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与进展.pdf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环境塑造生活哲学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哲学与日常生活#
2012年 1月 学习论坛 Jan.2012 第28卷 第 1期 TR玎H7NE oF ST 【刀DY Vo1.28 No.1 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与进展 唐魁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在 “回归马克思”的过程中,-9对 “生产哲学”的研究一样,人们也开始关注 “生活哲学”领域的问题。 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所进行的生活哲学研究还 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学术生长点。十余 年来,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活观”、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与日常生活世界 理论的关系,以及 “生活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方面。对已往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 价,将有助于研究向“学理性”和 “现实性”的双向度深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生活观;日常生活世界;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2)01—0056—05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 思主义的 “生活哲学”和 “生活观”概念,但是 ,却在对马 的延伸以及从 “生产之镜”向 “生活之场”的社会转型, 克思的社会本体论思想进行阐述和解释时明确了 “人是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探讨生活哲学问题。曾几何时,在马 社会的主体”、“社会生产是为了人的社会生活”的观点 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下吸引了许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的生活哲学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将马克思与 并使 “生活”这一 日常话语 日益凸显出来,且成为本体 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卢卡奇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思想 论、认识论和社会哲学的研究范式。与此相应,马克思 作了对照,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 “生活观”。他 主义的生活哲学研究也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的思想是相互关 的新学术生长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从 1998年到 联的,既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和理解社会 2009年年底,国内先后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相 历史的方法论基础。他还强调指出:“不能只谈社会生 关专著 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上述成果主要 产而不谈社会生活或以强调社会生产来淹没社会生活, 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活观”、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与 而应该在相关统一的 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里 给‘予应 日常生活世界理论的关系和生活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中 有的重视 ’。”…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 国化等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和规范这方面的研究,有 难能可贵的。 必要对其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 从本体论和社会哲学的高度上明确马克思主义 “生 一 、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 “生活观” 活观”价值的学者,当推南开大学王南浞教授。他甚至 如果我们把本文所设定的上限年代——1998年当 将 《社会哲学》一书的副标题定名为:“现代实践哲学视 成综述起点的话 ,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将武汉大学哲学 野中的社会生活。” 不仅如此,他还把 “社会生活的描 系刘远传撰写于 1998年并在次年出版的博士论文 《社 述”本身就视为社会存在论或社会本体论的 “替代物”, 会本体论》一书作为叙述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以及 “生 并且,他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前提下深入探讨 了社会 活观”的开始。在本书中,他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马克 生活的描述对于 日常生活的意义 ,以及可能的语言表达 【收稿日期]2011—09—2O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社会范畴重释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研究”(10ASH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魁玉(196
网址: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与进展.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4819
相关内容
马克思生活哲学研究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生活
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doc
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pdf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