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飞南 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姚林瑛 舟山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人患上抑郁症。虽然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支持,许多人的抑郁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但抑郁症的复发率较高,所以在康复期间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认识抑郁症及其康复阶段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情绪压抑、兴趣丧失、能量下降、自我价值感降低、思维迟缓,部分患者会出现妄想、幻想等症状,还有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如睡不着、睡眠浅。
——抑郁症康复期护理重要性
康复阶段是患者从急性症状中逐渐恢复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疾病完全消失。康复期的目标是帮助患者重建生活功能,同时减少复发风险。在康复期,患者需要继续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且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抑郁症康复期护理不仅包括医疗干预,还涉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家庭的支持。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增强自我效能感,逐渐恢复到正常社交生活。
——康复期预防抑郁症复发的10个日常习惯
1.规律作息
失眠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增强活力,提高睡眠质量非常重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播放轻音乐放松精神。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调节体内的生物钟。
2.健康饮食
在饮食护理方面,均衡饮食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尽量提供患者喜欢的蔬菜、水果等。在患者自我价值感较低的情况下,家属陪伴患者用餐,让患者在帮助他人获取食物的过程中提高自我价值感。对拒绝进食的患者,辅助静脉补充营养。适当摄入糖分,如糖果、蛋糕等保持心情愉悦,增加进食。
3.定期运动
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情绪提升剂。即使是轻度至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散步或瑜伽,也能显著改善心情并减轻压力。白天适当的运动也能够加速入睡,提高睡眠质量。鼓励抑郁症患者参加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或者只是简单地到小区楼下,或者安静人少的公园散步,走出家门就是成功的一步。
4.社交互动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联系,引导患者主动倾诉自己的想法和真实感受,并且对患者的经历表示理解和赞同,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在与患者保持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用轻柔的语气和亲切的动作表达关心,释放爱意。有时候患者不想出门或与人交流,亲朋好友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患者进行交流。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稳定情绪
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但是对社交活动仍然存在抵触情绪,害怕来自外界的歧视,加重厌世悲观心理。家属要给予患者正向心理暗示,陪同患者制定生活目标,参与社交活动。与患者一同阅读心理读物,学习相关知识。多倾听、多鼓励患者表达,帮助患者排解情绪,稳定状态。
6.设定实际目标
小目标,大成就。对每件事情都制订一个自己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都会带来成就感,这对自信心的恢复非常有帮助。哪怕只是多吃几口饭,多睡几分钟,都是进步的表现。记住要逐步前进,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
7.持续治疗
抑郁症康复时间因为个人差异有所不同,即便感觉好转,也不要自行停止任何药物治疗或心理咨询。在坚持服药巩固治疗效果的同时,遵循医生或治疗师的建议,持续接受治疗和心理评估。
8.避免酒精和毒品
俗话说醉酒消愁愁更愁。虽然酒精可以让人短暂忘记现实,掩盖负面情绪,但从长远来看会加重抑郁症状,并干扰治疗效果。毒品更是会带来可怕的问题,陷入幻觉,痛苦不堪。为了自己和家庭的幸福,请坚定向酒精和毒品说不!
9.记录心情变化
通过写日记或其他形式记录每日的心情变化,留心生活中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情,并且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再次回忆,加倍快乐。在对一段时间心情变化分析总结的过程中识别早期的复发迹象,并及时寻求帮助。轻微的反复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度焦虑。
10.寻求专业帮助
当感到既往的症状重新出现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要自己钻牛角尖,胡思乱想。更不要犹豫害怕病情评估加重。专业的心理医生会给予正确的建议,采取一系列心理疏导方式,减轻痛苦。不要犹豫,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就当找一个朋友说说话,聊聊天。
抑郁症的康复之路充满挑战,但通过坚持上述10个护理建议,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的风险,享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抑郁症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独一无二之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法。记住,康复是一个过程,耐心和坚持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