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压力与压力管理
医疗机器人承担部分护理工作,减轻医护人员压力。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对医疗的影响#
由于医学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医护人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医护人员的压力现状如何,他们的压力源来自哪里?压力对他们的心身健康有着怎样的不利影响?面对压力,他们又讲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我们参考了国内张铁山等学者于2005年发表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一篇文献《医护人员的压力及压力管理》内容,希望通过此篇文献内容的阅读,大家对上述问题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当然,如果有医护人员阅读到此篇文章,也希望他们能从中获取到想要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更科学有效的进行压力管理。
一、医护人员的压力现状
1.国外医护人员的压力现状
国外Aplleton等心理学研究人员于1998年用一般健康调查表调查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发现52%的被调查者达到了用来分检精神疾患的临界分数点。这个概率也是将近一般人群的两倍。可见医护人员中受压力困扰的人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国外的一项医护人员压力调查显示(2002年),将近一半的被试者压力测评得分显示处于压力状态。同时该调查还显示这个概率是将近普通人群的两倍。
英国医师协会(BMA)在2001年进行的一项普查显示:在23521名受调查的医护人员中,有21%的被试者称自己承受着过重的难以应对的压力,而另外有61%的被试者称虽体验着过大的压力但还可以应对。在同一样本中有55%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冲击达到了不能接受的程度。
2.国内医护人员的压力现状
王玉林等在2001年在对国内综合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应激调查时显示:男性与女性在压力上无显著差异,而医师组在人际关系压力方面比护士组要高,外科组的医护人员的压力平均高于内科组,本科以上组的医护人员的压力水平在人际关系因子上高于低学历组的压力水平。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一户人员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医护人员的压力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事实,。那么医护人员的压力源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结合临床工作的特点和社会环境分析一下。
二、医护人员的压力源
诸多研究文献已经确定3种普遍导致医护人员压力的因素:不确定性,信息缺乏和失去控制。这三个因素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的工作本身、人际关系以及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法律因素。
1.
工作本身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工作本身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压力来源。
首先,医学面对的是生命和健康,风险性大于其他行业,另外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探索的世界,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许多疾病还无法根治或者难以洞悉确切的病因,不确定性是深深植根于医疗服务之中的。
其次,由于疾病发生的过程是生物、心理、社会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医护人员不可能在病人诊疗的短暂过程中全面的了解这些因素,所以每个医护人员通常都是在信息不完全知晓的情况下进行临床决策的,特别是对于急诊病人更是如此。
由于未知太多,信息不完全,但同时面临生死的抉择,医护人员都会有虽然无能为力,但是由于职责所系不得不做点什么的心理感受,这些长期的压力是每个医护人员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由医疗工作的客观性决定的。
2.
人际关系
这是医护人员压力的另一重要来源。
医护人员的诊疗活动是以医疗技术为媒介的对人的服务,这个过程不但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娴熟的人际沟通技能,医生之间的真诚合作,医护之间的融洽配合,上下级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都会直接的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压力水平,特别是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的压力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在疾病中减少焦虑,也能够使医护人员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而紧张的医患关系特别是医疗纠纷的增加必然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加强防御,当医务人员治病救人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病人血压下降,医务人员血压上升;病人心跳缓慢,医护人员心跳加快。由于医疗纠纷的影响,医务人员在诊疗中缩手缩脚,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必然增加了工作的压力。调查研究也显示了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是医护工作的重要压力源。
3.
社会经济和法律因素产生的压力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压力源。
医疗服务供求矛盾和严格的法律环境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以来,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办医,使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由于病人的流向基本上是呈自然状态,在少数大医院供求矛盾仍比较突出。尤其是科室之间忙闲不均,有些科室的医护人员的压力特别大,一个医生每天平均接诊60~70个病人,供求矛盾的存在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使其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长此下去必然筋疲力尽。另外,当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之后,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使医护人员有一脚踏在手术室,一脚踏在法院的感觉,在积极谨慎的为病人诊疗的同时还必须为防御性的、为可能的医疗纠纷寻找无过错的证据。旨在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压力,若医务人员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把自己卷入无休止的医疗纠纷之中。
除了以上几点主要的压力源,医护人员个人的生活事件、家庭与事业之间的角色冲突也可能成为压力的来源,但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社会法律环境是医护人员这个特殊群体的3个主要的压力源。
三、压力的表现及影响
压力不总是坏事,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人们进步和改善工作业绩,激励人们突破个人极限创造佳绩,只有过度的、无法应对的压力才是有害的。过度的压力通常会引起身体、精神、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工作绩效。
在工作中压力的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协调感降低、易怒、攻击性增强或者抑郁、抱怨增多、工作效率下降、容易犯错误、拒绝变革等。当慢性的压力持久的存在而得不到缓解,最终将会使医护人员身心疲惫,出现工作倦怠(jobburnout)的现象。
