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哲学 生命与哲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活哲学研究关注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哲学研究#
姓名:曹欣羊
机构:自由学者
Eail: 3646440865@qq.com
提交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 6 )分组会议:中国哲学
生命与哲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文/杭州长老
【摘要】
哲学没有从自然的角度看负正,从负正角度看生命,从生命角度看意识,从意识角度看规律,从规律角度看空间,从空间角度看守恒,从守恒角度看平等,从平等角度看差异,从差异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时间。所有存在都是代表自然,自然都是代表生命有意识存在,意识都是代表生命有规律存在,规律都是代表生命以空间守恒存在。守恒都是代表生命以空间平等存在,平等都是代表生命有差异存在,差异都是代表生命有价值存在,价值都是代表生命有时间存在。
生命本质是意识,意识价值是保证生命对自然环境变化具有自我保护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创造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代表生命具有意识的基本特征。生命本源是能量,能量只有带电与不带电属性之区别,带电能量都是代表负正,不带电能量都是代表阴阳,在宇宙之中不存在第三种属性能量。负正与阴阳构成带电与不带电属性之区别,带电与不带电属性代表生命与价值关系;生命与价值代表生命存在架构空间与时间,空间与时间代表生命具有自然与规律的关系。
【关键词】生命 哲学 物质 意识 辩证
1、 生命的哲学内涵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是人类追求精神的象征,经济发展是人类世界的运动方式。智慧的本质是哲学,哲学的本质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经济,经济的本质是道德,道德的本质是自然遵守规律实现规律保证自然。
由于现代哲学对生命没有正确定义,导致科学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产生方向性错误,使得经济发展没有为地球人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哲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地球人找到一套适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规律,保证人类文明能够永恒存在于天地之中的方法论。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利用科技之力量制造了天文望远镜,通过天文望远镜去探索宇宙太空,结果太空白茫茫一片,没有找到几千年来人们的精神信仰——“上帝、神”的存在。科学认为,世界三大宗教的生命是通过灵魂实现轮回转世是封建迷信,打造了现代天文望远镜的唯物论,认为先有物质才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是现代文明的哲学思想。传统唯心论认为,先有意识才有物质,以意识决定物质作为唯心主义思想,人的意识形态具有唯物与唯心的两种对立与统一思想。
人的意识形态是代表人对自然环境变化具有制造与使用工具的自我保护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代表人有智慧意识的象征。人的意识来自于人的生命,哲学不知道人的生命本质是意识,人的生命本性是精神,人的生命本源是能量,人的生命存在是空间,人的生命价值是时间,人的生命单位是粒子,人的生命特征是运动。这是人的生命在宇宙之中拥有七大共性特征。
哲学没有通过自然与规律来论证生命起源是毁灭意识,生命产生是存在必须要有意识,生命价值是空间守恒的规律意识,这三种意识是自然必须遵守规律意识。人的眼睛看得到的是自然,看不到的是规律,自然都是代表生命以物质价值形式存在;自然都是由物质、空间、重量、数量的形式存在,人的眼睛看不到的规律都是由意识、时间、质量、价值的形式存在。
人的眼睛看得到的称为唯物,看不到的称为唯心,唯物与唯心本身就是统一存在。唯物与唯心两种思想是代表人类意识形态之错误,现代唯物论对事物的客观规律认知来自于人的眼睛看得到、科学仪器找得到,或者可以用xy公式来计算,否则统统称为唯心主义思想。现代唯物论对人的眼睛看不到的规律,科学仪器找不到的质量,无法用现代xy公式来计算的意识都是一无所知,但不等于生命、规律、意识、质量、时间不存在。现代唯物论把看不到的一面称为唯心主义,把唯心主义思想定性为迷信,唯物与唯心成为对立与统一思想。
