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阐述存在主义对个体生活的哲学思考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1出现起因
人道主义思想产生于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最初形式是“人文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人道主义当时影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全部意识形态,广泛地反映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等各方面。
2主要内容
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先进思想家以人道主义为武器,摧毁宗教统治的精神独裁。中世纪宗教世界观的中心是神,人道主义注意的中心则是人。人道主义者把人理解为自然界的一部分,重视人的肉体需要。他们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提倡人的个性自由,主张人应有满足尘世需要的权利和享乐的权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雕刻、绘画中,都表现了人的各种需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人的痛苦和欢乐、友谊和爱情,以及对生活的渴望。 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从一般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封建秩序,揭露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和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设想了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的种种计划。他们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论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每个人享有个人自由的原则,捍卫人民自由发展“天性”的权利。
3重要影响
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人道主义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一面旗帜。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反映了即将夺取政权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愿望,因为摧毁封建主义符合全体人民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了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对立的人道主义,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建立在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其思想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伦理原则中的合理的东西,发展了具有广泛道义基础的、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的社会主义道德生活准则。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道主义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许多流派,如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实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都主张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以现代眼光研究人的状况、特点、前途和利益。他们的人道主义理论,或多或少具有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色彩。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网址:人道主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1895
相关内容
人类至上主义探秘道家主义思想,追寻自然和谐之道(道家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实践指南)
人道主义及其未来——马克思的世界性批判
共产主义人生观
大道至简一:探究简约主义的哲学意义
素食主义的养生之道
乐观主义生活的个人主页
ESFP的人生秘籍:享乐主义者的快乐之道
文人中的素食主义者
新人文主义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