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今年“五一”干点啥?这份千挑万选的5天家务劳动计划,正好做起来︱五一特辑
做好职业规划:五年、十年规划,为未来铺路。 #生活常识# #职场技巧# #职业发展路径#
作者 | 李向、范君玉、曾美婷(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
编辑 | 陈薇
一场疫情打乱了教育的节奏,终于在前几天,全国大多数中小学完成了复课工作。谁能想到,刚刚复课几日,就要迎来2020年“五一”长假了呢,是不是很期待?随着劳动教育不断被重视,学生的劳动素养也需要不断提升,怎么做呢?比如小小的家务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我责任感,对家长来说,更是进行教育良好的契机。
之前,星宝推出了一份劳动指引 《@各年级学生,这份“劳动指引”上的本领都得会》 ,专门为1-22岁孩子量身订制。那么在五一节前夕,星宝继续奉上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李向、范君玉、曾美婷三位老师的家务劳动案例,这是一份更加具化又实操的5天劳动计划,赶快打开吧!
5天劳动计划做起来
文 / 李向
计划一:牛奶加鸡蛋——营养早餐我做主
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一顿营养的早餐,犹如雪中送炭,一下子带给我们身体精力、活力和健康。将早餐的自主权交给孩子,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落实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牛奶加鸡蛋制作方法
看吧,这么简单的早餐,还是网红专家张文宏力荐,还犹豫什么呢?除此之外,还有以下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却非常简单的早餐推荐哦!
花式早餐
所以我们五一期间的第一项尝试,不妨让孩子自己准备一份营养早餐,也许孩子的表现会让每天为做早餐发愁的家长们感到吃惊哦!
宝典一:每一天的早晨不妨让孩子来设计,同时还可以围绕早餐做一些食育课程与项目化学习,对不同年段的孩子的营养成分、配比要求、数量适度等做成一个营养早餐单,相信会从中品尝美食的同时能赢得科学探究、营养搭配、数学知识、审美要求等素养。
计划二:暖暖便利贴——整理房间有章法
让孩子能自己整理房间,是每个妈妈的梦想。大部分孩子在家里习惯把东西到处乱丢乱放,弄得房间里总是乱七八糟。家长看着就心烦意乱,孩子又不肯动手整理,只能自己跟在孩子屁股后边收拾。整理房间,看似一件小事。但聪明的家长知道需要从小就培养孩子整理的意识,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下面两位小朋友是如何整理自己的房间的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相信大家的心情跟我第一次见到他们房间时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是,看完了就发现,原来这样整齐有条理的收纳,真的不是可望不可及,只要肯行动,即可就拥有!
宝典二:拓展阅读《断舍离》,拓展课程“你需要扔掉的100件物品”,可从财商的角度、从小当家持家的角度拓展孩子的劳动内容与学习维度,养成简练舍取的思维方式、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计划三:琪琪小课堂——收纳衣物有一手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有叠衣服的烦恼,尤其是到了换季时候,面对山一样的衣物,难免抓狂。其实,叠衣服的小窍门儿还真不少呢! 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吧?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还不快试试?
收拾衣物
宝典三:送你收纳物品五部曲
(1)固定收纳位置
固定收纳位置=就近原则+同类物品放在一起+贴标签,按照分类把物品放在相应的固定收纳位置,这样能更方便找到和放回物品。
(2)固定物品量
固定物品数量=80%常用物品使用量+20%备用物品使用量+定期清理丢弃,物品太多就会增加收纳的难度,如果你入手了新欢,就得放弃排名在最后的东西。
(3)收纳尽量靠近墙壁
收纳空间若比墙壁突出,则会给人压迫感。选择利用墙壁收纳或悬置壁柜,不需占用太多室内空间,视觉效果更佳。
(4)统一容器,有藏有露
把80%的物品藏起来,只露出20%可以用来展示的物品,主次分明。
(5)物品立着放,不要叠着放
立着放节省空间,拿取时可以迅速找到,也不会弄乱其他东西。
计划四:欣欣向阳生——植物养护我能行
相信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植物角,为环境增添一抹绿色,也为家庭增添一份生机。对于孩子来说,种植一株绿植,意味着担起一份责任。松土,浇水,配制营养液……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倾注孩子的耐心与爱心。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羲羲同学是如何调配营养液的。
调配营养液
看,营养液的调配其实非常简单,但是这简单的过程中,需要孩子们的一份专注。在教室中我也布置了一些绿植,但是这个绿植可能比较特殊,是青菜和茴香。对于孩子们来说,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种植本身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能有机会感悟到生命的过程——那才是一份最原始、最宝贵的财富。
宝典四:相信每个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有绿植,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比例的绿化带,那么如何利用身边的绿植资源来一场集合生命、种植、科学等的课程,让孩子成长的路上学会生命关怀、责任担当,不妨开启一份种植课程吧。
计划五:公益我最行——争做小小公益家
传统的概念中做公益,尤其是孩子们做公益、做好事,无非是捡捡垃圾,擦擦桌子,这样简单的公益,孩子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怎样才是做公益正确的打开方式呢?
