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楼宇自控技术,挖掘公共建筑节能潜力
关注新兴艺术家,挖掘未来的收藏潜力。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收藏#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全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较大。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例约为1/3,加上全过程的能耗,全社会约一半能耗花在建筑上。据统计,总面积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4%的大型公共建筑,其总能耗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为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我国建筑每年运行的碳排放量,大约占到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4。目前,我国建筑碳排放的增长趋势明显,新增建筑面积以年均3%的速率增长,由此可见,我国建筑高耗能问题仍然突出。但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人均用能的强度处于较低水平,空调新风、生活热水用能持续增加,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建筑节能减碳势在必行。
各类公共建筑用能水平不完全与服务品质匹配,而是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能耗、低能效问题,其中大型公共建筑普遍存在30%以上的节能潜力。
公共建筑范围
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一般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交通运输类建筑等。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被动式节能和动式节能两种形式:
1.被动式节能:利用建筑设计和自然能源
主要包括建筑布局和外形设计;门窗、屋顶与外墙;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蓄能;太阳能利用;植物和水池(中水处理,冷却水池)。
2.主动式节能:技术手段的应用
主要包括能源规划(电、热、燃气、水,DHC系统);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新型空调形式;遮阳采光控制(人工照明+自然采光控制);地热、地下水、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建筑既要健康舒适,又要节能
真正的智慧建筑是基于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舒适和节能,安全和健康,成为有温度、可感知、会思考的生命体,所以真正的绿色智慧建筑应该体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数字驱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
实现建筑智能化转型,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楼宇自控作为建筑机电设备集中监测管理平台,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为建筑实现节能10%-30%左右,管理人员平均可减少40%,运营成本降低20-30%以上。
楼宇自控系统能改善建筑设备的性能,通过充分发挥被控设备的运行效率,实现建筑物内能源优化调度,降低运营成本,是建筑智能化中最具深度和潜力的节能技术。
楼宇自控系统将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电梯、供热、照明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使各个智能建筑子系统联系更加紧密,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达到安全、舒适、节能的全方位效果。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可降低大厦的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管理人员的开支;保证舒适的环境。
康沃思物联助力建筑节能
作为国内优秀楼宇自控厂商代表,康沃思物联与生俱来自带“节能”基因,公司从创立之初便以实现建筑节能减碳为使命,积极投身节能减碳事业,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针对市场需求痛点,康沃思物联运用自控技术、AI技术、IoT等技术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产品,为建筑提供科学的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赋能建筑能源管理,筑就绿色建筑。
在新时期双碳目标下,康沃思物联将用创新技术和服务,为智慧建筑、智慧城市及行业绿色转型升级释放更多技术动能。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址:善用楼宇自控技术,挖掘公共建筑节能潜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9604
相关内容
低碳建筑发展需技术赋能,楼宇自控系统怎样让节能更轻松消费侧节能潜力待挖掘
楼宇自控系统如何实现节能效果
数字技术助力挖掘能源效率潜能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观点|消费侧节能潜力待挖掘
让建筑更节能,让生活更环保,楼宇自控推动绿色建筑建设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楼宇自控系统为建筑注入节能基因,打造绿色低碳建筑
楼宇自控系统赋能楼宇能耗管理,康沃斯物联网解决楼宇节能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