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极简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17 23:09

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负面情绪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情绪管理训练#

台传媒记者卢珍珍

物质上的“断舍离”,人际关系上的“减法”,适当的极简生活,是人们应对焦虑,重新关注自我需求的开始。

但是,当极简走向另一种极端,它又会引发什么问题?真正需要过上极简生活的,又是哪些人?

正视极简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是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她的《断舍离》一书,曾在国内引起一批追随者。

“生活上的断舍离,从心理角度来看,它是在应对焦虑属性。”玉环市心理健康协会副会长、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心理指导中心负责人陈俊杰说,正如有强迫行为的人群,他们极其爱干净,对空间上的极简要求,就是通过物质上的断舍离,来平衡内心的焦虑。

随着社会化进程,年轻人追求极简婚礼,是因为他们从亲戚文化,转向个人价值文化。“以前的婚礼,可能是办给亲朋好友或者左邻右舍看的,但现在,年轻人不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更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

陈俊杰曾在大理,遇到过一群精神上极简的年轻人,“他们关闭朋友圈,删减无用社交信息”,在人际关系上做到极简。“当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无法应对繁杂的事物,的确可以做‘减法’,特别是无效的社交和无效的信息。”

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选择极简,是人们想从焦虑中摆脱,并逐渐理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陈俊杰提醒大家,要辩证看待极简文化,当极简文化走向另一种极端,可能会出现“躺平文化”等。

“一个人过上极简生活,对人际关系、物质都没有过多追求时,这也意味着一个人精神力的衰退。”特别是一个年轻人,万事风轻云淡,无欲无求,这会影响他的向上积极性。“这对年轻人这个年龄层的人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应对焦虑

雷湘,台州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她认为,当代青年追求极简生活,反而是一种进步,它更贴近人的真实状态。

“我见过主动选择极简的年轻人,相比车厘子,她可能觉得吃苹果就很好。这群年轻人很清醒,不会被外在事物控制,也不会过多渴望外在评价。这样的人,更自由。”

当一个人特别焦虑,或者当看似积极、正能量,内心实则焦虑的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做“减法”。

“我们要看内心真实需求,让自己回归平静,与自己的身体联接。”雷湘建议,人们可以通过冥想、站桩、练习八段锦这些途径,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当你消费时,需要分清楚你需要的和你想要的,做到物质上的极简。“当你买了一双很贵的鞋,穿在脚上又不舒服,这种消费只会给人带来焦虑感。”

在网络信息日益繁杂的现在,大家不应过多关注外界的信息,“很多网络信息是虚幻的,它会导致个人内心的不平衡感,从而产生焦虑”。刷手机时,你要明确它满足了你内心的哪些需求。

陈俊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有10年时间,日常咨询中,他所接触的正是一群急需极简生活的人。

“他们中有公务人员、教师、医生、企业管理层,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导致长期焦虑甚至出现躯体症状。”这个群体的人,原先生活特别“满”,工作生活追求极致。

做些“减法”,是这个群体的重要一课。对于压力过大人群,陈俊杰会引导大家关注身体、呼吸等,平衡外在需求和内在感受,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静。

网址:正确看待极简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08710

相关内容

如何正确看待财富:塑造积极的人生观
理性看待“极简生活”
如何正确看待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如何正确看待投资理财
正确的生活开启方式:极简主义
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极简主义,如何看待“极简主义”?
如何正确对待压力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极简待办事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