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
制定日程表:纸质或电子版,清晰展示一天的活动安排。 #生活常识# #时间管理建议# #时间管理模板#
题文
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 m/s,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A=s1+s22T=0.74m/s.
vB=s3+s22T=0.80m/s.
由于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不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s4+s5+s6)-(s1+s2+s3)9T2
代入数据得a=0.64m/s2.
故答案为:0.74m/s; 0.80m/s; 0.64m/s2
点击查看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s1+s22T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主要考查你对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考点的理解。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
②用v-t图法:即先根据vn=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作v-t图线,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
3、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
4、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n-1)t。
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注意此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才适用)。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x1、x2、x3…,读数时应估读到0.1mm。
8、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
①细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行;
②滑轮和车轮灵活;
③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
网址: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2326
相关内容
如图所示的是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交流电周期为T=0.02s,每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测量得S1=3.01cm,S2=6.51cm,S3=1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得到如图所示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BC=9.17cm,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从A开始每5个点取一次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距离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如图6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4= cm/s.v7= cm/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重锤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0.02s.图2为某同学实验后选取的一条纸带,A、B、C是在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计数点,AB、BC间各
用接在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
电磁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1)如图1是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