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龙头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21 13:08

关注公司基本面:研究公司的业绩、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等。 #生活技巧# #个人理财技巧# #股票投资技巧#

电力江湖,各显神通

在当今社会,电力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经济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支撑着工业生产的有序运转,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灯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力行业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从传统能源发电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也愈发明显。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电力江湖中,赣能股份、中国广核、西昌电力、乐山电力、长江电力、中国核电这六家龙头公司脱颖而出,它们凭借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六家公司,深入剖析它们的实力,探寻它们在电力江湖中的独特魅力。

赣能股份:赣地 “电” 力先锋

赣能股份作为江西省重点打造的电力上市企业,在江西电力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区域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其业务涵盖火力、水力及新能源发电,形成了多元化的发电格局。

在火电领域,赣能股份拥有丰城电厂等主力火电资产,总火电装机达 340 万千瓦。这些机组凭借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运营,在江西省同类火电机组中,煤耗水平和发电效率等指标名列前茅。尽管受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及新能源发展影响,2024 年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 1.2%,平均上网电价也有所下滑,但燃料成本的降低使得煤电边际收益得到改善,为公司盈利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 年,公司火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7.14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82.5%,依旧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

水电方面,赣能股份的水电装机为 10 万千瓦,发电量占比较小,2024 年水电发电量为 2.4 亿千瓦时,仅占总发电量的 2.4%。不过,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的发电特性有助于公司优化电源结构,提升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新能源发电是赣能股份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领域,尤其是光伏发电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 年,公司光伏装机规模达到 62.14 万千瓦,同比增长 72.7%,光伏发电量同比激增 176.97%。光伏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符合国家能源转型的战略方向,也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24 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47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5%,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 年赣能股份营业总收入 69.21 亿元,同比下降 2.37%,归母净利润 7.14 亿元,同比上升 45.84%。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煤价回落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新能源业务的贡献。资产负债率为 64.23%,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反映出公司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对债务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 10.19 亿元,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项目投资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区域电力市场中,赣能股份凭借其丰富的电力生产经验、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多元化的电源结构,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作为省属电力企业,在保障江西省电力安全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获得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然而,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快速崛起,赣能股份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市场电价波动、新能源消纳等问题。

中国广核:核电 “巨擘” 领航

中国广核,无疑是中国核电领域的 “巨擘”,在核电行业中独占鳌头,其地位举足轻重。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广核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容量高达 6088 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 53.85%,近乎半壁江山,在建机组数量及厂址储备也均位居行业首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在核电基地规模上,中国广核拥有十大核电基地,如大亚湾核电基地、阳江核电基地等。这些基地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分布在祖国的沿海地区,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输送着清洁、稳定的电力。其中,大亚湾核电基地作为我国核电发展的起点,自 1994 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已安全稳定运行多年,见证了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阳江核电基地则是我国一次核准机组数量最多的核电项目,其装机容量巨大,对保障区域电力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水平是中国广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不仅拥有超过 30 年的核电运营管理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在核电技术研发、设备采购、施工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储备。其主导的第三代 “华龙一号” 技术已具备核电整机装备 100% 国产化能力,并通过国际性的深度技术检验,成功出口到国际市场,成为中国核电 “走出去” 的闪亮名片。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和推广,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彰显了中国广核强大的技术实力。

在在建项目方面,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中国广核共管理 16 台在建机组,工程建设总体按计划稳步推进。这些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装机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中,一些项目如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等,采用了 “华龙一号” 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和安全,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核电项目。

在国际核电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国广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管理,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国核电技术走向世界。同时,中国广核对我国核电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清洁、稳定的电力,还带动了核电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了我国核电产业的整体进步。

西昌电力:西南 “电” 光闪耀

西昌电力在西南地区的电力供应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当地电力保障的重要力量。公司作为一家集发电、输电、配电及售电于一体的地方电力企业,拥有完整的电力产业链,这使其在区域电力市场中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西昌电力成果显著。水电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占比超过 90%。公司自有和控股水电站 8 座,权益装机容量 12.48 万千瓦,网内并网水电站更是多达 129 座,总装机容量 70.63 万千瓦。这些水电站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来源。例如,公司旗下的一些水电站利用当地河流的落差优势,实现了高效的水能转化,为区域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2024 年,公司水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96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92.69%,充分体现了水电业务在公司的主导地位。

除了水电,西昌电力在光伏新能源领域也积极布局。公司持有 90% 股权的控股子公司盐源丰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所属的塘泥湾光伏电站装机容量 40 兆瓦,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为 3.6 万千瓦。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如西昌卷烟厂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为 1.99 兆瓦,已于 2023 年 2 月并网发电,运营情况良好。在集中式光伏项目方面也取得突破,盐源 5# 地块(部分)10 万千瓦光伏项目法人确认为盐源丰光。2024 年,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33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3.47%,虽然目前占比较小,但增长潜力巨大。

