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身器材行业:中国企业以代工为主但市场地位稳固 家用产品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5-09-19 08:51

购买国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可以提供稳定的收入。 #生活常识# #日常理财#

前言

全球健身器材行业规模波动增长,国内健身器材市场持续扩容。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健身人口覆盖率较低,健身器材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全球健身器材行业竞争整体较为激烈,国际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中国企业则以代工为主,但基于成本优势,中国企业国际地位较为稳固。随着商用需求萎缩,家用产品将成为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新动力。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目前有氧健身器材占比较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健身器材,是辅助进行身体锻炼和体育运动的设备和工具,旨在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度训练,锻炼各个肌群,从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16-2019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从 105亿元增长至 117 亿元,CAGR 为 3.7%,其中有氧健身器材、无氧力量器材、其他器材分别占比57%、38%、5%,CAGR为 3.9%、3.6%、2.5%。2020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3%,主要由于疫情下健身房关停,健身器材行业短暂承压。疫后全球民众健身意识增强,健身器材需求稳步复苏,行业增长有望提速。预计2021-2028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 CAGR达 5%。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16-2019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从 105亿元增长至 117 亿元,CAGR 为 3.7%,其中有氧健身器材、无氧力量器材、其他器材分别占比57%、38%、5%,CAGR为 3.9%、3.6%、2.5%。2020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3%,主要由于疫情下健身房关停,健身器材行业短暂承压。疫后全球民众健身意识增强,健身器材需求稳步复苏,行业增长有望提速。预计2021-2028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 CAGR达 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健身器材市场欧美地区为主,亚太地区成长快速

欧美健身氛围浓厚,占据全球健身器材主要市场;亚太地区近年健身需求增多,逐渐成为健身器材新兴市场。2022 年北美、欧洲、亚太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占比39%、30%、26%,中东及北非等地区健身器材渗透率较低,市场规模仅占比3%、2%。

欧美健身氛围浓厚,占据全球健身器材主要市场;亚太地区近年健身需求增多,逐渐成为健身器材新兴市场。2022 年北美、欧洲、亚太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占比39%、30%、26%,中东及北非等地区健身器材渗透率较低,市场规模仅占比3%、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健身人口覆盖率仍然较低,健身器材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健身意识提升,居民对运动健康的支付意愿提高,国内健身器材迎来增长机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3年我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由不足300亿元增长至708亿元,2024年我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约为780亿元,增速为10.2%。

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健身意识提升,居民对运动健康的支付意愿提高,国内健身器材迎来增长机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3年我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由不足300亿元增长至708亿元,2024年我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约为780亿元,增速为10.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健身人口基数大,2023年健身房会员人数接近7000万人;但健身人口覆盖率仍然较低,2023年健身人口覆盖率仅为3%,远低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反映出我国健身意识和健身付费意识仍有待提高,健身器材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健身人口基数大,2023年健身房会员人数接近7000万人;但健身人口覆盖率仍然较低,2023年健身人口覆盖率仅为3%,远低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反映出我国健身意识和健身付费意识仍有待提高,健身器材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际品牌占据全球健身器材主要市场,中国企业虽以代工为主但国际地位稳固

全球健身器材行业竞争整体较为激烈,目前爱康(ICON Health & Fitness)、乔山(Matrix)、力健(Life Fitness)、必确(Precor)、泰诺健(Technogym)等国际品牌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龙头表现逐步分化,乔山 、泰诺健等增长稳健,而老牌龙头必确 2020 年被互联网健身平台 Peleton 收购、力健 2019 年被转卖至 KPS(私募)、IFIT(原爱康)2021 年宣布延迟上市。

全球主要健身器材品牌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简介收入体量盈利能力IFIC (原称爱康)通过各种品牌开发健身设备和连接订阅的运动设备和服务公司,前称为ICON Health &Fitness,成立时间已有44年,是美国最大健身器材供应商。iFIT还提供健康和健身订阅服务,连接专有软件、体验内容和交互式硬件,能够在在ICON Health&Fitness 提供的跑步机、自行车、划船器、椭圆机等产品上为用户提供健身指导和个性化规划。2021年推迟上市规划。截至2021年5月31日,iFIT总收入为17.5亿美元,其中来自互动健身产品的收入为15.2亿美元截至2021年5月31日,iFIT净亏损为5.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7.3%乔山(Matrix)成立于 1975 年,总部设立于中国台湾,亚洲领先的健身器材公司,JOHNSON、MARTRIX 、VISION、HORIZON等品牌覆盖商用、家用市场,公司已形成完整的全球化销售体系23年健身器材板块收入10.8亿美元,2021-2023年CAGR为14.7%23年毛利率为48.4%、净利率为1.87%PELOTON (必确母公司)必确1980年在美国西雅图成立,目前主要产品线包括划船机、跑步机和单车等有氧设备和力量设备。2002年,必确被亚玛芬集团收购;2019年上半年,必确随母公司出售给安踏体育;2020年被全球最大互动健身平台PELOTON收购。24财年(截止24年6月30日)器材收入9.9亿美元,2022-2024财年CAGR为-32.7%24财年器材毛利率为4.91%泰诺健(Technogym)始于1983年意大利,高端健身器械领域领先者,世界领先的健康和康复产品&服务供应商23年总收入约6.4亿美元,2021-2023年CAGR 为18.2%23年净利率为9.7%力健(Life Fitness)Life Fitness力健是商业健身器材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通过力健、豪迈、Cybex、IndoorCycling Group、SCIFIT 和 Brunswick Billiards 等品牌生产及销售力量型器材及有氧健身器材、台球桌及配件,产品销往160余个国家。2019年被上市母公司Brunswick(宾士域集团)出售给纽约私募股权公司KPS Capital。2018年全年净收入约10.3亿美元2018年毛利率为26.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企业则以代工为主。我国企业凭借优异成本优势,供应量占全球总量 50%以上,为最大健身器材生产地,但由于品牌影响力缺失以及海外终端销售渠道扩展壁垒较高,我国企业主要以 ODM 或 OEM 方式向欧美市场出口。