二、自然与规律的哲学内涵
由于哲学没有对生命有正确的定义,导致科学对生命存在七大共性特征一无所知,使得经济发展对生命产生、存在、发展的三大价值规律一无所知。哲学不知道生命的本源是能量,能量只有带电与不带电之区别。带电能量都是代表负正,不带电能量都是代表阴阳,生命都是以负、正在守恒空间内不断做适合自身速度的左右螺旋式循环运动,这种恒定不变的运动方式称为自然遵守规律。自然遵守规律价值是实现自然创造规律,负正规律运动都是把空间力量转换成阴阳能量,能量本质是质量,质量本质是数量,数量本质是物质,物质本质是世界,世界本质是生命,生命本质是意识。
哲学不知道生命以负正作为自然,自然存在生命必须要有负正相碰是“无”的毁灭意识,负正不能相碰是“有”生命存在意识,负、正空间守恒是价值规律意识。这三种意识,是自然必须遵守的规律意识。所有存在称为自然,自然本质是规律,没有自然何来规律之说;没有规律不成体统,没有规律等同于没有规矩;没有规矩等同于没有统一的意识,没有统一的意识等同于没有统一的行为;没有统一的行为等同于没有统一的运动方式,没有统一的运动方式等同于没有统一的运动价值。
人来自于自然,产生于规律,人若逆天而行,必将毁于规律,归于自然。人在自然中必须遵守生命产生、存在、发展的价值规律,人做事的本质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保证生命存在所需的空间;人类做事的价值是为了保证人有生命存在。从人的行为意识来讲,人有肚子饿了不吃东西就会饿死的死亡意识,死亡意识是保证人肚子饿时自然会产生必须吃东西的生命存在意识;生命存在意识是保证人有生存意识,人有生存意识保证人有生存本能。
人类世界生命产生来自于人有肚子饿了不吃东西会饿死的死亡意识,人类世界生命存在来自于人肚子饿时必须吃东西的生命存在意识,人类世界生命发展来自于人有生命与生存的意识。死亡意识创造了人有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称为自然成习惯。生命存在意识创造了人的生活是自然成习惯,人的工作是习惯成自然。人有生命与生存意识代表人有生存本能,人的生存本能代表人在自然中不断调整适合自身生活与工作的习惯,称为自然创造习惯。
人在自然中必须找到一套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规律,也是人类文明在自然中必须符合规律的生存方式。文明的本质是规律,没有规律等同于人没有规矩,没有规矩等同于人与人没有礼仪品德,人与人没有礼仪品德等同于人与人没有尊卑之差异,没有尊卑之差异代表人与人没有善恶之区别,人没有善恶之区别代表人没有好坏之分。
三、物质与意识的哲学内涵
今天的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没有按规律去发展经济,使得人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事物的好坏对错、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睁着眼睛说瞎话,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不断产生,矛盾不断加剧恶化。
现代哲学认为,事物的产生、存在、发展,是对立与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与质变之三大定律。事物产生是对立与统一,代表哲学失去了人性应有的意识,人性本质是人有男女性别之差异,人有男女性别之差异代表人有男女性命之差异,人有男女性命之差异代表人有男女异性相吸阴阳之差异,人都是由男女之差异阴阳交融而产生,所以人的生命本质是男女。
站在现实角度看人类,今天的人类对人的生命是什么都是一无所知,哲学不知道人的生命本质是男女,男女生命本质是智慧,智慧是人的生命价值,人有智慧之差异是地球人拥有共同的人生观,人生价值是智慧。
现代哲学没有通过辩证法来论证生命产生是自然遵守规律意识,生命都是以负正原子核形式而自然存在的;负正之差异不但具有带电属性的本质,而且具有异性相吸阴阳的本性;带电属性的本质决定了负正相碰会产生短路的“无”现象,本性决定负正会产生异性相吸阴阳交融之行为,所以本质与本性决定负正之差异阴阳交融是毁灭的“无”,是客观规律。负正相碰是“无”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存在必须要有毁灭意识;意识决定一切,没有意识等同于是毁灭的“无”现象。
生命起源必须要有负正相碰是“无”的毁灭意识,意识决定存在,存在必须要有意识;意识决定想法,想法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运动,运动决定价值,价值决定存在。毁灭意识是保证负正双方从静止到运动状态的转变,毁灭意识是保证负正双方把毁灭之阴阳转换成天地乾坤之阴阳。《易经》的“无极生太极”告诉现代人,生命起源是代表负正双方把毁灭之阴阳转换成天地乾坤之阴阳。老子以“无,名天地之始”来告诉后人,“无名”是代表毁灭意识,生命起源是毁灭意识创造了天地有乾坤。
4、 生命与社会的哲学辩证
生命是什么?什么是生?什么是命?人究竟是什么?