在区域电力供应中,西昌电力的厂网一体化模式是其突出优势。这种模式保证了公司对区域电力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的需求。公司供电区域主要是凉山州西昌市主城区及周边大部分乡镇,作为当地主要电能供应企业,在保障区域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公司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4 年,自有水电装机利用小时数 4930 小时,高于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时间 628 小时;光伏电站装机利用 1559 小时,高于全国光伏发电设备平均利用时间 374 小时,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发电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乐山电力:蜀地 “电” 脉传承

乐山电力,作为四川电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当地电力供应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业务布局广泛,涵盖电力、天然气、自来水、综合能源及宾馆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业务格局。

在电力业务方面,乐山电力拥有完整的发、供、售电产业链。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1.96 亿元,同比增长 7.03%,归属净利润为 0.23 亿元,同比下降 7.11%,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 47.25%,仅为 682.12 万元。尽管净利润有所下滑,但营业收入的增长显示出公司业务的稳步拓展。在电网建设上,公司持续发力,2024 年新建改造了 5 座 110 千伏变电站和 104 公里输配线路,进一步提升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为区域电力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乐山电力积极推进电水气 “三网” 建设,在天然气业务上,2024 年改造了 11.7 公里老旧管道和 1.1 万户老旧用户,加强了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来水业务方面,完成了多个给水工程,提升了供水能力,满足了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用水需求。然而,在 “三网” 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安全隐患问题,尽管公司加强了安全管控,全年治理隐患 305 个,查处 “三违” 512 起,但隐患数量仍然较多,尤其是电力设备火患和燃气安全隐患,反映出公司在安全管理上仍需持续改进。

新兴产业发展是乐山电力的重要战略方向,公司积极布局储能业务和新能源充电站建设。在储能领域,成绩斐然,成功入选四川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用户侧储能代理运营容量达到 48.71 兆瓦时,全川占比 30.56%,储能产业链日趋完善。2024 年新增了 3 座充电站和 206 个充电桩,充电量和服务收入均实现双增长。还深化科技创新,虚拟电厂平台建设落地,自有用户侧储能和充电桩资源已接入系统。不过,新兴业务目前整体盈利能力尚未充分释放,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相对有限。

乐山电力在四川电力市场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对新兴产业的积极探索,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地方电力企业,熟悉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新兴业务盈利困难等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新兴业务的发展步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江电力:水电 “霸主” 称雄

长江电力,无疑是全球水电行业的 “霸主”,在水电领域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统治力,其地位之高,堪称行业翘楚。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长江电力运营管理着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等长江干流上的 6 座水电站,共同构成了一条跨越 1800 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 6 座水电站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这条巨龙之上,总装机容量达 7169.5 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 17.01%,年均生产电能约 3000 亿千瓦时,可满足 3.6 亿人一年的用电需求,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 “西电东送” 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技术创新方面,长江电力成果丰硕。其 “六库联调” 技术堪称一绝,从乌东德到葛洲坝,水位落差超 900 米,通过 “六库联调”,110 台水电机组协同运行,一滴水沿江而下可以发 6 次电。据计算,1 立方米长江水通过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 三峡水电站可生产 0.25 千瓦时电能,而通过 “六库联调”,1 立方米长江水从乌东德水电站顺势而下流淌至葛洲坝水电站,可以发出 2 千瓦时电能,达到了以前的 8 倍,极大地提升了发电效率。此外,长江电力在智能运维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的 4 类适用于水电站关键设备设施智能检测与修复的机器人,其中水轮机压力钢管检测修复机器人、大坝流道混凝土检测机器人、泄水隧洞检测机器人属行业首创,攻克了多项行业难题,提升了水电站的运维水平和安全性。

在市场表现上,长江电力同样十分亮眼。2024 年,公司境内所属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 2959.04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 7.11%。在分红方面,长江电力毫不吝啬,自上市以来累计派现 1879.68 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 638.36 亿元。2024 年,公司还首次进行中期分红,拟分派现金股利约 51.38 亿元(含税),彰显了公司对股东的高度负责和丰厚回报。从股价走势来看,长江电力堪称 “长牛” 股,从 2014 年 7 月开始,公司股价就在震荡中持续上扬,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收盘,公司股价达 29.55 元 / 股,年内涨幅约 31.22%,总市值高达 7230.36 亿元,处于历史高位,为投资者带来了显著的收益。

长江电力凭借其庞大的装机规模、先进的技术、卓越的市场表现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水电行业中独占鳌头。其在保障能源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电力行业的标杆企业,引领着水电行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核电:核能 “尖兵” 突进

中国核电作为中国核电行业的 “双寡头” 之一,在核能领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核电、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以投资、建设、运营核电项目为核心业务,同时大力开拓非核清洁能源产业,创新开发核电技术服务市场,稳步推进核能多用途利用产业,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核电业务方面,中国核电实力雄厚。截至 2024 年,公司运营着 25 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 2375 万千瓦,在运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均位居国内前列。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商运发电量累计达到 1603.8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7%,上网电量为 1511.2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92%,展现出稳定的发电能力和高效的运营水平。公司在建及核准待开工机组众多,达到 13 台,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23.75GW/15.14GW,在建工程 “六大控制七个零” 管理目标总体可控,“一体化” 项目管理模式有序推广。漳州 3 号机组、徐大堡 2 号机组实现 FCD,金七门 1 号机组负挖施工,漳州 1 号机组热态功能试验一次成功,田湾 8 号机组、徐大堡 4 号机组转入安装阶段,各项在建工作有序开展,进度在控。

