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黑格尔眼里艺术的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2025-09-11 15:08

恒星的生命周期从诞生到消亡大致分为红巨星、白矮星和黑洞三个阶段 #生活知识# #科学#

得到听书:

在《美学讲演录》里,黑格尔系统地讨论了美学的基本概念,艺术的历史发展,最后讨论了艺术的各个门类: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算得上是一部美学和艺术的百科全书了!读完这套书,即便你不同意黑格尔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得不叹服他广博的知识和极高的艺术修养。

这里《美学讲演录》有两个要点:第一,黑格尔怎么看待“美”的本质?在这一部分,我们还可以看到黑格尔对当时主流美学理论的批判。第二,黑格尔怎么给人类的艺术史分期?怎么概括不同时期艺术的特点?在这部分里我们关心黑格尔对艺术的精彩分析。

在黑格尔的思想里,有一个核心概念叫“绝对精神”。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是一种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存在。黑格尔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绝对精神的展开。他把绝对精神展开自身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宗教和哲学。

这三个阶段的目标是相同的,也就是绝对精神本身,只是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艺术用感性和直观的方式表现绝对精神;宗教用信仰和观念的方式表现绝对精神,这里说的“宗教”特指基督教;而哲学是用概念和逻辑的方式表现绝对精神,这里的“哲学”也特指黑格尔本人的哲学。

1.艺术不是模仿

黑格尔在美与绝对精神之间建立起联系,也就同时反对了西方美学的主要传统,那就是摹仿论。

柏拉图曾经在《理想国》里对艺术进行了无情地批判,说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最真实的“理念”的模仿,所以艺术是最远离真实的东西。他甚至要把艺术家从他的理想城邦里驱逐出去。柏拉图对艺术模仿现实的这个定位,成了之后两千多年西方美学的主导性观念。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西方艺术的主流追求的都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也就是要让艺术作品尽量忠实地表现自然和现实,简单说就是艺术作品要跟对象接近,越“像”越好。

但是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绝不是模仿现实,“像”本身并不是目的,艺术的目的是表现超越现实的精神。黑格尔严厉地批判他那个时代已经走向极致的现实主义艺术,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的东西都放进艺术之中,混乱的市场,杂乱的房间。在黑格尔看来,艺术之为艺术,就是要表现被日常生活掩盖的自由精神。艺术就是剥离日常环境中那些熟悉的、琐碎的东西,把人的主体性突出出来。黑格尔的这个看法还是很有远见的,他虽然不知道照相机即将发明,但是非常敏锐地看到,如果艺术只是为了模仿现实,不管多么惟妙惟肖,都是没有希望的,背离了艺术的本质。艺术是高于现实的,艺术真正的价值在于把人提升到现实之上。

这就是第一个主题,黑格尔怎么看待美的本质。黑格尔把艺术放到了自己整体的哲学框架里,把艺术当作绝对精神展现自身的一种方式,因此美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艺术也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向人们展现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

2.美的时期

黑格尔他喜欢利用“矛盾”来推动思想的发展,用正-反-合的三分法来分析,这就是他著名的“辩证法”。在给艺术史分期的时候,黑格尔也采用了这种三段式的方法,把人类的艺术历程分成三个大的阶段,分别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这个分期一方面遵循黑格尔哲学分析的基本逻辑,也就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自我展示的不同阶段;同时,也大体上对应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当然了,它并不是严格的对应,在不同阶段之间也有重叠。

2a.象征阶段

在黑格尔的分期里,人类艺术史的第一个阶段是象征型艺术。在这部分里黑格尔在这里讨论了很多人类早期文明,波斯的、印度的、埃及的、犹太的、阿拉伯的,等等。

人类早期的象征型艺术基本上都和宗教相关,但是那些宗教主要通过各种艺术作品表达出来。这些早期艺术的共同特点是,人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精神的本质和美的理念,艺术表现的形式比较抽象,没有和人建立有机的联系。所以,这些早期艺术作品没有达到黑格尔心目中真正的艺术所要达到的感性和直观的标准,他称这个阶段为“艺术之前的艺术”或者“前艺术”。

在象征型艺术的阶段里,黑格尔又区分出了六个更小的阶段。我们就详细说说前三个阶段,来理解一下他的思路,后面三个简单提一下。

在第一个小阶段,精神和自然是完全同一的,精神还没有和自然区分开来。在黑格尔看来,这个小阶段的代表是古代波斯的一个宗教,叫琐罗亚斯德教。在这里神与光明这种自然现象是等同的,因此神这个绝对者还不是一个自由的、拥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在第二个小阶段,人们在精神和自然之间做出了区分,但精神还没有获得确定性,不能脱离自然对象得到表现。这个小阶段的代表是印度教,人们认识到了神灵不同于自然之中的事物,但是又把动物和人被当作神圣的对象来崇拜,比如我们在很多印度电影里都能看到的猴神、大象神。与此同时,印度人又对这些被崇拜的动物和人做一些扭曲和夸大,比如说梵天神有四张脸,湿婆神有很多手臂,从而标识出神圣与自然的差别。

