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3 Home and Places—Lesson2 Time to Tidy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25-09-12 02:51

Create a study schedule and stick to it. Allocate time for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problem-solving exercises every day. #生活技巧# #英语学习#

资源简介

Unit 3 Home and Places—Lesson 2 Time to Tidy(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单元主题:Unit 3 Home and Places(家庭与场所)
课时主题:Lesson 2 Time to Tidy(整理时间)
授课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 Unit 3 的第二课时,承接第一课时对 “家庭场所” 的认知,聚焦 “整理房间” 这一生活化场景。教材以 “Lingling 整理卧室” 的对话为主线,融入 “物品位置描述”(on the desk, under the bed 等)、“整理相关动作”(put away, tidy up 等)的核心词汇与句型,同时渗透 “热爱生活、保持整洁” 的情感导向。
从单元知识体系来看,本课时是对 “场所 + 方位” 语言模块的延伸,为后续学习 “邀请他人整理”“描述公共空间整洁” 等内容奠定基础,兼具语言实践性与生活指导性。
2.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已具备基础的英语词汇量(如 bed, desk, book 等物品名称)和简单的方位表达(如 in, on),但对 “整理场景” 的专项词汇(如 tidy, put away)和连贯对话运用能力较弱。
从认知特点来看,学生好奇心强,善于通过直观形象的场景(如图片、视频)和互动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学习,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通过多样化活动维持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对 “整理房间” 的生活经验丰富,可结合生活实际激活语言学习。
三、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能力
词汇:能听懂、认读并运用与 “整理” 和 “物品位置” 相关的词汇(如 tidy, put away, on, in, under, desk, bed, book, toy);能在图片或情境提示下,正确拼写 5-6 个核心词汇。
句型:能听懂、理解并运用 “Where is... It's on/in/under...”“Let's tidy up...”“Put...away” 等句型;能结合自身房间场景,用 3-5 句话连贯描述物品位置或提出整理建议(如 “Where is my book It's on the desk. Let's put it away.”)。
语用:能在 “模拟整理房间” 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如询问物品位置、回应整理请求),语言表达准确、自然,符合日常交际逻辑。
2. 文化意识
文化认知:了解中西方家庭 “重视房间整洁” 的共同生活习惯,初步感知 “个人空间整理” 在不同文化中均是 “责任感与文明素养” 的体现;对比中西方家庭房间布局(如卧室是否单独配备书桌)的细微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践行:树立 “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 的生活意识,能将 “整理房间” 的习惯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养成 “保持个人空间整洁” 的文明行为,体现跨文化共通的生活美德。
3. 思维品质
逻辑思维:能根据 “物品位置描述”(如 “书在桌子上”),快速判断物品所属空间(如卧室),建立 “物品 - 位置 - 空间” 的逻辑关联;在 “整理房间” 活动中,能按 “先整理大件物品(如书包),再整理小件物品(如文具)” 的顺序规划整理步骤,提升有序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创新提出 “整理房间” 的小技巧(如用收纳盒整理玩具、给书本贴标签分类);能在句型运用中,替换核心词汇(如将 “book” 替换为 “pencil-case”),灵活拓展表达内容,避免思维固化。
4. 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借助教材插图、单词卡片或线上词典,自主预习或复习 “整理相关词汇”;能在课后通过 “绘制自己房间的物品位置图并标注英文” 的方式,巩固课堂所学,提升自主巩固知识的能力。
合作学习:能在 “小组模拟整理房间” 活动中,明确分工(如 1 人扮演 “寻找物品者”,1 人扮演 “指导整理者”),主动与同伴交流想法、互助解决问题(如纠正对方的句型错误),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展示后,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并用 “Good job!”“You can say...better” 等简单评价语,给予同伴反馈。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 “tidy, put away” 等整理相关词汇和 “Where is... It's on/in/under...” 等方位句型的含义与用法。
能在 “整理房间” 的情境中,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对话与描述。
2.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并运用 “in, on, under” 三个方位介词(尤其是 “in” 和 “on” 在 “书在桌子上”“书在抽屉里” 等场景中的差异)。
能结合实际场景,连贯运用多个句型进行交流(如先询问物品位置,再提出整理建议),避免语言表达碎片化。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
1.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 “Lingling 邀请同学整理卧室”“整理自己的书桌” 等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运用语言。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 “寻找物品”“小组整理比赛” 等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词汇与句型。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如书、玩具、书桌模型)、图片或动画,直观展示物品位置和整理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词汇与句型。
2.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核心词汇卡片(如 tidy, put away)、方位介词示意图(in/on/under)、“Lingling 卧室” 场景图、书桌模型(或实物书桌 + 书籍、玩具)、多媒体课件(含教材对话动画、整理技巧视频)、小组任务单(含 “物品位置描述”“整理步骤规划” 等任务)。
学生准备:课前绘制自己房间的简单草图(标注主要物品,如床、书桌)、携带 1 件小物品(如文具、小玩具)。
六、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激活旧知,引入主题
歌曲律动:播放改编版英文歌曲《Where is the Toy 》(旋律选用《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歌词融入 “Where is the toy It's on the bed. Where is the book It's in the bag.” 等简单方位句型,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如 “on” 对应 “手放在桌子上”,“in” 对应 “手伸进书包”),激活学生对 “方位表达” 的旧知。
