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生心理健康 快手种太阳计划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
《运动心理学与健康生活》-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科学关系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心理学#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澈)眼下正值大一、研一新生开学季,在开启新征程的同时,如何调试心理,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如果发现身边的同学有负向心理情绪,如何帮助他们?9月17日,快手种太阳计划联合央视网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邀请精神科医生、心理学专家、高年级的学生开展直播访谈,拆解新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分享适应策略,帮助更多新生找到“向阳而生”的力量。
很多新生在进入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后,会面临生活节奏、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多重挑战。访谈中,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周子力结合自身经历坦言,从高中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每一次环境转换都伴随着“落差感”和自我怀疑。“以前成绩优秀,进入新环境后变成中等,那种挫败感是很真实的。”他建议同学们正视这种情绪,善用身边资源,逐步建立对新生活的掌控感。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马弘从临床角度指出,适应期的焦虑是正常的,可以通过运动、冥想、做喜欢的事等进行调节,但若持焦虑症状续超过两三周,且明显影响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她建议主动寻求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或专业医院的帮助。
她还补充说,遇到突发事件时,如家里有变故、突然换导师等,大家要特别关注此时心理状态的变化。
针对一些新生可能存在的思乡的心理体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特聘研究员赵楠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指出,这些体验往往源于对陌生环境“掌控感”的缺失。他建议新生通过熟悉校园环境,积极建立社交网络,尽快投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社团活动、学习等,来逐步增强对生活的自主感。
如果发现身边的同学有负向情绪,该如何帮助他们?周子力结合自身的经历分享说,做好倾听,并给予一些支持,同时不要急于解决问题,可以把自己了解的心理援助资源推荐给他,帮助他完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
马弘医生补充提醒说,如果发现身边同学有一些异常、有一些困惑,如有同学向你诉说“我觉得咱们班里同学对我很不好,甚至可能要害我”,我们不能回应“不可能,没有人会害你的”,这种否定会阻断和他与你继续交流。专科医生会说“你把你的感觉说一下,描述一下”,即在交流时不要否定和顶撞。
赵楠认为,首先是要冷静、不带评判地观察一下,看他是否有这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同学们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学或者精神医学的工作者,并不直接具备帮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可以做到的是做一个好同学、好朋友、好室友,可以恰如其分地给他关心和支持,如可以一起去做感兴趣的活动和运动等。
“很多时候这种陪伴、支持、共情就已经能够解决他的大部分问题。”赵楠说,如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的困惑和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甚至观察到一些风险行为的迹象,可以及时向辅导员或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部门的老师反映。
赵楠还特别提醒,每个高校都有心理服务支持,同学们有需要时要善于使用。他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既有微信公众号,也有APP,在校园网站也能搜索到,里面有心理危机干预的热线电话,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24小时的心理服务。
原标题:关注新生心理健康 快手种太阳计划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关注新生心理健康 快手种太阳计划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8826
相关内容
人民健康“五进”关爱服务计划再次走进中国石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西院区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室内设计成交公告
自然心理疗法 创造健康福祉 ——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向阳教授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学院心理班会火热进行中
《2023绿色健康烹饪白皮书》正式发布,方太携手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号召健康烹饪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来校交流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数学学院举办“走进心灵”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
积极调整心态 维护心理健康——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