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银发助老!丽园社区“妈妈帮”托起“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5-09-11 15:38

哺乳期妈妈情绪稳定对乳汁分泌有帮助 #生活知识# #生活技能# #母乳喂养#

关注

平均年龄70岁,最大的年近八旬,最小的也已年过花甲。他们没有感天动地的壮举,却用10多年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社区各族独居、失独、孤寡老人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他们就是伊州区丽园街道丽园社区的“妈妈帮”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妈妈帮”)——一支用“银发”点亮“夕阳”,用真心换真情的民间爱心团队。

从4人到50多人:银发队伍的11年“生长记

01

“我们的服务队组建于2014年,当时还是合唱队,只有我们4个老姐妹……”回忆起“妈妈帮”的前身——丽园合唱队成立之初的场景,74岁的马惠梅满是感慨。

彼时的丽园社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年轻人外出工作,独居老人数量逐渐增多,买菜难、看病难、无人陪伴等问题,成了社区老年居民生活中的最大“烦心事”。

 2014年,马惠梅和3位老姐妹一拍即合,自发组建了丽园合唱队。没有正式的成立仪式,也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甚至连一件统一服装都没有,她们便一边唱歌一边开始了志愿服务:今天帮张大姐买袋米,明天陪萨热木大姐去医院,后天陪独居的张大爷聊聊天……渐渐地,这支“银发队伍”的影响力悄然扩大,吸引了社区越来越多的老人主动加入。

图片

“妈妈帮”志愿者活动合影。受访者提供

2023年,丽园合唱队更名为“妈妈帮”志愿者服务队。63岁的许亚琴曾是受助对象,如今成了队伍里的“骨干”;72岁的张新春听说“妈妈帮”的故事后,第一时间报名;还有擅长唱歌跳舞的李爱云,主动承担起文艺演出的编排工作……截至目前,“妈妈帮”已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53人,成员涵盖多个民族,成为社区里名副其实的“爱心联盟”。

“我们不图名不图利,就想让身边的老人不孤单、生活得舒心。”马惠梅说,每次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从“家常话”到“实心事”:把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02

“赵姐,今天身体咋样?药还有吗?我下午去超市,给您带点新鲜蔬菜。”9月3日10时,“妈妈帮”成员郑玉芳准时拨通了独居老人赵秀英的电话。这样的电话,她每天都会打。

今年80岁的赵秀英是一名老党员,子女长年在外地工作,独居的她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自从与郑玉芳结成帮扶对子后,赵秀英的生活彻底变了样,郑玉芳每隔几天就上门帮她打扫卫生,定期帮她采购药品和生活用品。去年冬天,赵秀英突发关节炎,疼得下不了床,郑玉芳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医生上门问诊,还特意熬了热腾腾的小米粥送到家里,守在床边照顾。“小郑非常贴心,有她在我心里踏实。”提起郑玉芳,赵秀英红了眼眶。

图片

“妈妈帮”志愿者参加社区环境清洁活动。受访者提供

在“妈妈帮”,这样的帮扶故事还有很多。64岁的独居老人刘永珍因常年患病,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妈妈帮”成员得知后,立即成立了“轮流帮扶小组”,按时上门帮她打扫房间、清洗衣物。到了饭点,总会有人把热乎的饭菜送到她手上。逢年过节,大家还会带着水果、点心来看她,陪她一起包饺子、唠家常。“以前总觉得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现在有‘妈妈帮’的姐妹们陪着,家里热闹多了。”刘永珍说。

70岁的薛善元曾是“妈妈帮”的帮扶对象,作为一名独居老人,他曾独自面对晚年生活的诸多不便。而如今,他褪去“受助者”的身份,成了队伍里不可或缺的主力军。自带工具箱是薛善元的“标志”,他走到哪儿,一只装着扳手、螺丝刀的箱子就跟到哪儿。谁家暖气不热,他立刻上门排查;居民家突然停电,他二话不说拿着测电笔排除故障;遇到水管漏水、水龙头损坏,他更是“手到病除”,总能精准找到问题,麻利地换上新部件。

从被人温暖到温暖他人,薛善元用一双布满老茧却格外灵巧的手,为独居老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活难题,成了大家口中最靠谱的“身边人”。

图片

“妈妈帮”志愿者为老人集体过生日。受访者提供

除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妈妈帮”还把服务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每年,她们会带着袜子、毛巾、蔬菜、水果等慰问品,前往哈密蕾娜范老年公寓、老年康复中心等地,给老人们表演精心编排的红歌联唱、跳自编的广场舞、演绎情景剧,逗得老人们哈哈大笑。表演结束后,姐妹们还会坐下来和老人们聊家常,宣传最新的惠民政策。“每次‘妈妈帮’来,公寓都特别热闹。老人们都盼着她们来,就像盼亲人一样。”哈密蕾娜范老年公寓市场部主管张曦说。此外,“妈妈帮”还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开展大扫除、清理楼道杂物、擦拭公共设施……重大节日期间,参与社区文艺演出,为居民送上精彩节目。每周一升国旗时,他们总是早早到场维持秩序,用实际行动践行“老有所为”的担当。 

从“单打独斗”到“多方助力”:社区成了“坚强后盾”

03

“以前我们搞活动要么在小区广场,要么在姐妹家里,遇到刮风下雨就没法开展。现在,社区给我们提供了专门场地,我们终于有‘家’了。”今年65岁的“妈妈帮”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张丽琴满脸开心指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妈妈帮”活动室笑着说。

“妈妈帮”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丽园社区居委会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社区专门腾出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配备了桌椅、音响等设备,还购置了手工刺绣材料、书籍等物品,为“妈妈帮”开展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

如今,每天上午活动室里都格外热闹:有的志愿者在这里排练;有的志愿者带着社区老人做手工刺绣,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成了社区文化的“特色名片”;还有的志愿者在这里为老人讲解健康知识,测量血压、血糖。“社区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更得把志愿服务做好。”张丽琴说。

图片

妈妈帮志愿者参加社区春节联欢会。受访者提供据了解,今年以来,“妈妈帮”已累计帮扶关爱社区各族独居、失独、孤寡老人110人,开展志愿服务60余次,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这支“银发队伍”,用十几年的坚守,在丽园社区编织了一张覆盖各族老人的“爱心网”,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邻里互助、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只要身体还能动,我们就会一直帮下去。”张丽琴说,未来,“妈妈帮”还计划吸纳更多年轻志愿者加入,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老人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安享幸福晚年。夕阳西下,丽园社区的小路上,“妈妈帮”的成员们又提着水果,朝着独居老人家里走去。她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也为这个社区增添了一抹最温暖的亮色。融媒体中心记者 | 马晶晶
编辑 | 卡德丽娅·木合塔尔
责编 | 王清华
审核 | 阿依简官微 | 伊州零距离投稿(举报)邮箱:hmgxljl@sina.com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银发助老!丽园社区“妈妈帮”托起“稳稳的幸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0607

相关内容

和谐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宣讲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一束微光渐斑斓
以文化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实践
社区互嵌共融同发展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延续四代的民族情深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社区共谱和谐曲 石榴花开满邕城
连云港海州:“家政+”服务进社区 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西湖社区:同练太极功共圆健康梦
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