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到底致癌吗?为什么你越怕越误区,这7个真相一定要知道
为什么蛋糕上的蜡烛要插反着数?因为这样就能越变越小,不是吗?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妙语#
傍晚时分,52岁的张阿姨正在厨房忙着炒素菜,顺手往锅里撒了一点味精。可这时,她上小学的孙女忽然皱着眉头走过来,小声嘀咕:“奶奶,网络上说味精会致癌,您别再放了!”张阿姨一愣,手里动作停了下来,忽然心里没了底。
最近几年,类似的讨论在每个家庭屡见不鲜。味精,到底还能不能吃?真的会上致癌“黑名单”吗?医生和营养专家是怎么看的?其实,很多人的恐惧,是因为一些流传甚广的误区和夸张传言。今天,我们就用权威研究和具体数据,一次讲清“味精致癌”背后的7个真相,尤其是第5个,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恍然大悟。
那句“谈癌色变”,究竟适用于味精吗?用科学给答案,让你和家人稳定健康少担忧!
我们常见的“味精致癌”说法,主要来自于网络流言和部分过度解读的信息。中国疾控中心明确指出:目前没有权威研究证据证明味精正常食用会致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
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到,人体所需的谷氨酸钠一部分可通过天然食物获得,部分经调味品补充,长期适量摄入在健康范围内无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味精归为“对人体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并制定了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每千克体重30毫克以内,成年人每日摄入量通常远低于此标准。
专家还做过一项实验,在连续30天里,让20名健康志愿者每天摄入10克味精,未见任何与癌症相关的指标异常。
相比高温油炸、腌制、熏烤等食品中常见的亚硝胺等真正高危致癌因素,味精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简单来说,只要是正常食用,味精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更不会致癌。
其实,适量食用味精,不但不会成为健康负担,反而在合理范围内,有多项研究证明不会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人还可能因此获得更合理的膳食。
第一,合理调味降低钠摄入,血压有望更平稳。
过多摄盐是高血压的公认危险因素,味精作为钠含量较低的调味品,同等咸味下,味精比食盐的钠含量低60%以上。如果用味精替代部分食盐,每日钠摄入量有望减少12.6%—18%,经六个月随访,收缩压明显下降,心血管风险因此降低,对高血压患者尤其友好。
第二,改善饮食口感,降低高盐调味品依赖。
味精能增强鲜味,让清淡低盐的菜肴变得美味,更有助于坚持健康膳食。数据显示,62%的被访中老年人表示,在合理控制添加量的前提下,用味精调味能帮助他们逐步减少对高盐及重口味调味品(如酱油、咸菜等)的依赖。
第三,对儿童、孕妇一般无害,特殊人群需个别注意。
权威指南明确,正常膳食条件下,味精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不会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但部分天生对谷氨酸钠较为敏感者(极少数人),可能发生头晕、口干、面部潮红等短暂反应,停止食用后即消失。
第四,所谓“味精综合征”并不常见,大多为心理暗示。
有传言称食用味精后出现头痛、胸闷、心慌等“味精综合征”,但医学统计发现,真正因味精摄入而产生有害症状的发生率低于0.08%。绝大多数是“安慰剂效应”或食物中其他成分引起,与味精关系不大。
第五,味精不会加重肝肾负担,成年人代谢能力绰绰有余。
研究表明,谷氨酸钠作为氨基酸,被肠道吸收后绝大部分用于参与能量及蛋白质代谢,不会在肝肾蓄积,更不会损害肾功能。
第六,关于“孕妇忌口”“儿童长不高”等传言无科学依据。
在权威营养学会指南中,未见“孕妇及儿童禁食味精”的明确要求。只要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及发育。
第七,如何控制安全用量?医生提醒:严守这三点很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味精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约一小勺),烹饪时尽量在起锅前调入,以减少分解损失。如有肾功能异常或对该成分过敏者,可适当减少甚至避免。
面对流言和误区,健康生活从理性用味精开始。医生和营养专家一致建议:
第一,味精可以用,但别贪多。
家庭烹饪时,建议每人每餐味精摄入量控制在1.5克以内。一周总量不超过40克为宜。偏咸的菜肴用味精调鲜,就能有效减少盐分添加。
第二,选对时机和搭配,发挥最佳食效。
建议在烹饪即将完成时加味精,避免长时间高温分解失效。此外可结合葱姜蒜、清淡食材使用,提升菜肴口感,减少高油重口味摄入。
第三,特殊状况适当调整,家有老人儿童更需关注。
重度肾病、谷氨酸钠过敏等特殊人群,建议听从医生患者个体化意见。普通健康人群无需因网络谣言而恐慌。
科学用味精,其实只是健康饮食管理中的“一小步”。合理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少油少盐等健康习惯,才是关键。
从医学角度看,味精本身属于低风险安全食品添加剂,“致癌风险”不过是一场网络谣言。营养医生建议大家吃饭、做菜的每个选择,都应以权威指南和科学数据为依据。过度担忧、盲目忌口反而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点滴的小事中。只要按照科学建议合理摄入味精,你和家人完全不必担心所谓的致癌风险。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世界卫生组织. Food Additive Series: Glutamic Acid and Its Ammonium, Calcium, Monopotassium and SodiumSalts (Monosodium Glutamate)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中华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专家共识:膳食钠摄入与高血压》
王玉莲. 味精摄入与慢性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 营养学报, 2021
中华医学会. 味精致癌风险成因分析及谣言澄清
网址:味精到底致癌吗?为什么你越怕越误区,这7个真相一定要知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98484
相关内容
不锈钢厨具上“黑黑的”一层,到底是什么?会致癌吗?告诉你真相关于工作生活两不误,你一定要知道的八个真相
你真的会用洗衣机吗?这三大误区你肯定犯过,难怪衣服越洗越脏
这些减肥误区让你越减越肥
水越热洗衣服越干净 洗衣粉使用的几个误区 了解一下
这七个饮食误区你知道多少?
衣服这么洗只会“越洗越脏”!这7个常见误区,你中了几个?
饮食禁忌 要提防这7个饮食误区
饮食减肥有误区你都知道吗 饮食减肥有误区你知不知道
家里发现这种“斑点”一定要及时清理!致敏、致畸、还致癌……天气越热越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