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者日益表现出理性消费的特征,更加关注物有所值和商品本质,从而实现了消费观念的新平衡。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将重叠体现
[收入效应]使得商品零售增速趋于稳定。2019年,商品零售的同比增速为7.9%,至2023年前11个月,增速回落2.0个百分点至5.9%。
商品零售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部分,因此,由经济基本面引发的消费者收入波动及预期不确定性对消费总支出的挤出效应,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商品零售领域。
另一方面,[替代效应]促使服务零售消费迅速崛起。从消费者个体角度来看,消费行为与偏好正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新时代的年轻消费者更注重满足多元化需求,超越了传统商品买卖的范畴。
IP、跨界、限定、流量、社交、社群等成为新消费需求的关键词。
关键词:稳进+向新+审慎精明
[稳进]反映了消费者对消费节奏的控制与把握,意在重新设定消费欲望,增强自我需求的认知和清晰度,避免被制造消费焦虑的情绪所裹挟。
[向新]则体现了消费者在寻求多元化体验和探索过程中,积极寻找能够充实精神生活的消费方式。
这不仅关注内在的情绪价值,也探索外在的自我松弛途径,成为新的生活准则。
[审慎精明]的消费态势表明,消费者在购物时已摒弃盲目冲动和短暂利益的追求,对高性价比的评价准则不再局限于价格低廉,而更加注重实用性。
同时,[优质平替]产品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有望借此契机,实现品牌层次的不断提升。面对愈发理性和审慎的消费者,市场将走向去泡沫化,步入去伪存真的阶段。
1、冰雪经济:旅游+文化+产品深度融合
自2023年冬季以来,哈尔滨在热搜榜单上持续火热,成为北方冰雪旅行的焦点。
我国冰雪旅游与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及冰雪运动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冰雪国潮。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冰雪旅游课题组综合测算,2022-2023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到3.1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达到3490亿元。
据银泰百货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骆驼、探路者、凯乐石、萨洛蒙等户外运动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0%,其中凯乐石的销售额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300%。
与此同时,得物APP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12月第一周,滑雪服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20%,滑雪眼镜销量同比增长310%,雪板订单量同比增长130%。
随着消费者冰雪旅游体验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高品质和创新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
在未来,能够在冰雪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和目的地,必定是创新型元素集聚的区域。
在政策扶持、需求释放及产品创新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冰雪旅游市场将实现显著复苏。
预计至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首次突破4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5500亿元。
综上所述,随着冰雪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与冰雪相关的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实现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增长潜力。
2、多元化品质餐饮:新烟火主义+餐饮业态集成
在文旅融合、美食、夜间经济、展演与美食等多重消费促进活动的推动下,餐饮行业成为2023年复苏迹象显著的行业之一。
不仅以淄博烧烤为代表的现象级餐饮事件层出不穷,全年餐饮收入更达到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
购物中心的人气在一定程度上受餐饮品牌品质和数量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开始加大餐饮业态的比重。
例如,2023年焕新亮相的北京[赛特+]餐饮业态占比超过六成,包括BONBOEUF全国首店、柏景轩、老吉堂等高端餐饮品牌。
深圳皇庭广场则汇集了俄士厨房、摩打食堂、老船长、茶话弄、极湘、螺大为等多家全国及深圳首店品牌。
优质餐饮品牌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味蕾与社交的享受,还助力购物中心提升形象及购物体验。
此外,消费者愈发注重发掘当地文化、烟火气息,愿意为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烟火以及回归生活本真的品质体验买单。
许多消费者还倾向于避开人潮,寻求安静与放松的小众城市,享受更多未知惊喜。
同时,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具有烟火气息的沉浸式深度旅游,体验城市的[新烟火主义]。
3、国货国潮:意识转折后的实用主义
近年来,国货在消费市场的影响力逐步上升,从[量变]走向[质变],众多国货品牌逐渐走入消费者的视线,得到认可。然而,在这个进程中,国货品牌也面临着关键的转折期。
2023年下半年,国货将迎来一场大变革,这一变革被网友戏称为[一鲸落而万物生]。
诸如郁美净、戴春林、百雀羚等百家国货品牌在各大电商平台崭露头角,短短一周内粉丝增长百万。
在此背景下,出神入化的营销手段已不再是国货品牌屡试不爽的护身符,真诚的态度反而成为打动消费者的新必杀技。
一方面,吴裕泰、同仁堂、老凤祥、全聚德等历史悠久的企业,凭借其深厚的品牌底蕴,持续创新产品及门店场景,展现出年轻、时尚的形象,从而赢得更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另一方面,蜂花、活力28、鸿星尔克等国货品牌具备高性价比,与年轻人注重实用性的消费特点相契合。
国潮情感使得国产品牌在市场上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购物中心创造了构建新型消费场景的丰富元素。
例如,以新国潮为主题的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将日晷、榫卯、乾坤等中国传统元素融入项目中,打造出元市口、乾坤坊、潮流考古街区等多个沉浸式新国潮主题街区。
历经前后三轮市场洗礼,我国国货品牌步入了关键转折阶段。
从侧重价格竞争转向注重产品品质,行业发展愈发注重产品本质。国货品牌需凭借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总之,购物中心通过融入国风、国潮等元素构建消费场景,不仅提升了商场的文化价值和体验价值,还激发了年轻主力消费群体对实体商业的兴趣,增加了他们游逛购物中心的意愿。
4、[体育大年]:亲近自然下运动产业链式发展
2024年,我国将举办[江原冬青奥会]和[巴黎奥运会]两场大型体育赛事。