宝典五:公益不一定是远赴边疆的大爱,也不是需要一掷千金的厚资。不妨开展一些微公益劳动:
(1)1+1+N伙伴式公益。社区里的“1+1+N”的独居老人生活照料。两位志愿者同时帮扶一位寡居老人,根据实际确定N项公益服务;大中小学生学段间的“1+1+N”的朋辈式助力生长服务。
(2)零起点随手式公益。化整为零的思维。班级的门窗随手关一关、家里垃圾随手一分,看见小广告随手一撕,公交车上看见老人随手一让,地上垃圾随手一捡,水龙头随手一关,遇到问路随手一指……随手助人,随手志愿,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
(3)自岗位分享式公益。利用小假期、实验期的理念,如开展“携手老年人一起走进智能时代,小学生也能让社会更美好”就是自创岗位。
(4)公益星期六4S模式。由 Society(社团)、 Saturday(星期六)、 Smile(微笑)、 Service(服务),用公益社团代表的激情创意中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推动”的社会氛围。
在疫情期间,孩子们虽然不能经常外出,但是可以参加许多的线上公益,比如支付宝植树、爱心农场等。也可以绘制一些关于预防新冠肺炎的小册子,为全人类的这场疫情战助力!那这个五一,咱们云上做公益!
其实,劳动是一种技能,劳动是一种乐趣,劳动更是一种品质。从小做劳动,从小立素养。相信劳动素养一定会在每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心中扎根。
十八般劳动技能学起来
文 / 范君玉
其实每个家长、每位老师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学会劳动、爱上劳动,善于劳动,可是苦于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大家分享几个策略:
1.一生二,寻找技能的迁移方式
比如,今年五一给孩子们布置的劳动课程——在换季中做一个收纳小达人,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一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学校推出的云课程:学会收纳,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分类、整理、收纳的步骤、以及需要采用的工具;
二是给孩子指导自己的专属领地:房间的整理与收纳;那么这种方式做了后需要跟孩子一起总结策略、复盘得失,并把自己完善后的流程图画出来,整理出收纳技能的方式。
三采用这种方式整理书房、或者父母、爷爷奶奶的房间加以巩固,再复盘完善已经形成的流程图和策略图。
四是做一次分享,在朋友圈晾晒,或与家人、或者直播、或者与班级,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2.二生三,构成技能的相似模块
同类劳动方式的相似模块。这样的收纳技能是不是可以迁移到班级桌肚的收纳、书包的收纳、以及班级公共空间的收纳、以及学校特色场馆用品与布设的收纳。然后对学校、对班级的收纳给出建议。
3.三生万物,建立技能的光合效应
那就是真正形成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光合效应。当我们同样要对学校农场的改造、使用进行设计方案并付之于实施的时候、当学校准备进行一项房车图书馆的改造的时候,孩子也会用开启问题箱——查找资源袋——设计方法图——合作实践道——复盘整理框——成果发布会的方式来展开自己劳动技能的发展。
儿童的成长是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升、促进的过程。儿童参与劳动,get十八般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期待每一个儿童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多维度劳动评价梯用起来
文 / 曾美婷
对于班主任而言,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教育智慧,并通过劳动实践、劳动技能比拼、劳动好习惯打卡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劳动,乐于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
1.小菜单描述性互评
在一二年级,学校通过记录“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课程单的形式让学生写写画画自己的劳动过程、谈谈自己的劳动心得,主要内容包括:今天我做了什么,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我该如何进一步改进,胜任这项家务我有哪些小妙招等,从学生那里得到最真实的获得性评价。用课程评价单,描述式亲子式、伙伴互评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中可学习东西更具体、更形象。
“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课程单
2.小播客正向性双评
三到六年级除了微视频和照片方式以外,教师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美食日记”,收集自己的“美食作品”,制作自己的“美食小报”等,还可以采用PPT、美篇等新媒体方式发布成果。
一个班级的作品还可以收集成册,变成本班的“厨房小当家美食秘籍”“厨房小当家美食菜谱”。每学期,可以举行一次厨艺争霸赛,并为优胜者开设表彰大会。一次“超级厨艺家庭”评选,为家庭颁发颁发相应奖状与奖杯。
学生通过一些列劳动时间项目的分享,公开劳动成果,获得了大量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从劳动素养正面评价开始。伙伴们的正向评价往往能激励学生走得更远。由此,学生的劳动热情得到了激励,劳动素养也会明显提高。
