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光 照亮非凡人生——甘肃文化助残行动托举残障群体的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5-09-27 02:56

盲文阅读的推广有助于提升社会对残障人士的理解和接纳。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盲文阅读教学#

“灯影河声歌盛世”文化助残活动

残障读者在营盘岭战役遗址

“阅享四季”残障读者阅读推广活动

秋分时节的兰山笼罩在如诗烟雨中,9月23日,50位特殊读者在志愿者一对一的陪伴下,完成了一场从书房到天地的阅读之旅。这场由甘肃省图书馆与兰州市图书馆联合开展的“阅享四季”残障读者阅读推广活动,让阅读突破书本的局限,化作拓展生命维度的力量。多年来,这两家文化机构以“小愿大爱·筑梦金城”文化助残品牌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让阅读之光穿透身体障碍,照亮残障人士的心灵世界。他们用书香温暖生命,用文化滋养灵魂,显著提升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幸福指数。

1 文化助残 从“心”开始

初见王奕红,她的优雅和知性令人印象深刻。与人交谈时,不急不躁,温柔淡定。这名曾经从事中医按摩的女性因视网膜色素变性成为一名视障患者,但她以追寻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证明着自己与众不同。

2022年,在兰州市图书馆的公益活动中,她不仅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尊重,也自此打开了一扇“追光之窗”。多年来,王奕红从未因视障而停止努力。她曾获得中国盲协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决赛”,其自创并朗诵的《你是我的眼睛》获得最高分,荣获一等奖。而省内举办的各项诵读和诗词大赛,她几乎都是榜上有名。

业余时间,她在网上的录音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谈及这些带来的变化,她说:“通过各种活动,从家里走出来后,在省图和市图志愿者的帮助下,出行难不再是难题,生活敞亮了,也变得阳光了,除了感恩还是感恩。”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文化助残活动给予她的精神力量和支持。

2 创新服务 传递文化温度

黄河之夜,星光为幕,波光为台。9月,一场名为“灯影河声歌盛世”的文化助残活动在盐场堡码头温情上演。“金城五号”游船上,残障读者与志愿者相伴而坐,在母亲河的怀抱中欣赏着一台特殊的文艺演出。这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兰州市图书馆“小愿大爱·筑梦金城”文化助残品牌的一次生动实践,传递着“走出家门,拥抱社会”的温暖呼唤。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残障朋友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重拾走出家门的勇气。”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此次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甘肃省助残志愿者协会、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兰州市图书馆与兰州文旅集团承办的活动,打破了传统文化服务的边界,将舞台搬到黄河之上,让残障人士在星空下、河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我们常常聚焦于身体的障碍,却忽略了心灵的无界。”兰州市图书馆馆长王红芳的话语中充满人文关怀,“我们的活动让我们看到,艺术如何让不同的生命同样绽放光彩。”这种理念,让图书馆的文化助残工作始终保持着温度的传递。

针对残障读者的阅读特点,图书馆还创新阅读推广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服务策略。定期开展无障碍听书分享,积极创建并精心运营“盲人读者群”,设立无障碍听书分享栏目。当《山海情》《平凡的世界》等优秀文学作品的音频在群内推送时,文化的种子便在听者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3 走出家门 阅读大千世界

9月下旬的营盘岭战役遗址上,50名残障读者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用脚步丈量着这片浸染着革命先烈热血的土地。志愿者讲解员轻声讲述着1949年8月的那场鏖战,那些用生命打开兰州解放大门的英勇故事。残障读者庄重地将手中的鲜花献到塑像前,虽然看不见鲜花的颜色,但他们用指尖轻轻整理花束的动作,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表达内心的敬意。

“作为行动不便者,我很少有机会亲临历史遗址。今天触摸那些革命文物才发现,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验。”视障读者王彤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残障读者的心声。14年来,跟省图和市图越来越熟悉,带来的变化“是意想不到的,朋友圈在不断壮大”。现在的她生活过得非常充实,电影、音乐会脱口秀,体育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她的乐观向上和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就像一个开心的磁场感染着身边的人,而这正是她想过的生活——“拒绝负能量,享受精彩人生!”

省图书馆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阅读不应局限于书本,更应走进生活。对残障读者而言,每一次走出家门的体验,都是对生命厚度的积累。”

这正是“阅享四季”活动的初衷,也是文化助残的深层意义。

4 艺术之光 照亮生命价值

黄河水奔流不息,如同这座城市对友善、包容、平等、共享的执着追求。在这片充满温度的土地上,岳文霞用自己的人生故事诠释着“一切皆有可能”的真谛。从舞台上的歌者到运动场上的冠军,这位先天视力障碍的女性完成了令人惊叹的跨界转型,在甘肃省多届残运会上斩获10多枚金牌。

2003年,甘肃省残疾人歌手大赛的舞台成为了岳文霞人生的转折点。在姐姐的鼓励下,这个看东西必须凑近才能模糊认个大概的姑娘,用优美的嗓音征服了评委,也为自己打开了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

命运的转折再次降临,当甘肃省残联招收运动员时,岳文霞被教练一眼相中练习铅球。从聚光灯下的歌手到训练场上默默挥洒汗水的运动员,这样的角色转换并未让她退缩。“我希望尝试各种生活,来弥补视力上的遗憾。”岳文霞坦言,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她逐渐发掘出自己的运动天赋,用一次次投掷突破自我。

如今,这位跨界成功的女性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位残疾人:“即便人生有黑暗时刻,也总有人为你点亮一盏灯,而你自己,也可以成为那盏灯。”

5 文化助残 提升幸福指数

在非遗体验馆里,文化的温暖光芒静静流淌。泥塑工作台前,残障读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用双手模仿着泥塑的捏制技巧。“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温度就在指尖传递。”一位视障读者的感言,道出了文化助残活动的深层意义。

活动最后的阅读感受交流环节,总是气氛热烈而温馨。读者们踊跃分享当日的所见所感,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生命的韧性与温度。有人说,视障人士的世界是无光的。但对心中有梦的视障人士来说,在生活的“褶皱”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词,用声音追寻“光明”,用心触摸五彩斑斓的世界,就是生活中的光。

甘肃省图书馆和兰州市图书馆通过持续的文化助残活动,不仅丰富了残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以阅读为纽带的文化服务,正在成为提升残障群体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兰州晚报记者 高宏梅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网址:阅读之光 照亮非凡人生——甘肃文化助残行动托举残障群体的精神家园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8973

相关内容

弋阳县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点亮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阅读赶春光,助残再启航”捐书活动正式启动
乐童小将、阳光小屋、希望之芽……这些优秀助残项目用爱照亮残障人士的心
成都锦江区:“六大体系”托举残疾人幸福生活
充实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兰州市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系列活动
充实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甘肃城关区总工会:倾力打造职工精神文化“新家园”
宁德残联:多元自助互助康复模式 为残疾人点亮生活之光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希望小屋”点亮希望之光
有“AI”无碍 前沿科技为残障人士点亮生命之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