根据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到2025年,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在消费者寻求内心自我与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户外运动逐渐成为新的生活方式。骑行、露营、徒步、爬山等活动成为消费者短暂逃离城市,感受大自然治愈力量的方式。
随着户外运动在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其参与人群、形式、程度以及装备均发生了变化。
在参与人群方面,户外运动正从小众爱好转向大众参与。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徒步、骑行、踏青、登山和野营等户外活动最受消费者喜爱。
户外运动的形式也更为丰富多样,消费者可根据个人体能和喜好选择刺激或平和、上山或入海、温暖或寒冷等不同户外运动方式。
同时,户外运动的程度也在进一步细分,包括轻量户外、专业户外和极限运动等,不同程度带来不同乐趣。
为更好地参与户外运动,消费者需配备更专业的装备,如防晒服、冲锋衣、登山鞋等,以及速干运动鞋和自行车等,从而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链的发展。
5、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开始融入消费场景
在我国,从确立[双碳]目标到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绿色转型的推进力度日益加大。
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引领下,各行各业纷纷将发展重心转向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消费者对环保低碳相关概念的认知程度较高,大部分消费者对[低碳生活]、[双碳目标]、[气候变化]等环保低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提升,他们逐步改变原有的消费模式,转向更为精简、适度的消费方式,以体现对[减碳]低碳行为的支持。
许多品牌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作为品牌营销和建设的核心关键词,如麦当劳的[零碳餐厅]、星巴克的[绿色门店],以及FILA的可降解、减负环保主张。
同时,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也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致力于打造绿色商场。
例如,截至2022年年末,永旺梦乐城有11个绿色建筑二星级项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计划于2024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银泰百货则通过采用环保快递箱、空瓶回收等措施,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绿色消费实践。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企业的ESG表现,重视企业在环保可持续方面的实际行动。践行ESG理念的企业因此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好评。
6、智能家居:AI智能化交互产品走进家庭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已逐渐成为家居消费品质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具备AI感知功能的自动炒锅、轻干洗护理机、智能窗帘、AI智能床垫等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
在体验式消费日益受到青睐的背景下,智能家居产品及智能家居体验店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有望成为实体商业吸引和留住顾客的有力手段。
为让时间更具价值,消费者应运用各类智能设备来节省时间,提升生活品质。除即买即得外,语音助手、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设备、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AI工具等智能化交互场景及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
当今消费者更关注当下的快乐与满足,而非等待或计划未来的某种结果。快速、便捷、智能、即刻享受的产品和服务,才是让消费者在快节奏时代从容享受生活的关键因素。
7、银发经济:老龄化需要[无龄感]消费体验
在人口结构转型背景下,新的人口结构催生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和新型需求。
60后、70后的老龄人群逐渐从家庭关注转向自我关注,其精神追求需求亟待满足。
据欧赛斯研究,60后人群对宠物生活类商品的消费偏好是80后的1.7倍。
我国的购物中心将从了解老年人需求、专门服务老年人需求逐步演进为打造[无龄感]的消费体验。
结合社区老年人需协助子女照顾孩子的现实需求,购物中心可采用新型集市、小型餐饮以及儿童培训玩乐业态,以吸引众多社区居民成为忠实客户。
箭牌和玥无障碍康养卫浴空间专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人群设计,针对盥洗区、如厕区、沐浴区等不同使用需求和场景,提供具体且有品质的解决方案。
达能推出的敢迈中老年奶粉系列产品,从肠道健康、多元营养等方面出发,旨在老龄化早期进行营养干预,助力健康老龄化。
在四川雅安首漾(So Young)养老院脱颖而出。在这里,90后、00后与老年人之间的年龄界限得以模糊。
价值重构打破发展瓶颈
品牌价值重构的核心在于提升软实力,过去的产品硬实力主要体现在功能价值、性价比、卖点以及使用价值上。
然而,品牌溢价的根本源于软实力的提升,即情感价值和体验价值。
以近年老国货的复兴为例,这一现象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对老国牌的认知和消费热情,国牌消费者的忠诚度逐年上升。
诸如蜂花、活力28等老字号品牌纷纷调整策略,以[焕新]的姿态应对新消费市场和人群,通过创新吸引更多消费者,改变他们对品牌价值的认知,而非局限于传统观念。
展望未来,品牌如何更好地运用中国文化、中国美学,如何实现精细化、全球化,以及利用科技创新增强硬实力,将成为价值重构的关键机遇。
价值重构是品牌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创新的核心策略。
品牌需积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的可感知价值,摆脱同质化竞争,凸显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以提升竞争力,稳定市场份额,实现品牌在本土和国际市场的质的飞跃。
在优质平价市场中,消费者更看重功能价值的体现。在强大技术优势的驱动下,产品功能和质量需持续优化、升级。
产品的卖点和工艺是消费者评判品牌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发购买欲望的关键因素。高性价比的产品让消费者感受到安全感,也是提升使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结尾:
展望2024年,商业世界依旧以存量竞争为主导。品牌须持续奔跑,不断革新,方能长期屹立于市场变革的浪潮之上。
部分资料参考:中购联:《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消费趋势》,惊蛰研究所:《2024消费前瞻:越来越需要[精打细算]》,知萌咨询:《2024消费趋势:从物质满足到精神富足》, 肖明超-趋势观察:《2024消费趋势:价值重构是品牌实现增值的稳定器》
深度丨2024七大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