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应急预案
若煤气泄漏并有明火,应迅速灭火,避免爆炸。 #生活技巧# #应急处理技巧# #煤气泄漏应急处理#
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应急预案
作者: 时间:2023-10-17 点击数:1102
1.目的
确保在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迅速处理,使财产及环境安全的损失降到最低。
2.气瓶室危险性识别
2.1气瓶存放气体概况
实验室内气瓶种类有:氮气瓶、氧气瓶。下表为实验室气瓶气体种类和存放量:
实验室气瓶气体种类和存放量
序号
气品
含比(%)
体积
气瓶数量(瓶)
临界量(T)
是否重大危险源
备注
1
氮气
99.99
40L
4
200
否
2
氧气
99.99
40L
3
200
否
2.2风险分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由于气瓶是移动压力容器,且存储量远远低于临界值,所以实验室气体都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并在视频监控范围内。
2.3高纯度气体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氮气危险评估
① 皮肤接触液氨可致冻伤。
② 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 息。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③ 本品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氧气危险性评估
① 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②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科引起燃烧爆炸。
③ 高速氧气流遇油渍、油污易着火。
④ 氧气因储存、保管、运输不当、或遭遇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储存容器及其附属装置损坏,导致泄漏。一旦泄漏极易引起爆炸,长时间吸入纯氧会造成氧气中毒。
3.职责
3.1实验室负责人担任现场总指挥职责。
3.2安全负责人指挥为行动协调总负责人。
a.负责与当地消防部门、医院等相关方进行联络;
b.负责人员数量的清点;
c.负责组织现场易燃易爆物质的隔离与防护;
d.负责方案演习后的总结与本方案完善。
3.3本中心负责组织方案演习,对参与演习人员进行事前培训学习,包括讲明本次演习注意事项、演习目的和本次演习要求、演练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
3.4各部门负责配合做好所管辖区域应急预防措施落实工作,并协助做好事故抢险工作;
4.应急具体方案
实验室内气瓶的种类有:氧气瓶和氮气瓶。当现场工作人员发现漏气时应佩戴好防护用具,如可行应关闭气阀同时注意防止冻伤手。由于各种气瓶的气体化学性质不同,在发生泄露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4.2氧气泄露应急处理
4.2.1发生泄漏时,车间负责人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或空旷通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总指挥及安全副总指挥获悉后带领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4.2.2对现场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泄露的氧气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
a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b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c 呼吸系统和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d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e 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f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4.3氮气气泄露应急处理
4.3.1发生泄露时,现场工作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切断气源,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氩应配带防冻护具。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
4.3.2对接触或吸入了氮气的工作人员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
a皮肤接触:接触液氩,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b眼睛接触: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就医。
c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4 气瓶受外界火焰威胁时,必须根据火焰对气瓶的威胁程度确定应急措施
4.4.1若火焰尚未波及气瓶,全力将火扑灭即可。
4.4.2当火焰已波及到气瓶或气瓶已处于火中,为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应对气瓶进行淋水冷却处理,同时迅速将气瓶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全力将火扑灭。
4.4.3当无法转移气瓶时,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用水龙带或其他方法向气瓶上喷射大量的水进行冷却。
4.5气瓶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4.5.1若气体或气瓶发生爆炸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拉响警铃通知现场人员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可行情况下关闭现场所有的总电闸,在逃离现场过程中拨打消防求救电话告诉其公司详细地址获取救助,若伤及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协助其撤离现场到安全带,拨打医院救助电话求救。
4.5.2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应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指挥现场人员在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下撤离附近场所和附近建筑屋内的易燃易爆物质包括关掉总电闸,防止引起连环爆炸,导致险情进一步严重化。
4.5.3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实施救助前,严禁任何人靠近,防止误伤,导致人身伤害或生命危险。
4.5.4因气体或气瓶爆炸引起的火灾则按《火灾应急预案》执行。
注:氧气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然后根据着火性质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事故后处理
5.1:事故处理完毕,由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清理现场,废弃物按照《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要求分类放置,严禁随意丢弃污染环境或导致其他意外事故;污水按照《污水管理规定》的要求处理;同时依据《事件调查与环境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的要求组织人员调查处理。
5.2安全负责人负责联络安全监测部门对事故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限量监测,确保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场作业。
6.应急保障
6.1消防水泵要处于良好状态,一旦火情出现时,能够做到立即启泵,随时向消防水池内补充水。
6.2救援队伍、救援资金、救援物资要处于临战状态,以便在发生事故时随时能够进行应急救援。
6.3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7.注意事项
7.1检查个人防护器具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7.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7.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8.方案演习
8.1在条件可行情况下,每年负责组织中心教师按照上述规定进行一次演习验证上述方案的可行性,并保留相应的演习记录。
8.2演习结束后对本次演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编制“演练分析总结报告”,可以围绕以下但不限于几个方面:
a.人员逃生方面(是否都能沿着安全通道逃生;有无乱跑;有无漏人;是否都能顺利逃到指定的安全地带;有无出现撞伤挤伤现象;有没有出现人员始终不动等);
b.报警装置(警铃是否有效;指定的人员是否能规范拉响警铃);
c.救助处理过程(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是否规范正确;撤离周边其他易燃易爆物质过程中是否专业,方法是否正确得当;事故后现场的清理问题等);
9.常用应急电话
报警电话:110, 火灾报警电话: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校医院急诊电话:6291120, 校保卫处报警电话:6291110
编制:刘泽伟 审核:李斌 批准:赵晶 实施日期:2023.9.1
厦门理工学院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宣)
2023年8月(修订)
网址: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应急预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1942
相关内容
硫化氢气体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与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汇编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天然气泄漏怎么办 天然气泄漏应急方法
盐酸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生活污水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docx
燃气泄漏别慌张 应急方法须牢记
如何预防燃气泄漏 保障厨房燃气安全呢?
燃气泄漏的紧急救援措施
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汇编参考模板范本.doc
检修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