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理解理论框架:分析论文如何构建理论模型。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学术论文阅读技巧#
理论
本文作者:白宦成
做自我量化不累么?
谈到做自我量化,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做自我量化不累么?但是,其实做自我量化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累。
在进行自我量化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进行“被动数据收集“,也就是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会自动进行数据收集。
真正需要我们进行主动数据收集的,并不多。
我们为什么要做自我量化?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ὁ δὲ ἀνεξέταστος βίος οὐ βιωτὸς ἀνθρώπῳ .
未经反思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
—— 苏格拉底
如果说,自我量化的意义是什么,那大概就是我们要借助自我量化,来优化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自我量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收集“——“分析”——“实践”的流,我们需要将自己置于这个流中,不断的循环,最终才能完成自我量化,实现自我量化的意义。
我们需要先完成收集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的收集,从而得知我们的基础信息。倘若没有基础的数据和信息,你又谈何优化呢?
当你拿到了数据以后,下一步就要进行分析,对你已有的数据分析,看看如果想要达到你的目标,你需要做哪些事情。整理出这些意见,做为自己下一步继续进行的指导意见。
然后,你需要基于在上一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去执行指导意见,改进自己的生活。在实践的过程中,你需要继续收集数据,为下一次的分析做准备。
举个例子来说,我为什么要进行时间分析呢?因为目前处在成长期的我,希望自己的时间都放在自我提升方面的事情上,这样我就需要控制自己的娱乐时间,提升自己的学习时间。我通过定期的时间分析,来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的时间,避免让自己压力过大,或者学习懈怠。
自我量化的关键在于什么?
如同记账的核心是分析账目一样,自我量化的核心也是进行数据分析,你所记录的数据,如果不做任何分析,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只有你对你的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并随着数据进行调整,才能够更好的指导你生活。
自我量化的分析频率应该是什么样的?
自我量化的核心包括了数据的分析,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等的频率来进行分析呢?
你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这个频率必须可以拿到足够多的数据:过少的数据是无法完成数据分析的,零零散散的几个数据点不足以分析出一个“普适”的规律的,你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来分析你自己的规律。 这个频率应该不能影响你的分析时间:如果你积攒了太多的数据,可能会导致单次的分析时间太长,你应该控制一下自己的分析时间,尽可能的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分析是手段,不是目的:分析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太长的话,你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网址:理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1395
相关内容
理论介绍|认知评价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理论内涵、应用场景与代表论文生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的教育理论论文
魔山理论:魔山理论压力训练...
抽屉理论
护理学理论(压力理论)应激与适应ppt
修复理论
图说社会工作理论丨(15)增能理论
消费理论.ppt
管理决策理论实际生活应用——西蒙决策理论
心理压力理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