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道路交通微循环畅通出行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10-10 10:57

公交专用道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整体出行环境。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出行省钱建议# #公交专用道#

  蒋宏建

  道路交通微循环是指连通主干道、解决内部交通集散的短距离交通分流问题,由次支路及以下等级道路组成的片区道路交通系统。我市存在部分重点建设区域次支路不足、机非隔离和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部分路口交通信号设置不科学、公共交通延伸需求较高和道路交通微循环建设资金紧张等问题,影响居民交通出行便利性,需进一步加强科学治理和优化升级。

  一、加密次支路网设计建设。我市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区域,如海河柳林、侯台、程林以及刘园等片区路网建设支撑不够,次支道路实现率仅为50%左右,居民区与公交地铁接驳道路明显不足,私家车数量多增加道路拥堵程度和停车负担。建议加密次支路网设计,优先建设居民区与公交轨道接驳道路,并结合实际需要开通微循环小型公交专线,最大限度满足片区群众便利出行需求。适时制定《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路网建设技术规范》设计标准,科学合理规定次支路网密度、非机动车道和无障碍通行设施等建设指标和任务。

  二、加强人流车流密集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在快速路、繁华商业区等交通流量大或事故频发地段,优先考虑设置过街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减少人车冲突,并加快建设进度,及时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利通行需要。南京路与营口道交口商业体密集,通行人群密集,仅靠红绿灯无法满足畅通要求。加强机非隔离设施设置,优化非机动车道通行连续性,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建设与维护。在较长的人行横道合理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保障行人安全。

  三、科学设置交通信号。因红绿灯和道路标线等交通信号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导致交通拥堵情况依然存在,如由红旗路南向北右拐大学道进入天开园路口,承受着来自复康路和红旗路两条自东向西和自南向北大通道进入天开园的车辆通行任务,特别是红旗路方向来车,下王顶堤立交桥后要立即变道才能右拐进入天开园,车流量非常大,右拐道不能满足通行要求,造成上下班高峰期间车辆拥堵。建议将右拐道相邻的直行车道设置为直行兼右拐车道,增加通行效率。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助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根据实时车流、人流,精准调度红绿灯放行顺序和时间,将红绿灯由“车看灯、人看灯”固定配时方案下发模式,升级为“灯看车、灯看人”的实时精准智能调度模式,有效避免无车空放、有车不放、行人空等这些红绿灯路口固定配时通行造成的资源浪费,以智慧交通指挥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四、打通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不少居民小区距离轨道交通和公交站点的距离在一公里左右。在导航地图中优先推荐“骑行或步行+公共交通”组合出行模式,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绿色出行的良好习惯和意识。在有条件的公共交通站点附近建设电动车、自行车停车车棚及充电装置,对于共享单车未覆盖环外区域公交地铁站点,可有效提升居民通行效率。

  五、多方筹措道路交通微循环建设资金。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将城市更新中涉及的周边道路交通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与城市更新项目“打包组合”,形成综合性的城市更新项目包,由项目开发公司同步完成周边道路交通提升改造工作。既要重视大规划大建设,也要关注微循环微改造,积极打通拓宽瓶颈路段,不断优化完善我市路网结构、打造一流出行环境。

  【发言人系市政协常委,天津张盈(天开园)律师事务所主任】

网址:关于改善道路交通微循环畅通出行的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5085

相关内容

关于改善交通通行方面的几点建议
畅通微循环 市民出行更便捷
南京首家小区道路“微循环公交”开通 巧解居民出行难
关于缓解改善长沙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建议
“交通畅行”改善出行环境 “环境改善”增添生态底色
便民服务再加力 畅通出行“微循环”
北京打造交通示范区,改善居民交通出行环境
关于优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建议
关于道路交通的3点建议
《改善道路交通 提升出行文明》河西区提升交通组织 优化道路出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