩痛、下颌痛、左上臂疼痛,疼痛时可表现为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甚至出现濒死感。
3.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是猝死的首要表现,多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有时持续数秒会自行恢复,如不能恢复,可能会造成猝死。
4、严重的血压升高: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及严重的血压升高,是猝死发生的前兆。
5、肢体麻木、眼前发黑:单侧的肢体出现麻木乏力等症状,走路好像踩棉花,眼睛看不清东西,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真正的"防猝死套餐"
1、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每日的睡眠。坚持适量运动,戒烟酒。
2、健康饮食:注意规律饮食和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不吃过冷或过冰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3、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紧张、控制情绪:调整心态,保持平和,避免精神紧张和愤怒压抑的情绪,遇事冷静、心态豁达。
4、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如果出现身体异样,及时休息。
5、定期体检:每一次体检可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信号“,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
《黄帝内经》中有言: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注重生活中身体发来的疾病信号,及时就医!
*本文仅供参考
若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南北健康 (NanbeiJK),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网址:冲上热搜的“防猝死套餐”,真的有用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6930
相关内容
心源性猝死有哪些原因 心源性猝死在生活中如何预防呢「心源性猝死」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生活中要如何预防猝死 注意不要忽冷忽热
有猝死前兆如何自救
熬夜=猝死?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青壮年猝死为何因?如何预防与施救?
中国每年55万人猝死,抗生素+酒=易猝死
健康小贴士丨心源性猝死,为何盯上年轻人?
生活内窥镜 榴莲+酒=猝死?
年轻人猝死前10秒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