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升级“超盒算NB”,硬折扣本土化有了“最优路径”
升级硬件到最新版本,以优化电池寿命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电子设备节省使用#
作者:鹤翔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硬折扣赛道竞争持续升温,当多数参与者选择以压缩毛利、简化体验为代价抢滩卡位时,盒马却以一场低调的品牌升级,宣告其硬折扣业态正式告别孵化期、开启“从1到N”的规模化扩张。
8月29日,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带着近300家门店(含正陆续更名的原盒马NB门店)的规模,在江浙沪10城一口气开出17家新店,并新进入了宁波等城市,加速跨区域渗透。
值得玩味的是,盒马能够突破传统硬折扣品牌跨区域发展瓶颈,在赛道头部竞争中建立起难以复制的先发优势,并非依赖资本的疯狂烧钱,而是源自一套精心打磨的“中国式硬折扣”方法论。
这一优势的具象化,集中体现在超级爆品“青花椒酸菜鱼”的市场表现中:19.9元/袋的定价既精准击中“一日三餐”的高频刚需,又以“5分钟速烹大菜”的便捷性创造消费惊喜。
当然,这与盒马在后端通过“产地直采短链化+规模化集采降本”夯实价格底气,在前端依托“社区消费画像选址+快速履约动态调控”提升运营效率密不可分。
从爆款单品案例延伸至行业趋势可见,硬折扣赛道的竞争逻辑正发生根本性转向:过往单一维度的价格战已难以为继,未来的核心战场将聚焦于供应链壁垒的深度构建、消费者服务的效率升级、单店盈利模式的快速复制三大维度。而盒马“超盒算NB”当下的升级动作,正是这一转型趋势的先行实践。
01 社区硬折扣店,如何凭“刚需+惊喜”圈粉?
“超盒算NB”并非凭空创造的新业态,而是对原有“盒马NB”的延续性升级。
从定位上看,它依然锚定“平价社区超市”,但“超盒算”的命名谐音“超合算”,更直白地传递了“性价比”心智;NB(NeighborBusiness)意为“邻里商业”,超盒算NB即为“硬折扣”与“社区商业”的结合体。
如何玩转社区硬折扣?真正做到“真实惠、够放心”?或许我们能从江浙沪10城17家新店中找到答案。
不同于其他硬折扣品牌“盲目铺量”,超盒算NB在选址上有着明确的社区属性,600平和800平两种店型多开在临街商铺,即便少数像上海青浦万达茂这样的商业体门店,瞄准的也是3公里内的社区人口密度、家庭结构,故而选择在负一层靠近停车场的位置,更方便居民推着购物车进出。
走进超盒算NB青浦万达茂店,门店装修风格简洁大方,商品采用周转筐、纸箱等直接上架,价签为动态电子屏(方便实时调价),多处细节贴合社区需求,传递出以“极致简”做到“极致省”的品牌调性。
超盒算NB门店日常营业时间从7:30到21:30,比多数超市早半小时开门,可以很好地满足晨间中老年人购买新鲜蔬菜的需求;SKU控制在1500款左右,涵盖生鲜、3R、标品、冻品四大类,没有冗余的长尾商品,每一款都瞄准“务实家庭”的核心场景,比如开火做饭需要的米面油、即食即烹的预制菜、休闲悦己的零食、居家日用的洗衣液等。
烘焙区是最能体现“刚需+惊喜”的地方。货架上的NB白吐司420克装卖6.6元,用的是日式烫种工艺,低温慢发酵;仅售9.9元/袋的鲜牛奶吐司,鲜牛奶含量35%、黄油的添加含量能达到3.8%以上,掰开能看到拉丝,不掉屑。
“这款吐司全部门店一天能卖5万袋左右。”超盒算NB烘焙采购负责人拿起一包鲜牛奶吐司解释,“我们跟乳制品工厂直接合作,减少了原材料采购当中的诸多环节,再加上鲜牛奶原料的吐司每天要用2-3吨冷鲜奶,因为量够大,所以能把成本压下来。”
旁边的低温冷藏柜里,6片装的420克双拼瑞士卷(原味+伯爵红茶风味)卖16.9元/盒,奶油是直接跟品牌方直签的,没有中间环节,“普通超市同款至少25元以上。”
冷藏区的鲜奶产品则按蛋白含量分层:3.2蛋白的950毫升NB鲜牛奶7.5元/盒,适合日常饮用;4.0蛋白的A2款从内蒙古工厂到华东门店,全程冷链36小时,48小时内上架,效期比其他同行新鲜1-2天。小瓶装鲜奶则瞄准上班族,200毫升装3.6元,方便塞进通勤包。
这种“刚需价+品质感”的惊喜组合,基本贯穿了整个门店。
比如77.9元5升装的NB浓香花生油,选自平度大花生,融合古法小榨精髓与现代压榨工艺,同时采用松凝香国家级专利技术,有效锁住花生原汁中92%以上的芳香物质,价格是市场同类产品的5折。再比如5.05公斤装的洗衣液17.8元,在有效抑菌的基础上添加了微胶囊香精技术,使洗完的衣物留香更持久。