首先,医护人员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主力军,他们的身体是否健康,这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过大的压力首先是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压力与很多身心疾病相关,特别是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与压力的相关性更大。如不确定性、冲突、缺乏控制和缺乏信息等心理因素被认为是最具压力的刺激源,他们强有力的激活HPA(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心,从而引起神经-免疫-内分泌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机体的正常压力反应机制长期被激活就会造成机体的损害。医护人员经历着高于一般人群的压力,所以医护人员也是动脉硬化、高血压、精神抑郁症的高危群体。这些疾病的发生削弱了医护人员的战斗力,同时使很多医护人员在应对压力的时候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如借酒浇愁等,这更加速了压力对身体的损害。不正当的发泄压力恶化了人际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压力水平,因此如果没有有效的压力管理,压力就像一个梦魇始终缠着人们,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其次,医护人员的压力水平与工作绩效相关。
在医疗服务中,不但需要医学的技术,而且要有耐心、热心和同情心。医护人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下可能导致工作倦怠,以致情绪衰竭,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热情降低,对患者的关心不够,由于压力引起的身心症状增加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犯错误的几率,同时也为医患纠纷种下隐患。哈佛医疗服务研究发现,在3.7%的病历中报告了不经意的伤害造成了患者可见的功能损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医疗差错被医护人员归结为:压力太大,睡眠过少,工作负担过重。Jenny等1997年做的一项调查也发现,50%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造成了低水平的护理,42%的被调查者认为易怒或者生气对医护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压力对医疗质量的影响是一个循环的作用
四、医护人员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是针对压力源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之所以说是管理而不是减压,是因为压力不总是坏事情,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是协调好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把压力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压力管理是现代社会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对于处在高压之下的医护人员更要增加这方面的培训,以适应医疗行业的快速变化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医疗质量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学会适当的缓解压力,进行自我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这对于医护人员本身和患者都是有益的。我们集中提出几点压力管理的策略和建议,旨在帮助医护人员学会如何应对自己面临的压力,身心健康的去为患者服务。
1
压力管理的前提是认识压力源
在很多慢性的压力下,压力源并不是很明显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的事情成为我们的压力源。人作为一种感性动物,情感是我们最一般意义上的压力源,而且是我们容易忽视的,所以压力管理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情感能力,这些情感能力包括:有能力觉知情感以便在经受压力的时候能觉察压力(必须强调人们长期经历的是一种不自觉的压力或者刺激,压力导致的个人伤害是最后一根稻草的效应);有能力表达情感从而表明我们需要并保持我们的情感界限的完整性(作为一个医生面临着超然与介入的抉择。面对生死,医生既要超然又要介入患者的情感世界,如何在介入之中还保持自己的情感界限是一个医务工作者长期接触患者而不至于冷漠的重要能力);有能力区别与现在情境相关的和代表过去残余的心理反应,我们希望和要求从社会得到应该符合我们目前需求和社会客观发展的条件。如果弄不清过去与现在的区别,我们就会感到无中生有的失落或者失落的威胁;有能力意识那些确实需要得到满足的真实需要,不会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或者赞许而自我压抑。总而言之,压力管理首先要认识自己!
2
改变认知是压力管理的首要策略
解决你认为是半空的水还是半满的水的问题。压力并没有客观的标准,由于每个人应对事情的想法不同也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因此学者又把压力源定义为真实的或感知的趋向于破坏动态平衡的威胁。所以在认清了压力源之后,要么重新评价压力源的性质,要么重新组织你对于压力反映的认知结构,学习换一种方式思考,也许境遇立刻就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些时候来一点阿Q精神也是必要的。如果你背对自己的影子,那么你就面对着太阳。
3
寻求必要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压力管理的根本也就是有意识的调动自我的、全部内在和外在的资源去应对压力。一个人拥有的这些资源越多那么应对压力便越自如。许多研究已经指出了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压力带来的身心伤害。当人们有他人可以去依靠时,就能够更好的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心理学家提醒我们,一定要使自己时刻成为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千万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在工作中学习良好的沟通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一方面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很多无益的压力源,同时又为我们应对其他的压力提供外在资源。家庭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赢得很好的家庭支持也是成功应对压力的一个良策。
4
通过放松、运动和饮食来调节压力
这些方法需要我们求助专业的心理医师或者压力管理专家。放松训练是心灵的保健操,如深呼吸、静坐冥想、听听轻音乐等都可以放松自己,使身体得到缓解和休息。运动也是压力管理的好办法,慢跑、散步、打球都能使身心换一种环境而暂时避开高压环境对身心的刺激,以恢复机体的战斗力。对饮食管理也要关注,一方面是我们可以通过规律的饮食补充机体能量,合理的膳食能有利于缓解压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压力下工作的医护人员要注意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以避免在压力之下,不合理的饮食给心脑血管增加更大的负担。有关放松、运动、饮食这3种方法,每一个受压力困扰的医护人员都要多多的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咨询。
最后,压力是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强对医护人员压力的研究和压力管理的培训不仅是对医护人员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患者的健康负责。这不仅因为有效的压力管理能促进医护人员健康、高效的工作,而且因为懂得压力管理的医护人员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处理疾病中的压力,提高医护质量。
文章内容摘自文献《医护人员的压力及压力管理》
网址:医护人员的压力与压力管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4578
相关内容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压力山大」,医务人员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压力山大”,医务人员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医务人员情绪压力管理
护理人员压力情绪与压力情绪自我管理与护士的人际沟通培训模板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完整PPT.ppt
医务人员压力管理ppt课件.ppt
医疗卫生人员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策略
护理压力与时间管理.pptx
投递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