谁都知道,人是生物,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人和其它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能够制造工具。但人又是具有较高灵性的、有智慧的生命。
人的生命从何而来?生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我们要站在人性生命的角度,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超越庸常的历史观,颠覆狭隘、陈腐的人性意识,以全新、独特的发现,向人类诠释生命真正的本质架构及生命正确的延续方向。
纵观当今天下,人类自以为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文明程度极高,各种哲学思想标新立异……但现实是,人对于生命的探索仍没有走出生物狭隘的范畴,人对生命的认知还是一片茫然,使今天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生命与价值一无所知。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生命与自然、自然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电子为什么可以决定万物的质量?如果地球只存在万有引力,那么物质又是如何存在的?万物规律运动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系列科学未解之谜的背后,是人类对自然与规律的关系其实一无所知,是人类对世界事物存在的本质仅仅是一知半解,使得今天人类不知道人在天地之中应有的使命与责任,也不知道人在自然中实际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今天的世界经济已基本构成一体化发展模式,但世界还是通过无序发展经济打造利益集团的话语权,通过大肆发行货币,通过无序开挖资源,无序制造商品,无序发展金融资本,通过权力与资本合谋,掠夺全人类的财富。当今经济发展不是以保证人类生存为前提,而是为了保证世界各国政治利益集团的利益。
当人与人之间只具有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追求的时候,一方的获得必然是另一方的失去,使得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每天都是一半欢喜一半忧。当有权者掠夺无权者生存权的时候,当无权者通过暴力手段掠夺有权者生命与生存权的时候,最终失去了生存意识的人类掠夺了自身在宇宙时空中唯一的价值智慧……
人类社会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人类社会的文明究竟体现在哪里?丧失了智慧的人类在错误价值观下,为了自身政治资本而不顾芸芸众生的生死,利用手中权力谋取各种政治利益,通过以统治集团名义制造出一个个国与国之间的假想敌,肆意挑起国际争端,埋下战争祸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身与政治资本的利益,使今天全人类生活在一只手就可以毁灭80亿人几十次的核阴影下,生活在某人一句话就造成一场金融资本“大地震”的经济环境中,使得具有智慧的人类生活在担惊受怕、高度紧张、万般无奈、前途未卜的茫然之中,生活在一个瘟疫疾病已替代了人的自然死亡的生存环境中,生活在各种自然灾害突发的恐惧中,生活在一个失去生命应具有大爱、人间应有真情的社会,使得今天的人类都在年轻时以命换钱、年老时以钱保命,生活在一个根本没有幸福可言的利益社会中……
难道说,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本质?这就是人性的本质?这就是人类几千年来苦苦奋斗追求的结果?这就是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这就是生命存在的真正内涵?
五、总结
今天,作为有智慧的人类,应该用纯洁的灵性来打开智慧的天窗,看到一切“向恶”的根源是社会发展没有按规律运行,没有用规律来制约每个人的无限贪欲。规律是每个人拥有一个天赐人权,天赐人权就是地球资源人类共享,地球人生而平等。每个人拥有的智慧是作为天地生命的大爱意识而存在,人以男女形态到地球上是传播天地之大爱,是作为保证天地能量守恒的使命而来。“命”保证了“生”的价值,通过人拥有的智慧保证地球阴阳自然平衡,通过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每个生命拥有时间永恒的做人的权力,来执行天地生命规律,保证天地空间永恒。人类应利用自身具有的智慧文明的价值,保证理性人类的文明生生不息,保证文明可以永恒地在天地之间存在,让文明的价值在宇宙时空中绽放人类智慧灵性的光茫!
透过历史,结合现实,重新审视生命,重新认知生命,明确生命存在的意识,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存在的规律,是当今人类不可忽视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生存论》,曹欣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
《生命平等-天下大同》,曹欣羊著,中国文化出版社,2022年11月。
1、曹欣羊个人简介
2、二本专著
撰文∣曹欣羊图片∣思想者编辑∣杭州长老发布时间∣2022年12月公众号:undefined undefined网址: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哲学 生命与哲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2136
相关内容
生活与哲学5.2意识作用及物质意识辩证关系课件.ppt生命与哲学—物质与意识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 政治哲学知识点框架
生活与哲学第7课
[哲学]生活与哲学
西南大学第十五届哲学月系列活动
【李海英】生活世界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生活世界
科学网—从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到新自然哲学
《世界哲学源流史》生命哲学之一:德国生命哲学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1.1生活处处有哲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