这些商品像精心设计的钩子,既锚定了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又藏着“小确幸”的惊喜感。这种商品组合的背后,是对中国家庭消费心理的深度解码:中国消费者既要极致性价比,又不愿牺牲生活品质,于是超盒算NB打造出“高频刚需+惊喜感”的黄金矩阵。
更关键的是,精简了SKU,1500款商品以满足务实家庭的一日三餐和居家日用为主,并且其中超过60%销售占比的是自有品牌,这也符合成熟硬折扣业态的特征:通过精选商品,进行规模化采买或源头定制,最大程度减少中间环节和品牌溢价,做到长期低价。
「零售商业财经」在现场观察到,消费者购物车里几乎都能看到印着“超盒算NB”字样的商品,从吐司到洗衣液,自有品牌已成为社区客群的“信任首选”。
“以前买这些要跑菜市场、超市,现在在这一次就能买齐,价格还更便宜。”张阿姨的购物车里满满当当,除了青花椒酸菜鱼,还有4.99元/500g的四季豆,32.9元1.2kg的冰鲜猪小排,9.9元24瓶装的纯净水,19.5元5kg的NB家用小麦粉和5升装77.9元的花生油。
从青浦万达茂店的探店情况来看,超盒算NB的“社区硬折扣”逻辑已跑通:不靠盲目低价吸引客流,而是以“精准选址+精简SKU+自有品牌爆品”,让社区居民既能买到高性价比的刚需品,又能收获“品质不打折”的惊喜感。由点及面,这就是盒马平价社区超市能在江浙沪快速扩张、圈粉社区客群的核心原因。
02 跳出“复制粘贴”,全球折扣模式本土化的“盒马解法”
要理解超盒算NB的竞争力,必须把视角拉到全球零售的坐标系中。
当前全球主流折扣模式各有鲜明特征,却也普遍存在难以适配中国社区消费需求的局限。超盒算NB的破局逻辑,正在于从全球模式中萃取效率基因,再深度嫁接中国社区的实际需求,形成独有的本土化路径。
第一种以ALDI、LIDL为标杆的硬折扣店,核心是“极致精简”。ALDISKU控制在1000-2000款,聚焦生鲜、粮油,门店300-1000平方米,装修简易、自助服务,自有品牌占比超70%,靠大规模采购比常规超市低20%-30%定价,在德国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客群。但品类相对过窄难以满足多元需求,ALDI在华初期因规模不足、供应链优势难释放,偏离“硬折扣”定位,转向“进口社区精品超市”。第二类软折扣店,靠临期品、尾货实现临时低价,SKU更丰富、环境更优,价格低于常规超市10%-30%,但高于硬折扣店,因商品确定性弱,难形成稳定复购。第三类品类专项折扣店,主打“垂直低价”,但仅满足单一需求,与中国社区“一次买全家庭所需”习惯相悖。
不同于对现有模式的“复制粘贴”,超盒算NB围绕中国社区需求做了针对性调整。
比如在商品结构上,超盒算NB没有像ALDI那样极致精简,而是保留1500款左右,既能覆盖四大核心消费场景,又不会造成选择冗余;商品也并非全品类标准化,而是根据区域消费习惯调整。这种“本土化改造”的背后,是三大不可复制的优势。
首先是独立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超盒算NB有自己的采购团队,跟盒马鲜生是独立事业部,但能共享上游资源。这种“独立采购+资源共享”的模式,既保证了商品差异化(比如超盒算的吐司是厚切,鲜生的是薄切),又能通过规模化降本。
其次是商品侧以“定制化”为核心的“爆品+快迭代”能力。超盒算NB的自有品牌占比近60%,这是硬折扣业态的核心特征,但它的优势在于“不是为了自有而自有,而是为了精准需求而定制”。
比如那款5.05kg的洗衣液,是调研发现社区家庭“一次买够1-2个月用量”的需求后,专门定制的规格,添加天然椰油成分,低泡易漂,符合老年人和宝妈的使用习惯。
零食区则分三个梯队:基础款如瓜子、花生,价格做到最具行业优势;升级款如低GI饼干,对标进口会员超市配方;潮流款如季节限定的果味精酿或休闲零食,提前半年跟工厂研发,确保人无我有。
烘焙区的上新节奏更快,季度替换15-20%的商品,比如中秋前上现烤月饼,柿子上市时推出柿子蛋糕,让消费者每次来都有新鲜感。
最后是数字化能力全链路助力门店提效降本。
