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炉蜕变成科幻乐园!工业遗迹如何“玩出”创新创意?案例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01 01:22

创新乐趣案例20: 科幻电影中的创新想象,启发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乐趣案例#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国工业百年历程,形成了丰富的工业遗迹,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也是传承优秀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工业遗迹,不仅要“留下来”,还要“用得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隆重推出“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系列活动,为工业遗迹的创新创意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的举办地位于北京首钢园,作为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典范,首钢园实现了从工业遗产到冬奥遗产、山水与人文深度交融、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呼应的蜕变。

首钢园一号高炉曾是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高炉。现在,在最大限度保留高炉原有结构和外部工业建筑风貌的基础上,采用最前沿科技进行创新改造,蜕变成为一个2万平方米的科幻乐园。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工业文化、以工业遗迹为主题的活动,“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展示了9个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的优秀案例。信物分享,是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的一大亮点,参与盛典的嘉宾要在舞台上分享他们带来的信物,讲述信物背后创造性的思考和活化利用的故事。

来自江西景德镇陶溪川的一款由古陶瓷和玻璃做成的碗,象征着沟通中国与世界、沟通古代与现代艺术。

景德镇陶溪川一带原本是景德镇陶瓷工业的集中区之一。通过文化赋能和产业升级,这里已成为景德镇最有活力的一个区域。这里聚集了5000多名喜欢中国陶瓷文化的外国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洋景漂”。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千年窑火从未熄灭,陶瓷文化从未中断,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例证之一。今天的陶溪川文创街区从外表看,老厂房、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耸立,但是功能和业态被重新塑造,成为一座座美术馆、博物馆和年轻人聚集的创业空间。

在上海杨浦滨江,正在推进“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转变,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创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

在四川成都,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改建而成的东郊记忆如今充满了艺术气息。2023全年超900万的入园人数,2024春节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今年暑期消费收入过亿。“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超79万人次,单日最高超过13万人……一系列数字刷新着东郊记忆的热度,也让东郊记忆成为文化赋能工业遗迹成功转型的一个缩影。

这次“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还设置了“围炉夜话”环节,进行了“中国工业版本征集工程”暨百集工业版本纪录片发布仪式,系列活动生动细致地呈现了全国多地在工业遗迹活化利用方面的创新探索,给现场嘉宾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共鸣。

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匡:我们的工业遗迹数量、类型、分布的区域非常广,怎么把这些工业遗迹用好,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进一步提升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将来城市产业和功能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

网址:从高炉蜕变成科幻乐园!工业遗迹如何“玩出”创新创意?案例发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1370

相关内容

工业遗迹的蜕变:东郊记忆的创意逆袭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场”,首钢工业遗存焕发新光彩
·创新巧思遗产蜕变
用好工业遗产 点亮城市空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用好工业遗产 点亮城市空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工业遗产资源如何活化利用
工业遗存变身城市新景
漫步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感受工业遗存焕发新生
工业遗产再利用助首钢园华丽转身
工业遗产再利用 助首钢园华丽转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