3.小时光延迟性赋评
儿童的劳动素养评价中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模块来产生,因此评价也会延迟,但是会给予引领性、赋能式的评价!发挥家长的积极引导作用,共同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形成家校教育一致合力,才能让劳动教育更有生命力。
所以家长要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美好亲子时光,引导孩子学会劳动,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看到孩子的感恩,给予孩子更多的思考和成长,拥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那么,引导家庭评价也是整个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在课程进行中,家长可以记录孩子的日常表现,保存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的过程性资料和成果性资料,并填写寄语性家长评价。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客观判断,并在与学生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写出下一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此外,作为班级劳动课程评价小组的家委会成员,每月都要随机查看其他学生的课程单,并对所查看学生的课程单进行评价,一方面,评判学生各项能力的具体情况和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加强横向之间的评价,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收集整理学生的劳动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新的学习资源。
对劳动课程的评价,几乎决定了课程的实施质量。我们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不仅要从项目本身(包括研究过程、资料的搜集、成果展示)来展开,同时也要从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劳动成果)来考察,但学校并不应该只追求完美的“假劳动表象”,更应该引导师生共同评价以促学生真正发展。
孩子们的童年时代,应该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给予孩子“教”和“育”的练习场,把劳动活当作一种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的课程去对待,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附: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家务劳动指南》
这份《家务劳动指南》中,既有比较清楚的普适性的清单建议,又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制定劳动清单,让孩子从内心自觉认同并开启劳动的时光、形成劳动的技能、养成劳动的习惯。
本文为星教师原创整编,感谢李向、范君玉、曾美婷三位老师分享的案例和做法。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者介绍
李向,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班主任,曾获江苏省班主任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范君玉,武进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曾获得全国“生本教育”课堂大赛二等奖。
曾美婷,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成长发展部副主任,常州市骨干班主任。
注: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将刊发在《劳动教育评论》,作者,庄惠芬
活动预告
由常州市教育局、武进区教育局、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共同发起“小学劳动教育专题论坛”直播活动即将上线,欢迎老师、家长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主题:劳动是儿童抵达未来的通行证
直播时间: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18:00-21:30
网址:嘿!今年“五一”干点啥?这份千挑万选的5天家务劳动计划,正好做起来︱五一特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9858
相关内容
推荐我做一天家务的小计划(精选5篇)五一节致敬劳动者!描写劳动的好词/好句/好段集锦
五一计划
工会庆五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7篇)
五一做家务的感悟作文(精选28篇)
五一劳动节策划方案(15篇)
五年级家务劳动与自理能力提升计划.docx
同学们寒假干点啥?这些学校的劳动清单来啦
年轻人翻出10年前旧衣服,竟省下好几千!老板:一天至少要做四五件
创意“五一”假期劳动清单来啦!老师家长快带孩子一起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