依托盒马多年累积的线上线下经验,超盒算NB沉淀出了成熟的智能化选址系统,这也是它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开出近300家门店的关键,通过分析区域人口密度、消费习惯、竞品分布等数据,精准锁定社区核心点位;运营中则依靠数据驱动的订货系统,精准预测需求,指导选品与服务优化,比如根据社区客群结构调整生鲜与预制菜的比例;同时门店导入了自助收银系统,顾客可自行查看价格、完成结账,大幅减少了人力需求,一家超盒算NB门店的员工配备远少于传统超市,而人力成本正是社区业态的第一大支出,降本带来的让利直接强化了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从这些能力不难看出,超盒算NB对社区折扣业态的理解,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将全球硬折扣的效率基因与中国市场的特性进行深度融合,把硬折扣生意做成了一套精准匹配需求、全链路提效的系统工程。
03 十年磨一剑,战略定力与周期智慧
超盒算NB的升级,放在盒马十年的发展脉络里看,更像是一次“水到渠成”的战略聚焦。
2015年,盒马鲜生在上海金桥开出第一家店,凭借海鲜水产、短保生鲜、快手菜、自助结账,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定义了新一代超市的基本形态;之后几年,盒马尝试过X会员店、奥莱、小站等业态,直到2024年年末,CEO严筱磊在内部信中提出“盒马鲜生+超盒算NB”的双轮驱动战略,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以前是多业态探索,现在是聚焦核心,把资源集中在能持续盈利的业务上。”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道。这种聚焦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过去一个财年“每月盈利”,而这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并不常见。
盈利的关键,可以归结为两大业态的协同互补:盒马鲜生瞄准城市新中产阶层,超盒算NB更侧重社区务实家庭,两者共享供应链资源和数字化基建。
阿里生态的支持,也是超盒算NB区别于其他硬折扣品牌的核心壁垒。它能直接接入淘宝的首页入口,88VIP会员能够体验盒马X会员的免运费、会员日88折等福利,而这些资源,是传统硬折扣品牌、区域折扣品牌及本地超市的折扣区无法复制的。
有人说,盒马收缩业态是“退守”,但从行业周期看,明显属于主动调整。
当消费市场趋于理性,当“质价比”取代“低价”成为关键词,超盒算NB的升级正好契合这一趋势;同时,阿里近年也在强调“聚焦核心业务”,盒马的战略节奏与之同步,能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从上海青浦万达茂店的热闹场景,到杭州上城黎明之城店的排队人群,超盒算NB把“硬折扣的效率”和“社区店的温度”结合,用1500款精选商品、60%自有品牌、近300家门店的扩张之路印证了一个道理:硬折扣的终极战场,不是价格战,而是“对中国家庭需求的理解深度”。
未来,随着更多城市的门店落地,超盒算NB或许还会调整商品和服务,但核心逻辑不会变:用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用数字化精准匹配需求,用商品力留住消费者。这不仅是盒马的战略选择,更可能成为中国硬折扣赛道的“高分答卷”。
本文转载来自:零售商业财经,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网址:盒马升级“超盒算NB”,硬折扣本土化有了“最优路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0225
相关内容
盒马NB升级“超盒算NB” 硬折扣超市阿里、美团“硬碰硬”揭开互联网硬折扣超市的底牌
揭开互联网硬折扣超市的底牌:短链路、低毛利、高周转
贴近社区做家庭生意 揭开互联网硬折扣超市的底牌
貼近社區做家庭生意 揭開網際網路硬折扣超市的底牌
盒马NB即将落户安市集
美团、阿里、京东“大战”再升级
2025年,山姆VS盒马将如何继续较量?
盒马鲜生:在“烧钱”与“赚钱”的钢丝上,还能走多远?
马云回归,盒马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