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开学季防骗指南:识破九大诈骗套路,守护你的钱包

发布时间:2025-09-21 18:58

学习识别诈骗手法,提高防骗意识。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防骗防盗方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全民防骗局 ,作者云山Dr

全民防骗局.

真实案例分析,普法、反诈、防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展预警劝阻工作……

因为微信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为方便您了解最新诈骗套路,请您“星标”“全民防骗局”!

咨询/投稿/交流群/起诉卡主

请加V:qmfpj_110

同学们、家长们

马上就要开学啦

在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同时

也要注意这些骗子设下的陷阱

诈骗手段千万变

识骗防骗是关键

↓↓↓

一、缴费类诈骗:假老师的 “催费陷阱”

开学季,班级群里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各位家长,新学期的资料费要交了,每人200元,直接扫码就行 。” 一看是老师发的,家长们纷纷转账。可没过多久,真老师出来辟谣,大家才发现被骗了。这就是典型的缴费类诈骗,骗子潜入班级群,假冒老师,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缴费的急切心理行骗。

这类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却屡屡得手。骗子一般会先潜伏在群里,观察老师的说话风格和作息时间,找准老师上课或忙碌无暇看手机的时机,换上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发布缴费通知 ,还会配上精心制作的收款二维码。为了让骗局更逼真,他们甚至会拉上同伙在群里附和,营造出大家都在积极缴费的假象。

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接到缴费信息,务必先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老师当面核实。学校和老师也要加强班级群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实行实名制,定期清理可疑人员 ,从源头上杜绝骗子混入的可能。

二、助学金诈骗:“天上掉馅饼” 的学费补助

“您好,是[学生姓名]吗?我是教育局工作人员,你符合助学金领取条件,可以领取5000元助学金 。” 这样的电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诱人?但这其实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

不少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或学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学生或家长,以发放助学金、学费补助为诱饵,让学生或家长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有的还会发送一个看似正规的链接,让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一旦信息提交,卡内的钱就可能被转走 。

记住,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有着严格的流程和标准,学校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相关通知,不会通过电话、短信要求你转账、缴纳手续费。如果接到类似电话,直接拨打学校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千万不要被“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冲昏头脑。

三、假冒子女诈骗:“孩子出事” 的紧急求助

正上着班,突然收到孩子发来的消息:“妈,我在学校打球把同学撞伤了,对方家长要求赔偿,老师让我赶紧转5000元过去,不然要处分我 。” 家长们一听孩子出事,心急如焚,根本来不及多想,就赶紧转账。可转完账才发现,孩子根本没这回事,原来是被骗子冒充了。

骗子通过盗取学生的社交账号,获取学生和家长的聊天记录,了解学生的日常情况和家庭信息,然后找准时机,冒充学生向家长求助 。他们会编造各种紧急情况,如受伤、生病、闯祸等,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紧张心理,让家长在慌乱中失去判断能力。

为了避免落入这种骗局,家长们要养成和孩子定期沟通的习惯,了解孩子的在校动态。同时,要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社交账号,设置强密码,不随意在陌生设备上登录,不轻易向他人透露账号密码 。如果收到孩子要求转账的信息,务必通过视频或电话与孩子本人确认,千万不要仅凭文字信息就转账汇款。

四、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虚拟世界的诈骗漩涡

“兄弟,你这游戏账号不错啊,我出高价收,走平台交易,安全有保障 。” 学生小王在游戏世界里玩得正酣,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私信。对方看起来很有诚意,小王心动了。按照对方的指引,小王进入了一个看似正规的游戏交易平台 。注册、上架账号,一切都很顺利。很快,对方就表示已经付款,让小王提现。可当小王提现时,平台却提示账号被冻结,需要缴纳1000元保证金才能解冻 。小王想着反正钱很快就能到账,就交了保证金。可交完之后,平台又以各种理由让他继续交钱,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这类诈骗屡见不鲜。骗子们利用学生对游戏的热爱和对交易流程的不熟悉,在游戏内、社交平台等地方发布虚假的账号、装备交易信息,吸引学生上钩。一旦学生有了交易意向,他们就会诱导学生离开正规的游戏交易平台,前往他们提供的虚假平台进行交易。这些虚假平台的界面往往做得和正规平台十分相似,让学生难以辨别真伪。在交易过程中,骗子会以各种借口,如账号冻结、手续费、保证金等,让学生转账汇款。一旦学生转账,他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不仅损失了钱财,还可能失去自己心爱的游戏账号。

同学们,游戏账号和装备交易一定要选择官方认可的正规平台,如网易的藏宝阁、腾讯的wegame交易平台等。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在游戏内或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交易信息,更不要随意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不明来源的交易软件。如果交易过程中遇到需要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不合理要求,一定要果断拒绝,并及时向平台客服或警方求助。