情境提问:展示 “凌乱的卧室” 图片(书本在地上、玩具在椅子上),提问:“Look at this room. Is it tidy What can we do ” 引导学生用中文回答 “不整洁”“整理房间”,自然引出本课时主题 “Time to Tidy”,并板书课题。
(二)新知学习:感知词汇,理解句型
词汇学习:图文结合,多感官输入
展示 “Lingling 整理卧室” 的教材插图,指着图中 “Lingling 把书放进书包” 的动作,说:“Lingling is putting the book away. Put away means ‘把…… 收起来’。” 同时做 “收书” 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put away” 的含义;用同样方式,结合实物演示(如把玩具放在桌子上、书放在桌子下),教学 “tidy, on, in, under” 等词汇,并板书词汇及对应中文释义。
开展 “词汇配对” 游戏:将词汇卡片(如 “tidy”)与动作卡片(如 “整理书桌的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找到匹配的卡片,巩固词汇与含义的关联。
句型学习:对话引领,情境理解
播放教材对话动画(无字幕),提问:“What does Lingling say to tidy the room ”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对话中的核心句型;播放带字幕动画,暂停关键句(如 “Where is my pen It's under the desk.”“Let's tidy up!”),逐句领读,讲解句型结构(如 “Where is... 用于询问单数物品位置,回答用 It's...”)。
借助书桌模型和实物(书、玩具),创设 “老师找不到钢笔” 的情境:“Where is my pen Can you help me ” 引导学生用 “It's on/in/under the desk.” 回答,再引导学生说 “Let's put it away.”,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句型的语用场景。
(三)巩固运用:任务驱动,深化能力
任务一:“寻找物品” 小游戏(个人 + 小组)
个人环节:教师将学生带来的小物品(如文具)藏在教室各处(如书桌里、椅子下),随机邀请学生上台,说:“Where is the pencil Go and find it!” 学生找到后,需用 “It's in/on/under...” 描述位置,正确描述即可获得小奖品。
小组环节:每组发放 “物品位置任务单”(如 “Find a book. It's on the desk.”),小组合作在教室中寻找符合描述的物品,找到后用 3 句话描述(如 “This is a book. It's on the desk. We find it!”),最快完成且描述准确的小组获胜。
任务二:“模拟整理房间” 角色扮演(小组)
每组发放 “Lingling 卧室” 场景图(图中有凌乱的物品,如书在地上、玩具在床上)和 “整理任务卡”(如 “Ask where the book is. Then tell your partner to put it on the desk.”)。
小组内分工:2 人扮演 “Lingling” 和 “同学”,1 人负责记录对话中的核心句型,1 人负责检查 “整理建议” 是否合理。学生根据任务卡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句型运用的准确性和对话的连贯性。
小组展示:邀请 2-3 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用 “★” 评价(1 颗★表示 “句型正确”,2 颗★表示 “对话连贯”,3 颗★表示 “表达自然”),教师总结点评。
任务三:“我的房间整理计划”(个人 + 分享)
学生结合课前绘制的 “自己房间草图”,用英文写下 2-3 条整理计划(如 “Put my toys in the box. Tidy my desk every day.”)。
邀请 3-4 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计划,教师鼓励学生用 “Good idea!”“I can help you!” 等表达互动,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
(四)总结拓展:梳理知识,延伸生活
知识梳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核心内容 —— 用 “词汇树” 梳理 “整理词汇”(tidy, put away)和 “方位词汇”(on, in, under),用 “句型链” 梳理 “Where is... → It's... → Let's...” 的对话逻辑,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文化拓展:播放 1 分钟短视频,展示 “中西方孩子整理房间” 的场景,提问:“What do you find Are their habits the same ” 引导学生发现 “重视整洁” 的共同习惯,以及 “整理工具(如收纳盒)” 的细微差异,渗透文化意识。
生活延伸:布置 “实践作业”——① 回家后用英文向家人描述 1 件物品的位置(如 “Where is the cup It's on the table.”);② 帮助家人整理自己的房间,拍下整理前后的对比图,下次课分享。
七、板书设计
Unit 3 Home and Places——Lesson 2 Time to Tidy
【词汇区】 【句型区】
整理类:tidy, put away 1. Where is...
方位类:on, in, under It's on/in/under...
物品类:desk, bed, book 2. Let's tidy up!
3. Put...away.
【文化小贴士】
中西方都爱整洁!
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
(板书采用 “分区设计”,左侧 “词汇区” 用彩色粉笔区分不同类型词汇,右侧 “句型区” 用箭头标注对话逻辑,下方 “文化小贴士” 用卡通图标(如小扫帚)吸引注意力,整体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八、教学反思
需关注学生对 “方位介词” 的区分难点 —— 后续可通过 “实物操作”(如让学生将书 “放在桌子上”“放进抽屉里”)强化 “on” 和 “in” 的差异,避免学生混淆。
小组活动中,部分内向学生参与度较低 —— 下次课可设计 “角色轮换”(如让内向学生先负责 “记录句型”,再逐步过渡到 “角色扮演”),给予学生适应空间,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生活延伸作业需加强反馈 —— 下次课可通过 “图片分享 + 英文描述” 的方式,让学生展示整理成果,进一步巩固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强化 “学以致用” 的学习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网址:Unit3 Home and Places—Lesson2 Time to Tidy教学设计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1844

相关内容

译林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复习语法知识考点清单
2025届中考英语复习写作培优册(外研版广西专用)01
保持我们学校清洁的英语作文(精选14篇)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作文训练 2024
2025人教新版三年级英语(下)教案有反思U5 第6课时 B Read and write & C Reading time 教案.docx
旅行计划英语作文(精选17篇)
暑假计划的英语作文(通用25篇)
2015年大学英语六级作文范文:绿色生活
人教版(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My home》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很多事情都由计算机或机器人来完成英语,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