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心系野,行向野:“做大自然的野朋友”

发布时间:2025-09-14 00:32

参加户外野餐,与家人朋友共享大自然的美好时光。 #生活乐趣# #自然风光#

“当城市的高楼与荒野的呼吸相遇,

我们能否成为自然真正的朋友?

从一片落叶到一只穿山甲,

你愿意倾听它们的故事吗?”

做大自然的“野朋友”

2025年5月1日至3日,四川大学博物馆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共同发起“向野生活——做大自然的野朋友”公益活动。活动通过科普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吸引众多大小朋友自发参与,有效传递生态保护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活动亮点回顾

“鸟撞”防治科普:为城市建筑贴上“护鸟密码”

在博物馆二楼平台,讲解员以真实案例揭示城市建筑的隐形威胁——鸟类因玻璃反射迷失方向,撞击导致的伤亡触目惊心。而在玻璃上张贴间距约5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圆点矩阵透明贴纸,可以有效地帮助鸟类识别障碍物。

家长与孩子们亲手将贴纸覆上模拟玻璃幕墙,阳光透过圆点洒落,仿佛为天空织就一张隐形的安全网。同时,让室内植物远离窗户。尽量拉上窗帘和百叶窗,减少玻璃的反光。不需要的时候关掉室内的灯光,或者在天黑后加班时拉上窗帘。这些行动都可以守护天空中的羽翼精灵。

“鸟坠巢”救助指南:科学应对幼鸟落地

模拟玻璃幕墙旁,一只绒毛蓬松的模型幼鸟引发围观。讲解员轻轻托起它,解释幼鸟学飞时坠落是自然过程:“健康的幼鸟无需救助,只需放回高处树枝;若遇受伤个体,请拨打专业救助电话。”

通过模型演示和情景互动,讲解员向观众普及幼鸟学飞期的自然现象以及正确的鸟类救助方式,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小小向“野”挑战赛:脚步丈量绿色的未来

生态主题飞行棋盘成为参与者的“绿色考场”。游戏融入多个生活化场景:从“用非一次性布包购物前进2格”到“随手扔了塑料瓶后退2格”,参与者通过抉择直观感受环保行为的连锁效应,在游戏中学习低碳生活方式。

珍稀动物探秘:在展厅听见远山的呼唤

博物馆三楼自然专题展以图文、影像和互动装置展示中国本土珍稀动物,如亚洲象、穿山甲、大熊猫等。讲解员通过趣味问答,引导观众了解动物习性及保护现状。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是什么?大象是用鼻子喝水的吗?还有,穿山甲有没有牙?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观众在讲解中增进了对这些物种的全面认识,同时也了解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做大自然的“野朋友”

三天的时光里,博物馆的台阶上留下无数偶然的脚步。有人为玻璃贴纸驻足半小时,有人因一盘游戏折返三次。那些即兴的参与和随心的感悟,最终汇聚成一条无声的溪流。它告诉我们:对自然的爱,从来不是计划中的行程,而是心弦被轻轻拨动的瞬间。

“当我们学会为一片羽翼驻足,

自然便回赠以整片星空。

愿每个“向野而生”的瞬间,

都能成为改变的开始。”

松果漫画展

嘿,别急着走!三层的公共平台活动将持续到6月1号哦,别错过“松果漫画展”!

在这里,你可以一边享受漫画的乐趣,一边学习关于中华穿山甲的趣事,还能加入保护它们的行动呢。快点来加入我们吧!

四川大学博物馆公共教育与服务部策划

撰文 | 李舒衡(志愿者)

拍摄 | 李舒衡 王潇

排版 | 黄宝玉

审校 | 梁英梅 张夏 冼懿纬

网址:精彩回顾 心系野,行向野:“做大自然的野朋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6865

相关内容

男人≠越野 北京越野成立女性车友联盟
《田野的心声》:探索人性与自然的交织
探索蓝野梦:带您进入自然与宁静的心灵之旅
回归野性的旅行:西双版纳野外生存之旅(一)
野外徒步旅行、野营、生存、求生技巧大全!
会野探索 |唤醒你的冒险精神:会野探索旅行,发现无限可能。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知野、爱野、护野共建共享生态文明
野三坡自驾游攻略
享受独自在山野奔跑的快感:我的越野跑Vlog日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