五、网络兼职刷单诈骗:轻松赚钱的甜蜜陷阱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赚钱,日入百元不是梦!” 这样的网络兼职刷单广告,是不是很让人心动?特别是对于一些手头不宽裕,又想赚点零花钱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可这看似美好的“赚钱机会”,背后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诈骗陷阱。

大一学生小李,刚进入大学,就想着利用课余时间赚点钱。一天,他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了一则网络兼职刷单的广告,广告上称每单佣金10-50元不等,多刷多得,而且操作简单,时间自由 。小李心动不已,按照广告上的提示,添加了对方的QQ。对方先是给小李发了一个小额刷单任务,让他购买一件价值20元的商品,承诺完成后会返还本金和5元佣金 。小李半信半疑地完成了任务,没想到没过多久,就真的收到了25元的转账。这一下,小李彻底放下了戒心,开始按照对方的要求,不断刷单。

随着刷单金额越来越大,小李投入的本金也越来越多。有一次,对方给他发了一个价值1000元的刷单任务,承诺佣金高达200元 。小李想着能赚一笔大钱,就毫不犹豫地转账了。可这一次,他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收到本金和佣金,而是收到了一条消息,称他的刷单任务出现了错误,需要再刷一单才能解冻资金。小李慌了神,为了拿回自己的本金,他只好又按照对方的要求,继续转账刷单。可对方却以各种理由,让他不断转账,小李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可此时他已经投入了5000多元,这些钱都是他从生活费里省下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找同学借的。

网络兼职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骗子们正是利用了学生们渴望赚钱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心理,先用小额返利让学生们尝到甜头,获取信任,然后再逐步诱导学生进行大额刷单,最后以各种借口拒绝返款,让学生们血本无归。

同学们,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兼职刷单信息,不要被所谓的高额佣金所迷惑。如果真的想找兼职,可以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中心、正规的招聘网站或者熟人介绍,选择合法、靠谱的兼职工作。

六、网络贷款诈骗:“轻松贷款” 的债务噩梦

“同学,你是不是手头紧?我们这里有低息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额度最高可达5万元 。” 刚上大学的小赵,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了这样一则网络贷款广告。小赵正为生活费不够而发愁,看到这则广告,心里动了一下。他想着先贷点钱,解解燃眉之急,等下个月生活费到了再还上。于是,他按照广告上的提示,添加了对方的微信。

对方先是询问了小赵的个人信息和贷款需求,然后发给他一个链接,让他下载一个名为“极速贷”的APP。小赵下载安装后,按照APP上的提示,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信息。没过多久,对方就告诉他,贷款申请已经通过,但是需要先缴纳1000元的手续费,才能放款。小赵有些犹豫,但对方信誓旦旦地保证,手续费会在放款时一并返还,还发给他一些其他用户成功贷款的截图。小赵信以为真,便向对方转账了1000元。

可转账之后,小赵并没有收到贷款,再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APP 也无法登录。小赵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后悔不已,可钱已经打了水漂。

网络贷款诈骗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骗子们利用学生们社会经验不足、消费需求旺盛等特点,以“低息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上钩,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如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让学生转账汇款。有些骗子还会诱导学生在多个网贷平台贷款,以贷养贷,让学生陷入高额债务的深渊。

同学们,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如银行、正规的网贷平台等。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贷款广告,更不要随意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如果有贷款需求,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贷款的相关政策和流程,避免陷入诈骗陷阱。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费用,不要盲目攀比、过度消费。

七、机票、车票退改签诈骗:出行路上的诈骗暗箭

开学季,不少同学选择乘坐飞机、火车前往学校。可这时候,骗子也在暗处盯上了你,机票、车票退改签诈骗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之一。

大学生小刘,在开学前预订了一张机票。就在他准备出发的前一天,突然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地说出了小刘的姓名、航班信息,称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需要小刘办理改签手续,并可以给予200元的赔偿。小刘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提示,点击了一条短信链接,下载了一个“航空公司官方 APP”。在APP上,小刘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随后又收到了一条验证码短信,对方称需要输入验证码才能完成改签和赔偿流程。小刘没有多想,就把验证码告诉了对方。可没过多久,小刘就收到了银行的扣款短信,他的银行卡里被转走了5000元。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的购票信息,在出行前以航班延误、取消,列车晚点、停运等理由,冒充航空公司、铁路客服人员,主动联系学生。他们利用学生对行程变动的担忧和对客服的信任,诱导学生点击链接、下载假APP,获取学生的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从而盗刷学生的资金。

同学们,当你接到机票、车票退改签通知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首先,通过航空公司、铁路部门的官方客服电话、官方网站、官方APP等正规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短信中的退改签信息,更不要随意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不明来源的APP。验证码是保护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千万不要轻易告诉他人。