在新能源业务拓展上,中国核电成绩斐然。2021 年收购中核汇能后,公司完善了新能源发电业务布局。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机组发电量达到 247.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 50%,截至 9 月底,公司控股的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到 2415 万千瓦,比年初增长了 563 万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迅速扩展,清洁能源布局愈发完善。公司规划到 “十四五” 末,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 3000 万千瓦,目前已经完成了 80.5%,进展令人振奋。公司还储备了大量新能源项目,包括 783 万千瓦的风电、1,632 万千瓦的光伏装机以及 132.9 万千瓦的独立储能电站,为未来新能源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技术创新与突破方面,中国核电成果丰硕。旗下的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 “灯塔工厂” 称号,成为全球核电行业的首家 “灯塔工厂”,象征着公司在生产效率、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司还不断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开展科技创新 “十四五” 规划评估并完成升版,启动 “十五五” 规划策划工作,发布机组延寿科研规划,升版公司自主化总体规划,制定中国核电科技领域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等一系列专题规划。在自主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公司依托自主化管理平台,对关键进口物项清单梳理识别,完善 “一张表” 清单,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攻关力度,强化内外部多维度创新协同攻关,加强核电同行及上级单位对标交流,重要自主化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国内外市场发展潜力上,中国核电前景广阔。在国内,随着 “双碳” 目标的推进和能源结构的优化,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国际市场,中国核电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核电技术走向世界,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巅峰对决,花落谁家

通过对赣能股份、中国广核、西昌电力、乐山电力、长江电力、中国核电这六家公司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在装机容量、技术实力、市场份额、财务状况等多个维度上各有千秋。

在装机容量方面,长江电力凭借其运营的 6 座长江干流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 7169.5 万千瓦,稳居榜首,在水电领域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为我国 “西电东送” 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中国广核在核电装机容量上优势明显,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容量高达 6088 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 53.85%,是核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庞大的核电装机规模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电力供应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核电紧跟其后,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 2375 万千瓦,且在建及核准待开工机组众多,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其在建项目的逐步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赣能股份、西昌电力和乐山电力的装机容量相对较小,但它们在区域电力供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是区域电力保障的重要力量。

技术实力是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广核拥有超过 30 年的核电运营管理经验,主导的第三代 “华龙一号” 技术已具备核电整机装备 100% 国产化能力,并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彰显了其在核电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为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树立了标杆。中国核电旗下的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被授予 “灯塔工厂” 称号,在生产效率、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在核电技术研发、新能源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了我国核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长江电力的 “六库联调” 技术和智能运维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极大地提升了发电效率和运维水平,保障了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水电行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赣能股份、西昌电力和乐山电力也在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以适应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广核在核电市场独占鳌头,其在运核电机组容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优势明显,在核电行业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长江电力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在水电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卓越的市场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信赖。赣能股份在江西省电力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区域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西昌电力和乐山电力则在各自的供电区域内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熟悉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在区域电力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财务状况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长江电力 2024 年境内所属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 2959.04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 7.11%,自上市以来累计派现 1879.68 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 638.36 亿元,2024 年还首次进行中期分红,拟分派现金股利约 51.38 亿元(含税),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对股东的高度负责,其稳定的业绩和丰厚的分红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中国广核 2024 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 622.7 亿元,归母净利润 99.84 亿元,同比上升 2.93%,负债率常年低于 60%,财务状况稳健,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中国核电 2024 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 569.86 亿元,归母净利润 89.34 亿元,新能源业务发展迅速,多元化业务结构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随着新能源业务的不断拓展,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赣能股份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69.21 亿元,归母净利润 7.14 亿元,净利润大幅增长得益于煤价回落和新能源业务的贡献,但资产负债率较高,反映出公司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对债务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西昌电力和乐山电力的营收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区域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经营业绩。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 “双碳” 目标的推进,电力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清洁能源发电,如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布局,提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技术创新也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选择投资电力企业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装机容量、技术实力、市场份额、财务状况等多个因素,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领域和市场环境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潜力,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长江电力、中国广核、中国核电等行业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稳定的业绩,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安全性;而赣能股份、西昌电力、乐山电力等区域电力企业,在区域市场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网址:电力行业龙头公司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0824

相关内容

环保概念龙头公司(2025/2/13)
上市公司家居龙头(2025/5/12)
四大“节能”概念龙头公司一览(1/5)
电热水龙头十大品牌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排行榜【最新排行】→Maigoo品牌网
三协电机新股报告:控制电机龙头,将随行业持续成长
A股2021年节能环保公司上市龙头一览
2021年热管理上市公司有哪些,热管理上市公司龙头一览
节能环保龙头股票(附上市公司名单)(2024/11/22)
节能减排概念上市公司龙头一览(2022/9/6)
3大家居龙头上市公司(小白必读)(2025/8/27)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