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变废为宝有妙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常生活趣事11:用剩饭变废为宝,教你几道创意菜式。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琐事趣闻# #饮食趣闻#
《11变废为宝有妙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变废为宝有妙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6页珍藏版)》请在818文库上搜索。
1、11变废为宝有妙招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课题 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垃圾的来源、数量、处理方式及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认识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树立新的资源观。 学生学会废物利用的方法,有创意地节约和再利用资源,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认识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掌握废物利用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垃圾暴增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能够有创意地变废为宝,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 教 学 过 程 (一)垃圾从哪里来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垃圾堆积如山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2)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垃圾,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生活垃圾的产生 (1)提问:“请回想一下,你或你的家人曾经丢弃过哪些垃圾?”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或家人丢弃的垃圾种类。可能的垃圾包括食品包装袋、饮料瓶、旧衣服、废纸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这些垃圾基本都是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们称之为生活垃圾。 其他垃圾的来源 (1)提问:“你还见过其他垃圾吗?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见过的其他垃圾种类。
3、可能的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商业垃圾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不仅居民生活会产生垃圾,商业往来、企业经营、城市建设、工业生产等也会产生垃圾。垃圾来源于我们每一天的生产与生活。 总结与思考 (1)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垃圾的来源广泛,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垃圾。 (2)引导学生思考垃圾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3)小结:垃圾来源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我们要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二)垃圾知多少 一天垃圾的统计与推算 (1)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中一天垃圾数量的统计。可以让学生记录家庭中一天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然后进行汇总。 (2)学生和老
4、师一起称重家庭中一天产生的垃圾,推算小区的垃圾数量。可以根据家庭垃圾数量和小区户数,进行大致的推算。 (3)拓展北京、上海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让学生了解大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4)教师总结学生的统计和推算结果,强调垃圾数量的庞大。如果全国的垃圾堆在一起,会堆出无数座垃圾山。 垃圾暴增的特点 (1)提问:“过去的生活什么样?垃圾产生情况如何?” (2)请学生分享自己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的过去的生活及垃圾产生情况。可能的情况包括生活简单、物资匮乏、垃圾产生量少等。 (3)提问:“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垃圾产生情况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分享现在的生活方式和垃圾产生情况。可能的情况包括生活丰
5、富、消费增多、垃圾产生量增大、种类增多等。 (5)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垃圾的暴增,不仅仅是数量变大了,种类增多了,而且种类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一切,都使得垃圾问题变成一个越来越难处理的问题。 总结与感悟 (1)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垃圾暴增的现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垃圾暴增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垃圾暴增的问题。 (3)小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暴增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 (三)垃圾去哪儿了 提问与讨论 (1)提问:“这些暴增的垃圾都到了哪儿,通常怎么处理它们呢?”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垃圾处理方式
6、。可能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垃圾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填埋:优点是处理成本低,缺点是占用土地资源,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焚烧:优点是可以减少垃圾体积,产生能源,缺点是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堆肥:优点是可以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缺点是处理时间长,适用范围有限。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1)教师介绍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就是填埋和焚烧。 (2)播放一段关于垃圾填埋和焚烧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两种处理方式的过程和影响。 (3)提问:“你认为这两种处理方式有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垃圾处理方式? (4)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7、可能的建议包括推广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回收利用、发展新型垃圾处理技术等。 总结与展望 (1)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目前面临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垃圾处理的方向,以及我们在垃圾处理中的责任和作用。 (3)小结:垃圾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推广垃圾回收利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四)垃圾的危害 调查与分享 (1)组织学生通过看新闻、读文章、进行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的分享。可能的影响包括挤占生存空间、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等。 (3)教师引导学
8、生分析垃圾的危害,强调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垃圾的危害具体表现 (1)挤占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 播放视频:垃圾围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垃圾对生存空间的挤占。 活动:未经处理的电池、混合废塑料、玻璃瓶大概有多长的 “寿命”?让学生了解这些垃圾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时间,体会垃圾对生存空间的长期占用。 (2)污染环境,危害人们健康 资料展示:茶园边的垃圾山,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提问:“垃圾是如何污染环境的?对人们的健康有哪些具体的危害? 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污染途径和对健康的影响。 (3)露天焚烧产生致癌物,对人、动物、植物造成伤害 播放视频:焚烧垃圾产生有毒气体,让学生了解露天焚
9、烧垃圾的危害。 思考:垃圾的污染途径有哪些?引导学生分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途径,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面对暴增的垃圾我们该怎么办 (1)提问:“面对暴增的垃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可能的建议包括减少垃圾产生、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利用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我们是垃圾的生产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同时又是垃圾问题的解决者。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应对垃圾问题。 总结与反思 (1)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垃圾的危害和我们的责任。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3)小结:垃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 (五)认识垃圾分类、回收与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回收再利用 (1)提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弃物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吗?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可回收废弃物种类。可能的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易拉罐、废牛奶纸包装等。 (3)教师介绍可回收标识,让学生认识可回收物品的标志。 (4)回收的废旧物品有什么用? 第一小组汇报:废纸的回收。介绍废纸回收后的用途,如制作再生纸、纸浆等。 第二小组汇报:废塑料的回收。介绍废塑料回收后的用途,如制作塑料制品、燃料
网址:11变废为宝有妙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表格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8546
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8篇)
四年级上册4.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一二课时 教案
4.11《变废为宝有妙招》课堂作业+课件+教案+学案(共7份)
美术变废为宝因材施艺一等奖说课稿
【大单元整体教学】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2023年变废为宝小妙招教案 变废为宝教案(通用9篇)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5篇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