在第三个小阶段,精神获得了更大的内在性和确定性,但是这种内在性和确定性是用否定的方式来实现的,代表就是埃及人对于死亡的迷恋。在黑格尔看来,埃及人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就是金字塔,这种宏伟的建筑让人类的自由精神作用在最不自由的巨大石块上,象征了法老死后的不朽,也显示了人们对灵魂和内在精神的追求。

第四到第六个小阶段是精神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更独立和自由,逐渐与自然分道扬镳,代表分别是犹太人崇拜上帝的诗歌、阿拉伯人带有泛神论倾向的诗歌,以及在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比喻和隐喻。

2b.古典型艺术

象征型艺术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张力,这种矛盾推动着艺术进入了第二个大的阶段:古典型艺术,也就是古希腊时期的艺术。说起来,黑格尔是古希腊文化的铁粉,他认为古典型艺术是最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是人类艺术的最高成就。他尤其欣赏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的希腊雕塑和悲剧。

在希腊人这里,绝对精神表现为诸神,比如宙斯、阿波罗、雅典娜等等,这些神被看作自由的、独立的主体,而不是简单等同于自然中的力量,比如说太阳、月亮、闪电。同时诸神也都具有和人相似的形体和思想,只是比人在程度上更加完美,所以在雕塑中可以完美地表现出来。古希腊的雕塑家把精神性与可感的材料完美地结合。这里没有在象征型艺术里面的僵死、扭曲或者隐藏,不管是表现神还是人的形体,它们都是鲜活的,充满能量和律动的,仿佛拥有灵魂。这些雕塑用最直接、最感性地表现了自由的精神。黑格尔认为,这些雕塑表现了绝对的美本身,是美的理念在人间的显现。

黑格尔对希腊悲剧的喜爱更是人尽皆知。黑格尔认为诗歌是人类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从最早的人类文明口口相传的史诗,到诗人直接表达自己情感的抒情诗,再到表演出来的戏剧,诗歌结合了音乐的韵律和文字的魅力,是最不受限制的艺术形式,也最能够表现精神的自由。

在三种诗歌种类里面,黑格尔格外喜欢戏剧,因为戏剧结合了史诗和抒情诗两者的特点,既有史诗里面表现的英雄的行动,又有抒情诗里对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还结合了音乐和演员的形体,是最完全的艺术形式。黑格尔认为古希腊的悲剧把戏剧表现的自由精神发展到了巅峰,因为希腊悲剧表现的通常都是“正当”与“正当”之间的冲突,比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表现了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冲突,而《俄狄浦斯王》表现了儿子与国王的身份之间的冲突。在黑格尔看来,“正当”与“正当”之间的冲突,才是自由的精神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冲突。人们需要在这样的冲突中做出选择,并且承担相应的悲剧性后果,安提戈涅被处死,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但是这种令人恐怖的悲剧后果本身却最好地显示自由的力量。

黑格尔虽然认为希腊艺术达到了美的典范,但是还没有达到绝对精神最深层的自由。因为希腊的诸神与身体的联系过于紧密,所以他们的自由精神还是深深植根于自然之中。但是精神的最高自由在于脱离自然,

2c.浪漫艺术

这就推动着艺术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浪漫型的艺术。这种艺术集中表现在基督教艺术里。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保留了神的绝对超越性,同时又强调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成为人,因此神就拥有了具体的形象。

绘画和音乐是浪漫型艺术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方式。黑格尔认为,相对于雕塑用三维方式直接表现精神的自由,绘画只能在二维的空间上呈现精神的表象。相对于雕塑,绘画的长处在于可以增加更多细节,也更适合表现主角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音乐更是放弃了空间的维度,没有外在的、稳定的形式,只在时间中一次性地流淌,来无踪去无影,但是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和声让灵魂听到了自己内在的运动,更能够表现主体强烈的内在感受,爱与恨,希望与失望,欣喜与痛苦,等等。

除了表现人的感受之外,最美的音乐还让听者感受到和谐与满足,在完美的和声里,一切矛盾都得到了解决。黑格尔尤其欣赏巴赫、亨德尔、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认为他们的音乐有着精美严整的结构,完美的旋律,展现了灵魂的安宁。即便有时候也要表现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也很快会得到平息。