尽管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但由于海外品牌商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度较强,我国健身器材出口大国地位稳固。美国、欧盟健身器材进口国别中,中国大陆进口金额占比较稳定,2023 年分别为 67.92%、75.03%,较 2018 年分别减少1.91pct、增长3.72pct。全球消费降级背景下(63%美国消费者购买健身器材时首先考虑价格),高成本压力有望驱动其搭建海外供应链,中国企业有望凭成本优势持续抢占份额。

尽管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但由于海外品牌商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度较强,我国健身器材出口大国地位稳固。美国、欧盟健身器材进口国别中,中国大陆进口金额占比较稳定,2023 年分别为 67.92%、75.03%,较 2018 年分别减少1.91pct、增长3.72pct。全球消费降级背景下(63%美国消费者购买健身器材时首先考虑价格),高成本压力有望驱动其搭建海外供应链,中国企业有望凭成本优势持续抢占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健身器材商用需求萎缩家用产品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各类健身场馆、工作室等是健身器材最主要的需求市场。2023年尽管疫情已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各种线下健身场馆数量仍然持续萎缩。以中国为例,2023年中国广义健身场馆数量为11.7万家,较上年减少13%,各类健身场馆中健身工作室下跌幅度超7.36%,泛健身类场馆下跌幅度达22%。

各类健身场馆、工作室等是健身器材最主要的需求市场。2023年尽管疫情已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各种线下健身场馆数量仍然持续萎缩。以中国为例,2023年中国广义健身场馆数量为11.7万家,较上年减少13%,各类健身场馆中健身工作室下跌幅度超7.36%,泛健身类场馆下跌幅度达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商业类健身场馆需求衰退,家用产品成为健身器材行业增长新动力。家庭健身器材是消费者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耐力和控制体重的设备。当前全球肥胖率持续上升,人们的减重需求增多,而在日趋忙碌的工作以及传统健身房会员制度的限制下,消费者转而考虑居家健身,家用健身器材需求随之增多。根据数据,2020 年美国家用健身器材批发额同比增长73.8%、英国、德国拥有家用健身器材的消费者数量占比已分别达74%、81%。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家用健身器材智能化产品频出,如智能健身镜、互动健身自行车和一体化家庭健身系统等,丰富了消费者的健身体验,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家用健身器材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为健身器材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随着商业类健身场馆需求衰退,家用产品成为健身器材行业增长新动力。家庭健身器材是消费者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耐力和控制体重的设备。当前全球肥胖率持续上升,人们的减重需求增多,而在日趋忙碌的工作以及传统健身房会员制度的限制下,消费者转而考虑居家健身,家用健身器材需求随之增多。根据数据,2020 年美国家用健身器材批发额同比增长73.8%、英国、德国拥有家用健身器材的消费者数量占比已分别达74%、81%。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家用健身器材智能化产品频出,如智能健身镜、互动健身自行车和一体化家庭健身系统等,丰富了消费者的健身体验,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家用健身器材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为健身器材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网址:全球健身器材行业:中国企业以代工为主但市场地位稳固 家用产品注入新动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3806

相关内容

全球家用健身器材市场研究分析:2025
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产业链全景及市场需求规模预测
2024年中国健身训练器材行业智能健身市场机遇分析 智能健身穿戴设备是企业营收新增长点
2026 IWF 上海国际家用健身器材产业带博览会:开启家庭健身新时代
大数跨境:2024全球健身器材市场洞察报告:运动健康产业的财富挖掘
2024年全球健身餐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美国家居健身器材需求增长 中企可关注美国市场
中国舒适家居进入新时代,德国法萨度以专业产品力成为行业翘楚
2024全球健身器材市场洞察报告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个人护理小家电行业现状及趋势(附市场规模、产业链及重点企业)「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