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自我管理十大“雷区”,快来看看你踩中几个!
《高血压自我管理》- 帮你了解并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疾病预防读物#
医学指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刘震
误区1
没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说明血压不高或问题不大。
误区2
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了,就可以停药了。
误区3
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会伤肝伤肾,能不吃就不吃。
误区4
西药副作用大,中药/保健品/喝某种茶/天然疗法更安全有效。
误区5
降压药一旦吃了就得终生吃,所以尽量晚点开始吃药。
误区6
频繁更换药物或追求“新药”、“贵药”、“特效药” 效果更好。
误区7
电子血压计不准,还是医院的水银血压计最准。
误区8
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得了也不用太紧张。
误区9
年纪大了血压高点很正常,不用管那么严。
误区10
只要吃药就行,生活方式不用太在意。
一、血压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家里的水管:
01
心脏就是水泵,负责把血液(水)压出去。
02
血管就是水管,血液(水)在里面流动。
03
血压就是血液(水)对血管(水管)壁的冲击力。
每次心跳会“测出”两个数值:
2
1
高压(收缩压)
心脏猛地一挤血时,血冲出去那一刻的最大冲击力(就像水管突然被水冲胀的感觉)。
2
低压(舒张压)
心脏放松时,血管回弹产生的最小冲击力(像水管自己缩回去的压力)。
比如血压130/83mmHg,130:代表心脏挤血时的最大冲击力;83:代表心脏休息时血管的保持力。
二、什么是高血压?
简单说:血管长期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就像水管一直被高压水枪冲击时间长了会变硬、变脆、漏水(血管损伤)。
高血压医生诊断标准
①诊室测:高压140mmHg和/或低压>90mmHg
②家庭测:高压135mmHg和/或低压>85mmHg
三、高血压可怕在哪?
最阴险的是:它是个“无声杀手”!大多数人没感觉:不头晕、不头疼,照样吃睡。
但它在偷偷搞破坏:
血管变硬变脆→堵住或破裂(脑梗/脑出血)
心脏累到变形→心衰、心梗
肾脏被“压”坏→尿毒症
眼睛血管爆了→失明
四、关键行动指南
监测是王道:
掌握正确家庭自测血压方法
1
工具:使用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
2
姿势:坐姿放松,手臂与心脏平齐,双腿不交又。坐位,双脚自然平放,上留置于案上;身体挺直;桌子与椅子的理想高度差是25-30CM,家中常用桌椅的高度旺符;袖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在同一高度。
3
准备: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咖啡、吸烟、运动;测量期间不说话。
4
频率:初诊/调药期勤测,建议每天早晨起床后、因晚上睡前各测1-2次。稳定后每周选几天早晚各测1-2次。
5
记录:测量后做好记录,连续测量7天,取平均值评估(而非单次结果)。
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长期坚持、
定期复诊、不自行调药
健康生活是根基:减盐(<5g/天)、
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得舒饮食、
戒烟限酒、管理压力、保证睡眠。
管住嘴,迈开腿!做好体重管理!
理想的体重目标BMI:18.5-23.9kg/m2;
“得舒饮食”模式(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富含水果、蔬菜、蛋白质,低脂、低糖、低盐。少用酱油味精、少吃加工食品(咸菜、腊肉、罐头、零食)、阅读食品标签选低钠。减盐!目标:<5克/天,(约1啤酒瓶盖)。
如何安全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慢跑、骑车、游泳)。
每周3-5次,每次30-40分钟;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运动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请就地休息。
健康生活方式
01
限酒:男性<25g酒精/天(≈啤酒750ml/葡萄酒250ml/白酒50ml);女性减半。
02
戒烟:烟草是血管大敌!
学会调节压力,保持好心情,拥有好睡眠。长期压力、焦虑、睡眠不足(<7小时)会升高血压。调节方法:深呼吸、冥想、瑜伽、培养爱好、保证充足规律睡眠。
五、高血压认知误区的真相
Q
❌ 误区1:没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说明血压不高或问题不大。
✅真相: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无症状的高血压仍在持续损害心脑肾等器官,等出现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定期测量是唯一可靠方法!
A
Q
❌ 误区2: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了,就可以停药了。
✅ 真相:血压正常是药物起作用的结果,不是高血压“治愈”了。擅自停药会导致血压报复性反弹,甚至更高,大幅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高血压治疗是长期甚至终生的,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情况调整,切勿自行停药!
A
Q
❌ 误区3: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会伤肝伤肾,能不吃就不吃。
✅ 真相: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本身才是损害肝肾功能的最大元凶!有些降压药物有明确的肾脏保护作用。医生会评估肝肾功能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定期监测。药物的益处远大于风险!
A
Q
❌ 误区4:西药副作用大,中药/保健品/喝某种茶天然疗法更安全有效。
✅ 真相:“天然”≠安全有效!许多所谓“纯天然”降压产品可能非法添加降压药成分,剂量不明,风险极大。服用正规中药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且不能完全替代降压药。迷信偏方延误治疗,后果严重!
A
Q
❌ 误区5:降压药一旦吃了就得终生吃,所以尽量晚点开始吃药。
✅ 真相:是否用药及何时用药取决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如血压>160/100mmHg或合并其他疾病)延迟用药带来的器官损害风险远大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及时启动药物治疗是保护自己的关键!
A
Q
❌ 误区6:“贵频繁更换药物或追求“新药”药”“特效药”效果更好。
✅ 真相:降压治疗讲究个体化、稳定性和依从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组合后,应长期坚持、规律服用。频繁换药不利于血压稳定控制。药物效果与价格、新旧无必然联系,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A
Q
❌ 误区7:电子血压计不准,还是医院的水银血压计最准。
✅ 真相:水银血压计由于容易造成水银污染而将逐步被淘汰。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通过认证)准确可靠,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适合家庭自测。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见后面小贴士)。
A
Q
❌ 误区8: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得了也不用太紧张。
✅真相:高血压发病日益年轻化!年轻人患高血压同样会损害血管和器官,累积损害风险更高。年轻患者更需要积极干预(生活方式+药物),管理越早,获益越大!
A
Q
误区9:年纪大了血压高点很正常,不用管那么严。
✅ 真相:老年人高血压同样需要控制!虽然目标值可以略有放宽(如<150/90 mmHg,需医生评估)但绝不是放任不管。严格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老年人中风、心衰等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A
Q
❌误区10:只要吃药就行,生活方式不用太在意。
✅ 真相: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它能增强药物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心血管风险。光吃药不改变坏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降压事倍功半。
A
最后敲黑板啦一
破除迷信
远离不靠谱的保健品和偏方!
规范服药、定期复诊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快乐生活!
网址:高血压自我管理十大“雷区”,快来看看你踩中几个!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6087
相关内容
日常养生的4个误区,快看看您踩雷了吗电脑小白必看的技巧!10个使用电脑的大雷区,快来看看你踩过几个?
生活中常见的八大误区,很多人“踩雷”却不知道,快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衣物清洗常见误区你踩雷了几条?
双十一购物必看!这份网购秘籍助你不再踩雷!
你可能在踩的6个“伪养生”误区,快来看看!
8大养生误区,越养越坏!快看看你踩了没
自我管理的十大习惯,迷茫时看一看!
自我管理的十大习惯,迷茫时看一看
控制血糖常见的“十大误区”,你踩中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