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发布时间:2025-09-20 23:44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生活常识普及# #生活节俭小窍门# #生活急救常识#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和物联网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随着城镇化加剧,人们产生的各类垃圾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城市及居民的生活环境。

目前,各社区产生的居民垃圾主要依靠垃圾回收企业每日派人进入社区回收已经填满的垃圾箱,并更换空的垃圾箱,再通过车辆将垃圾运输到市政指定垃圾处理点。而这种传统的垃圾箱以及垃圾回收方式,由于直接暴露在外,占用大量空间,而垃圾的聚集也更加容易产生大量异味、滋生细菌、污染环境,同时,也无法有效的实现垃圾分类,对于垃圾分类以及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随着人口密度增大,生活垃圾逐渐增多,垃圾处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而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使得垃圾分类等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开始引入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如何能够使该项工作更加科学健康、高效合理,同时,进一步降低人员、设备及资金的投入,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而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配合智能化设备,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一个智能系统平台、一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所述智能系统平台与所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通过无线网络适配器实现无线网络连接。所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地上分拣识别箱体、地下智能环保箱体。

通过所述地上分拣识别箱体,社区居民实现垃圾分类投入。由社区居民向对应的垃圾分类分拣识别箱体投入垃圾袋,所述识别箱体投入口处设置有条码扫描设备,将对投入的智能环保分类垃圾袋上嵌入的条码进行扫描后,开启所述识别箱体投入口,以便使用者进一步投入垃圾袋,针对扫描后发生的垃圾识别、投递人信息以及回收信息等,均实现通过所述智能系统平台进行数据跟踪及分析。

所述地上分拣识别箱体设置包括光学、声音、金属、湿度、重量等五个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实现投入垃圾的识别,当其与对应分类垃圾回收箱体设定的回收垃圾类型不符时,将发出语音警示,并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退出口将投入垃圾退出。如经过分拣识别箱体识别,所投入的垃圾符合分类要求,将即时进入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体。

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体在接收经所述地上分拣识别箱体识别后的分类垃圾后,将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重量、温度、湿度传感器,获得箱体内情况,并将各类数据即时传递至所述智能系统平台,由平台完成各类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情况下达包括除味清洁、空间压缩、自动校准等各类命令程序,实现远程操控,也可根据历史数据,通过所述智能系统平台实现针对每个设备点位的指令预先设定,只在该设备预设指令无法实现时进行报错预警,从而进一步减少平台操作所需人力、物力。

所述智能系统平台同时可完成该社区垃圾分类行为溯源分析,掌握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以调整区内垃圾回收频次、回收人员安排、回收路线规划等具体垃圾回收及清洁工作。

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体装满后,垃圾清运人员可将地上分拣识别箱体移开后,将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体从地下取出,装运移动全过程垃圾实现封闭处理,避免处理过程中出现垃圾外露、异味外露现象。

本发明充分关注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化垃圾分类,有利于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城市居民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领域人员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另外还需要说明,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一个智能系统平台(1)、一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2)。

所述智能系统平台(1)与所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2)通过无线网络适配器实现无线网络连接。所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2)包括地上分拣识别箱体(2-1)、地下智能环保箱体(2-2)。

通过所述地上分拣识别箱体(2-1),社区居民实现垃圾分类投入。由社区居民向对应的垃圾分类分拣识别箱体(2-1)投入垃圾袋,所述识别箱体(2-1)投入口处设置有条码扫描设备(2-1-1),将对投入的智能环保分类垃圾袋上嵌入的条码进行扫描后,开启所述识别箱体(2-1)投入口,以便使用者进一步投入垃圾袋,针对扫描后发生的垃圾识别、投递人信息以及回收信息等,均实现通过所述智能系统平台(1)进行数据跟踪及分析。

所述地上分拣识别箱体(2-1)设置包括光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金属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五个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实现投入垃圾的识别,当其与对应分类垃圾回收箱体设定的回收垃圾类型不符时,将发出语音警示,并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退出口(2-1-2)将投入垃圾退出。如经过分拣识别箱体(2-1)识别,所投入的垃圾符合分类要求,将即时进入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体(2-2)。

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体(2-2)在接收经所述地上分拣识别箱体(2-1)识别后的分类垃圾后,将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重量、温度、湿度传感器,获得箱体内情况,并将各类数据即时传递至所述智能系统平台(1),由平台完成各类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情况下达包括除味清洁、空间压缩、自动校准等各类命令程序,实现远程操控,也可根据历史数据,通过所述智能系统平台(1)实现针对每个设备点位的指令预先设定,只在该设备预设指令无法实现时进行报错预警,从而进一步减少平台操作所需人力、物力。

所述智能系统平台(1)同时可完成该社区垃圾分类行为溯源分析,掌握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以调整区内垃圾回收频次、回收人员安排、回收路线规划等具体垃圾回收及清洁工作。

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2-2)体装满后,垃圾清运人员可将地上分拣识别箱体移开后,将所述地下智能环保箱体从地下取出,装运移动全过程垃圾实现封闭处理,避免处理过程中出现垃圾外露、异味外露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一个智能系统平台、一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智能系统平台与所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通过无线网络适配器实现无线网络连接,同时,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包括地上分拣识别箱体、地下智能环保箱体,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优化垃圾分类,有利于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城市居民身体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孙府龙;陶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陶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29
技术公布日:2018.07.10

网址:一种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19130

相关内容

一种家庭用生活垃圾自动分类装置及分类和清洗方法与流程
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体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垃圾桶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一种废旧衣物智能回收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管理方法与流程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桶联网解决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方法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隔离病区生活垃圾智能回收装置设计研究
基于物联网健康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与流程
垃圾分类智能化,全国普及进行时,智能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