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工代赈”助力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
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同时也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工代赈”助力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
2023年08月18日 10:48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啸 龙成
7月下旬以来,京津冀、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简称“基金会”)立即启动洪涝灾害救援响应机制。截至目前,基金会已派出14支救援队伍,建立多个工作站,助力河北涞水、阜平、临城等受灾脱贫地区抗洪救灾,全力开展一线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紧急救援物资援助等行动,并发起重振家园——以工代赈家园清理项目。截至8月11日18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洪涝灾害救援行动已得到中国一汽、安踏集团、联想、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机构及爱心人士的支持,累计认捐资金和物资总额超过1.3亿元。
自汛情发生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迅速开展灾情调研与需求评估,紧急调运物资驰援受灾地区。到8月11日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为灾区发放发电机、挖掘机、装载机、抽水泵、人道救援应急箱、食品、饮用水等多类物资共7.43万余件,发放范围包括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90余个乡镇(街道)530余个村(社区)和45个安置点(学校),共计28.5万余人次。
72岁的河北省阜平县吴王口乡的周峰(化名)老人,在乡里做了40多年村医。他家的房屋在此次洪灾中被冲成危房,一楼的药品和生活用品、粮食等都被洪水损毁。当工作人员把物资交到老人手中时,老人表示:“感谢基金会帮助我恢复正常生活,我也希望能尽我所能,为村里生病的群众出一份力。”
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中学安置点有500多名受灾群众,大多是从千户营乡转移出来的,且老人偏多。脱贫户83岁的张翠青奶奶和52岁的儿子住在安置点,8月8日中午,她在领到基金会工作人员发放的自热米饭后说道:“今天已经是我来安置点的第六天了,在这里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有时候比家里吃得还好,现在就希望灾情能早点过去,重返家园。”
8月9日,针对洪水刚刚过去的河北等地,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社会多家爱心机构、爱心人士,共同发起重振家园——以工代赈家园清理项目,通过补助村民投工投劳以及补贴机械设备租赁费用的方式,支持村庄加快清淤除污,帮助受灾严重的村庄恢复生产生活。目前已确定河北省412个重振家园——以工代赈家园清理项目村,其中脱贫地区有阜平县50个村,涞水县40个村,涞源县50个村,临城县30个村,蔚县20个村,易县40个村,赵家蓬区40个村,涿鹿县20个村。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驻阜平县平石头村第一书记王德涛介绍,受山洪影响,村内道路、护堤损毁严重,村内河道大范围淤积,大量泥沙、石头、树干散布各处,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民宿产业是平石头村脱贫的主导产业,此次汛情致使村内基础设施等严重受损,民宿接待能力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劳动力将短期缺乏收入来源。通过以工代赈项目,村里目前已有十几位脱贫群众投入灾后修缮和重建工作中,这大大缓解了因灾误工村民面临的困境。
目前,项目标准为单个村庄5万元,其中用于租赁设备资金原则上不超过总资金的50%,村民参与家园恢复的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天不超过80元。
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把救灾力量向京津冀、东北等受灾严重地区倾斜,根据灾情深入做好救灾工作,精心组织救灾物资的采购和发放,实施好重振家园——以工代赈家园清理等项目。同时,我们还将尽快启动灾后重建评估工作,支持受灾的脱贫地区尽快展开恢复和重建,防止脱贫人口因灾返贫。”
(责任编辑:景远)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工代赈”助力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2452
相关内容
全国防灾减灾日受灾地区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安排紧急救援救灾资金2000万元用于京津冀受灾群众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
应急管理部:目前各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快速恢复
保障灾后生活有尊严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加快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村超”小城灾后恢复如何
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搬进新房,暖了心房——闽西洪涝受灾乡镇年终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