八、冒充公检法诈骗:“涉案” 恐慌下的转账骗局

“您好,是 [XX学生] 吗?我是公安局的王警官,你涉嫌一起洗钱案件,现在需要你配合调查。” 正在宿舍休息的大学生小张,突然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对方准确地说出了小张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学校信息,还说案件非常严重,如果不配合,将会面临牢狱之灾。小张被吓得不轻,连忙表示自己一定会配合。

随后,对方通过QQ给小张发送了一份“逮捕令”,上面赫然印着小张的照片和个人信息,看起来十分逼真。接着,对方又告诉小张,为了证明他的清白,需要将他名下的所有资金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进行核查,核查结束后会立即返还。小张在对方的步步紧逼下,失去了判断能力,按照对方的要求,将自己银行卡里的8000元生活费全部转到了所谓的“安全账户”。

等小张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时,再联系对方,发现电话已经打不通,QQ也被拉黑了。小张懊悔不已,赶紧报了警。

这类诈骗手段,骗子通常会利用学生对法律的敬畏和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冒充警察、检察官、法官等公检法人员,以学生涉嫌违法犯罪为由,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联系。他们会编造各种理由,如银行卡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非法集资等,让学生陷入恐慌之中。为了增强可信度,骗子还会发送伪造的“逮捕令”“通缉令”“警官证”等文件,甚至会通过视频通话,让学生看到他们穿着“警服”的样子。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骗子就会以配合调查、资金清查等为由,要求学生将资金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

同学们,公检法机关办案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调查、办案,更不会要求你将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要求你转账汇款,一定是诈骗。你可以直接挂断电话,然后拨打110报警,或者向学校保卫处求助。

九、支付宝备用金诈骗:熟悉工具中的诈骗新招

刚上大学的小陈,某天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小陈之前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要给他退款。小陈想着确实有过网购,便信以为真。在对方的指引下,小陈打开了支付宝备用金,发现里面多了500元。客服称这是退款,由于操作失误多转了,让小陈把多余的钱转到指定账户。小陈对支付宝备用金不太了解,以为真的是退款,就按照对方要求转了300元。可转完账后,客服又以各种理由让他继续转账,小陈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支付宝备用金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小额短期借款产品,为用户提供小额应急资金,额度一般为500元,取用期限7天。骗子正是利用学生对这一功能的不熟悉,打着退款、理赔的幌子,让学生误以为备用金里的钱是对方转来的,从而诱导学生将备用金转出到指定账户。

同学们,一定要熟悉支付宝备用金的规则,备用金是你自己可借用的额度,不是别人转给你的钱。如果接到自称客服,以各种理由让你操作备用金并转账的电话,一定是诈骗。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话术,更不要随意转账汇款。

开学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但只要我们牢记以下防骗要点,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1.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无论是短信、邮件还是社交软件中收到的链接,只要来源不明,一律不要点击。这些链接可能隐藏着恶意软件,会窃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者将你引导至虚假网站,实施诈骗。

2.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二维码背后可能暗藏玄机,随意扫描可能导致手机中毒、个人信息泄露,甚至直接造成财产损失。在扫描二维码前,一定要确认其来源可靠,是正规商家、机构提供的。

3.不向陌生账号转账: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你转账,只要是陌生账号,坚决拒绝。在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对方确认。

4.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是你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绝不能随意透露给他人。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时,要选择正规、安全的平台,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或 APP 上留下个人信息。

5.及时与校方或家长沟通核实:如果接到涉及学校事务、孩子情况的电话或信息,不确定真假时,第一时间与校方或家长联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要仅凭对方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

希望大家能将这些防骗要点牢记心中,也欢迎大家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家长,让更多人了解开学季的诈骗套路,提高防范意识,一起守护好我们的财产安全 !

咨询/投稿/交流群/转载开白

请扫码添加微信

▼点击关注 加“星标”▼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原标题:《@学生家长,开学季防骗指南:识破九大诈骗套路,守护你的钱包》

网址:@学生家长,开学季防骗指南:识破九大诈骗套路,守护你的钱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1587

相关内容

15例大学生受骗案例让你认清骗局(附防诈骗指南)
反诈防骗|大学生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开学季“杀生”型诈骗来袭
开学季,请收下这份防诈骗攻略
大学生必知:防范诈骗,守护双十一购物安全
青岛联通“银龄守护盾” :助老年人识破诈骗套路、玩转智能生活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守护“电子钱包”安全
网络诈骗是如何“套路”你的?
防范网络诈骗 | 诈骗套路多,防范妙招请收好!
入学不入坑,大学生防诈骗攻略请查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