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想要高效工作?快看这5条策略

发布时间:2025-10-12 20:20

倾听并反馈:有效沟通不只是说,也要听对方的想法。 #生活技巧# #职场沟通策略#

这是自控力lab公众号的第32篇原创文章。

阅读丨写作丨心灵技能

全文约1600字 阅读需5分钟


上面的图片或许说出了部分人的心声。

作为《自控力》的编辑,每当有人问我:

如何提升自控力,告别拖延高效生活&工作?

我都会更多了解一下,咦,每个人天生都有自控力(不然怎么活的下来),你的自控力都去哪了?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告诉我们,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能靠自控力。

这个时代,消耗自控力的东西太多,而自控力太有限。

不靠自控力,靠什么?

作者乔西·戴维斯博士是一位神经科学家(还好不是“神经……家”),他根据大脑科学、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要想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按照生理状况来工作。身心好状态,每个人都能表现出惊人的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做到呢?

书中讲到5个策略:


>>>>

在日常工作中,认清楚最重要的事

每天这么忙,哪怕设置了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都老忘记,那么如何认清?

答案很简单,一天中设置数个抉择点。

点击此条链接,了解更多抉择点的内容

抉择点,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觉察点」。人一般日常,属于自动驾驶的惯性状态,比如一上午都在刷网页,搞半天都忘记自己为啥打开了,这时候就是失去了觉察。

人如果时时保持觉察,会跳出惯性,很清醒明白地知道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后的结果是什么。有觉察的人,是有双重视角的厉害角色,你既在做事,又观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且两者紧密相关,毫不违和。

东方佛教认为,一般人活在自我中,通过静坐、禅修的训练可以观察自我,平息自我,真我(佛性)自然呈现,创意和潜能无限。在这一点上,与西方对「我」的定义异曲同工:「我是自己的观察者」。

举一个例子,在2014年电影《超体》中,「万人迷」斯嘉丽·约翰逊的超能力,就是「真我」呈现的状态。电影中用吃药达到的,客观来说属于「无因之果」。除吃药外,有没有可能有一个方法,让所有人都达到?有,需要「因」,种因得果,付出代价和努力。比如很多高僧通常长时间静修、持戒、茹素,保持清净,洞察力、专注力相当惊人。遗憾的是,愿意这样训练身心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说,「无因之果谁不希求,有因之果谁不畏惧?」

幸好我们可以尝试每天5-10分钟的冥想。

说远了,说到底设置抉择点,就是在训练从庞杂事物与自动惯性中跳出来的警觉,久而久之觉察力会提升,当然容易认清楚最重要的事啦!

>>>>管理你的心理能量

简单说,就是尝试把困难的任务放在自控力、心理能量最充足的时候,比如我早上会打坐。

记得避开心理疲惫的时刻,比如晚上很累的话再强迫自己攻关,可能适得其反。

>>>>走神也没关系

走神是正常滴,善用走神也很有意思哦。

>>>>养成饮食、运动的好习惯

人吃好睡好又运动,身心状态自然棒棒哒。

>>>>

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前天伏案工作,看桌面上摆满东西,桌布很花抓人眼球,搞得写字心烦意乱的,索性扯掉桌布、整理杂物,终于眼前清静多了。

日本广告业界与设计业界的风云人物佐藤可士和,被誉为「快刀武士」「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中,他专门讲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书中同时展示其工作室Samurai的照片,令人咋舌。

向右滑动浏览照片哦~

佐藤可士和

整齐炸了的办公室 

忍不住收拾自己的办公桌了~


除了5个策略,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

不要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不要用时间换工作成果。

正因为你所有时间都在工作上,所以你的成果特别少。

为什么?

动小脚趾头想想。


比如一位设计师,如果整天都忙于设计,并没有跟客户沟通到底对方要什么,没有抓紧充电,没有个人沉淀的时间,时间久了估计作品好不到哪里去。

每天2小时花在最重要的事上,足矣!

一天2小时看上去少,如果高效能的话,确实可以完成最重要的事了。比如想写一篇文章,写之前切分成很多细碎的模块:素材收集、调研需求、画出思维导图捋大纲……等到准备差不多了,有2个小时完整时间,足够写完了。

有效工作2小时,真心不错了~

网址:听说你想要高效工作?快看这5条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2054

相关内容

高效学习汉语:听说读写技巧与策略
高效人士必备的5种核心策略
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的 16 个简单策略
想要摆脱拖延症,试试这5种方法!让你高效工作!
快速学习者的高效学习策略
工作压力下的听力保健策略.docx
做到这些,让高效工作听你的
如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这五大策略助力高效办公
高效工作效率的时间规划策略.docx
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策略.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