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提升养老含“金”量 打造养老金融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5-09-25 12:34

在保障基本养老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投资增值提高养老质量 #生活知识# #生活指南# #理财建议# #个人养老金#

渝中融媒体中心-重庆渝中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侃)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点强调。

作为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近年来,渝中区聚焦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以金融之力托举“老有颐养”的城市温度。

全区集聚金融机构462家,养老保险机构全市占比达75%,保费收入保持全市第一……这些数字背后,是渝中探索养老金融新路径的底气与实力。

金融机构集聚 构筑养老金融“生态圈”

渝中区金融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实力强劲,全区现有金融机构462家,其中养老保险机构占全市总量的75%。这种高度集聚的金融机构布局,为发展养老金融提供了天然优势。

“智汇发展 幸福银龄”渝中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今年6月,“智汇发展 幸福银龄”渝中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大会聚焦养老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通过金融赋能、智慧碰撞、资源整合等举措,搭建了政企银多方交流合作平台,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上,重庆银行渝中支行与渝中区养老服务业促进会现场签署了1亿元授信合作协议。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智慧养老平台建设、社区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机构升级等领域,为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及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切实解决中小型养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年来,渝中区与国民养老、友邦等两家AAA级保险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区域养老金融生态建设。同时,持续加快构建一站式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增强金融供给适配性,让老年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种系统性的布局思维,使养老金融不再是零散的产品创新,而是成为完整的生态系统。

未来,渝中区将加强社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金融+养老”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在社区设立专门的养老服务窗口,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通过社区讲座、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金融知识,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消费信心。

产品服务创新 满足居民多元化养老需求

产品服务创新是驱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渝中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老年群体及养老产业的特殊需求,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切实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与满意度。

在信贷支持方面,区内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银发安享贷”等专属普惠信贷产品,精准对接养老机构融资需求,有效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保险机构则深度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例如泰康人寿重庆分公司作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首批试点单位,推出多款产品,以灵活交费、多元投资组合及稳健收益等特点,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储备需求。

与此同时,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中邮保险重庆分公司创新打造“健康驿站”项目,在金融网点嵌入健康检测设备,将传统金融服务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开创“财富+健康”双体检服务模式,拓宽了银发金融的服务边界。

展望未来,渝中区将持续推动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的完善与创新。一方面,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开发覆盖医疗、护理、资产传承等需求的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重点关注低收入老年群体,鼓励推出低门槛、低风险的普惠型养老产品,确保金融服务广泛覆盖,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筑牢养老“防护网” 守护百姓“养老钱”

自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渝中区打非办多措并举,将专项行动与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紧密结合,坚持“防打结合、打早打小”,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太平养老重庆分公司为渝中居民宣传防诈骗知识。

渝中区重点关注以“养老理财”“以房养老”、投资艺术品等为名的涉老项目,全面开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同时,依托楼宇经济特点,通过部门联合检查、网格化治理及有奖举报等措施,构建人人参与、整体防控的格局。

在打击犯罪方面,渝中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格依法处理线索,全面梳理存量案件并深挖风险;强化行刑衔接,对涉嫌犯罪案件坚决移送公安机关。

宣传教育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渝中区通过广播、新媒体发布风险提示200余次,依托金融机构滚动播放宣传信息5000余条,并深入社区、公园等老年人活动场所开展20余场现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5000册,制作发放宣传品近3000件,全面提升老年群体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优化服务场景 构建“金融+生活”适老新生态

今年8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重庆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持续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推动线上线下适老化改造。

泰康养老重庆分公司为渝中居民普及金融养老知识。

适老化金融服务是另一重要领域。近年来,渝中区加速推进养老金融服务场景优化,显著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利性。如:积极推动驻区银行开展多样化适老服务,包括上门办理社保卡、定制化养老财富规划、探索“以房养老”“以租代售”等新型养老模式,全面贴合长者实际需求。同时,依托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建设,渝中区也着力优化外籍人士与老年人的支付体验,推动银发经济与国际消费有机融合。

截至目前,渝中区174个银行网点已全部完成适老化改造,全面提供大字版、语音引导式“掌上金融”服务。平安银行重庆分行自2023年起率先打造支付便利服务港湾示范网点,并于2024年升级推出“颐年门店”,累计开展老年金融沙龙、反诈讲座、智能应用辅导等主题活动百余场,构建起覆盖业务办理、社交互动与知识普及的多维服务场景。

在渝中,养老金融服务正从“有”到“优”,悄然改变着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乐享的,是手机上一目了然的“大字版”金融界面,是银行员工耐心周到的上门服务;他们感受到的,是财富规划带来的安心踏实,是社区沙龙里的欢声笑语与反诈知识的潜移默化。而昔日略显疏离的银行网点,正转身成为他们愿意常来坐坐、学点新知的“生活驿站”。养老金融服务不再只是柜面上的业务办理,更成为一种融入日常、温暖从容的生活陪伴,让“银发生活”更安全、更便捷,也更有温度。

记者手记

从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的“物理优势”到养老金融生态圈的“化学反应”,渝中区正在探索一条金融赋能银发经济的新路径。

养老金融不仅是金融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无论是社区沙龙里的欢声笑语,还是客户经理上门办理社保卡的身影,金融的温度正弥合着科技与年龄的鸿沟,重构着老年人的信任与安全感。渝中区的实践表明,养老金融的核心不仅是“养老”,更是“善老”;不仅是产品,更是场景;不单是生意,更是责任。

两江汇流,奔腾不息。正如这座城市的命运,始终与流动息息相关。渝中区正在用金融的活水,浇灌银发经济的未来,让老年群体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网址:渝中:提升养老含“金”量 打造养老金融新样本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3809

相关内容

新华保险打造高质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引领养老新时代,中信银行“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再升级
养老产业再升级:“金融+养老”成发展新动力
渝中:全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
养老金融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新篇章:读《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写作范文
天津农商银行打造“老字号”养老金融生态圈
发展养老金融 服务养老事业
金融适老服务讲座: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金融解决方案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