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归于平静 处处似净土

发布时间:2025-09-25 04:43

适度独处:享受独处时间也有助于内心平静 #生活技巧# #心理健康建议# #幸福生活技巧#

内心归于平静 处处似净土

        

  导语:佛陀说:“真正的平静不在心外,而在心内。”当眼、耳、鼻、舌、身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相关联时,内心不过分的执著,正念就会不间断的生起,从而使内心归于平稳的状态。

  沙塔卡亚比丘的前世是狮子。据说狮子猎到食物后,会休息好几天。沙塔卡亚比丘的举止与狮子十分相似,很少移动,如果移动的话,也非常缓慢,但步伐稳健,而且他总是内心宁静、沉着。其他比丘认为他的举止十分怪异,就向佛陀报告,佛陀听完他们的描叙后,说:“比丘们!比丘应该内心宁静沉着,比丘的举止应该如沙塔卡亚比丘。”

  内心的平静是一种锤炼后的提升,在经历种种考验之后,内心中的起起落落会终归回落至水平线般的平衡点。这是不容易的,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平静、祥和的内心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自我修心的方法,而去向外追寻一份宁静。我们惯用的方式,就是用物质去买一份清净,逃离都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听听流水和鸟鸣,看看大地的本色等等。这种宁静在当下是可以让内心短暂的归于平稳。但这种相续不会持久,因为我们未经过修炼的内心依然浮躁,遇事、遇人、遇境仍会被牵动。

  佛陀说:“真正的平静不在心外,而在心内。”如果我们可以寻找到让内心能正确的平衡法,这本身就能安定内心。太过于压制内心中的起伏,反而会像水中的葫芦,压下这头翘起另一头。但是放纵心中念头的纷飞,只会让我们无法理智控制情绪。

  最好的方法就是当眼、耳、鼻、舌、身与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相关联时,内心不过分的执著,如实的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当贪、嗔、痴、慢、疑生起时,保持正知、正念,反观并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过分压制、也不要过于放纵。这样均衡持续的练习,正念就会不间断的生起,内心中归于平稳的状态,会在心相续被所修所行锻炼后逐渐归于平静,那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得到内心真正的平静即便外在的环境如何嘈杂,都会感觉净土就在我们周围。平静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每个人的当下一念。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给本文挑错 电话:40069000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址:内心归于平静 处处似净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2597

相关内容

让心灵归于平淡,让心态归于平和,让心情归于平静
人生的归处,是平静
回归内心的平静作文800字
学会独处:2025年,让心灵归于宁静的艺术
回归内心的平静作文(通用39篇)
心理健康:内在平静的关键在于何处?
心若静,处处皆风景: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唯静:心灵的归处,宁静的港湾
静思园:心灵修养的净土
131m²丨回归内心平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