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王岚一样修复古籍,让文化重焕生机?
古籍修复讲座,感受文化遗产保护 #生活乐趣# #文化讲座#
在古籍修复的世界里,像医生一样为珍贵的古书治病疗伤是一种何等特殊的使命?这种工作不仅仅是对古老书籍的修缮,更是对文化传承的精心呵护。王岚,一位80后古籍修复师,以其青春与热情,揭开了古籍修复这一不为人知的领域。
王岚在首都图书馆古籍部工作已逾十年,她常常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般,古籍虽然历经虫蛀、水浸、火蚀,却在她的细心治疗下焕发了新生。她的新书《微相入——妙手修古书》采用散文的方式,配以自己擅长的淡彩画,打破了大众对古籍修复常有的刻板印象。对于王岚来说,修复每一本古籍不仅是技艺上的挑战,更是她对传统文化深厚情感的体现。
首先,修复古籍的过程并不简单。王岚的工作需要极高的专注力与细致入微的手艺。修复师在选择修复书籍时,会评估破损情况,并通过叠纸、补卷等手法来修复。正如她所说:“修书一定要心静,心不静就会反映在手上。”在这个过程中,修复师需耐心观察、制定详尽的修复方案,以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修复的标准。而修复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适合的纸张能为修复效果加分。
对古籍修复的兴趣不仅局限于技艺,王岚通过旅行、画画等多种方式为自己的工作注入灵感。她喜欢用水彩画记录自己在古籍修复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甚至在丽江偶遇的东巴纸,使她在文化理解上又更深了一层。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艺术视角,也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有趣的是,王岚也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居家藏书者并不清楚如何保护自己的书籍。她提醒大家,古籍不仅是纸张和文字的结合,更是历史的承载体。比如,在包书皮时,应该避免使用报纸,而选择传统手工纸或加厚宣纸,前者因纸张酸化快可能会损害书页质量。此外,对于书籍受到水浸的情况,迅速曝晒并非最佳选择,阴干或冷藏会更加有效。
王岚还提到,古籍修复行业在国内不断发展,虽然从业者逐渐增多,但仍显不足。她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通过分享知识与实践经验,让古籍修复这一传统手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书籍的守护者。通过了解与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珍惜与保护这些承载了历史记忆的古籍。无论是关注自己的家藏,还是对古籍修复的热爱,王岚的故事令人深思,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文化的延续需要每一代人的参与与付出,像王岚一样,我们也能为古籍修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网址:如何像王岚一样修复古籍,让文化重焕生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8068
相关内容
王岚:像医生一样为古籍治病疗伤古籍修复师:匠心修书 让古籍“重生”
从业17年,修复近千册古书,一位古籍修复师的妙手与匠心
王斌: 修复古籍残卷中的文明记忆
读创今日荐书 | 古籍修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行业?
修复师让古籍“焕发新生”
Reviving old texts古籍修复:“古籍医生”让古典文献焕发新生
古籍修复师王斌:让破损的古籍重获“新生”
古籍修复的奇迹:如何在数字时代重焕古书生命
浙图古籍修复中心“书医”:让古纸碎片重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