他把浪漫型艺术分成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直接表现耶稣基督的,表现的就是从他降生到被钉上十字架,然后再复活的过程。在表现耶稣的时候,艺术家必须要放弃古典艺术中那种完美的形体,要表现耶稣真正的人性,表现他的痛苦、无助、绝望等等。但是同时,这些负面的情感又要包含内在和谐和精神之美,因为耶稣受难是为了完成上帝赋予他的使命,给人类带来救赎。这又是一种内在的自由。

浪漫型艺术的第二种形式表现人带着基督教的精神展现出的德性,特别体现在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和绘画作品中。这些作品表现骑士对信仰的忠诚和勇气,对女性的体贴和爱慕。

浪漫型艺术的第三种形式逐渐脱离了基督教的背景,直接表现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这是现代的艺术形式,更加世俗化,表现的就是人的坚定、果敢。黑格尔也很喜欢莎士比亚的悲剧,比如说《奥赛罗》和《麦克白》,但是认为这些悲剧和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截然不同。希腊悲剧展示不同的“正当”之间的冲突,而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展示的是个人激情的恶果,奥赛罗的嫉妒,麦克白的野心才是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黑格尔认为,这样的人物成为现代悲剧的主角,恰恰是因为他们脱离了神圣的秩序和道德的束缚,用一种更加世俗化的方式展现人在行动时的自由和决心。

发展到这个阶段,浪漫型艺术就从最开始的宗教性逐渐转向了世俗性,而且开始表现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偶然的、低下的、过于现实的东西,市场、房间、街道都成了艺术表现的对象,甚至用低俗的反讽和批判当作艺术。艺术家不再表现超越的神灵、伟岸的英雄、崇高的道德,却依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展示了现实的真相,甚至是真理本身。这样浪漫主义艺术就切断了和自己产生的土壤之间的联系,艺术不再能够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要,不再能够在人和绝对精神之间建立联系,浪漫主义艺术必将走向衰落。

3.尾声

那么在浪漫型艺术之后还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吗?黑格尔认为不可能。艺术家曾经是人类最早和最重要的教师,但艺术毕竟只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意识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且是最低的阶段。更高的方式是无须艺术作为中介的宗教和哲学。

在黑格尔看来,当绝对精神发展到了哲学的阶段,也就是他本人的阶段,就实现了用清晰的概念和理性去认识绝对精神,同时也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哲学的这个成就超越艺术和宗教。艺术和宗教也就完成了自己历史使命。

很多人都说,黑格尔是在宣扬“艺术的终结”,甚至是“艺术之死”。黑格尔确实认为,艺术主导人们精神生活,人们依靠艺术才能窥见绝对精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如果要据此说艺术即将死亡,那就曲解了黑格尔的意思。他从来没有说过艺术失去了意义,或者即将灭亡。他只是说艺术作为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人的生活里面不能只有哲学,还需要艺术这种直观的形式帮助我们进行认识;同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黑格尔的哲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理性和概念去把握绝对精神,艺术还是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借助想象力超越现实的可能性。

4.黑格尔的局限性

黑格尔确实是西方哲学家里艺术修养最好的人之一,对各种艺术形式了如指掌,他结合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给艺术进行分期,也很有启发性。但是我也不得不说,黑格尔实在是太自我了,他的体系有着扫荡一切的力量,他的历史观也有着容纳一切的广度,从他的《精神现象学》到《法哲学原理》再到《美学讲演录》,我们看到了黑格尔的体系和历史观在三个不同的领域展开。在他看来,人类哲学的发展史、伦理政治思想的发展史、艺术的发展史,也就是说人对于真、善、美的精神追求,都在他这个人的哲学思想里达到了顶点。放眼全人类的历史,也没有哪个哲学家敢像黑格尔这样“口出狂言”。黑格尔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哲学家,我爱他那个体系的博大精深和巧夺天工,也不是他的故弄玄虚和狂妄自负的粉丝

网址:届时黑格尔眼里艺术的三个阶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0529

相关内容

诗的艺术 | 黑格尔
传统技艺的现代重构:手工艺发展三阶段
克尔凯郭尔: 生存的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选择态度
海尔智家发布“AI之眼”黑科技,家电行业迈向“无人家务”新阶段
心灵成长的三个阶段
【转】张雨轩:“美学”还是“艺术哲学”?——关于黑格尔《美学讲演录》名称的几点讨论
学习艺术教育对于幼儿在成长阶段的重要性
设备维护的三个阶段.pdf
阿尔勒时光:梵高艺术创作的巅峰
三星Lifestyle艺术系列电视:传递法式浪漫,开启居家生活“艺”时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