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照护服务
托幼服务中对特殊儿童的照顾要点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托幼服务#
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喂养是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机体功能成熟及大脑发育的保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培养婴幼儿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成年期健康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辅食添加
添加时间
婴儿6个月起应添加辅食,在合理添加辅食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早产儿在校正胎龄4~6月时应添加辅食。
添加原则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引导婴儿逐步适应。从一种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适应2~3天后再添加新的食物。
辅食种类
制作辅食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豆类及坚果类、动物性食物(鱼、禽、肉及内脏)、蛋、含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其他蔬果、奶类及奶制品等7类。添加辅食种类每日不少于4种,并且至少应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6~12月龄阶段的辅食添加对婴儿生长发育尤为重要,要特别注意添加的频次和种类。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种类不足,将明显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贫血、低体重、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6~9月龄婴儿,每天需要添加辅食1~2次。9~12月龄婴儿,每天添加辅食增为2~3次。
合理制作
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选用新鲜、优质、无污染的食材和清洁的水制作。烹调宜用蒸、煮、炖、煨等方式,食材要完全去除硬皮、骨、刺、核等,豆类或坚果要充分磨碎。1岁以内婴儿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和调味品,1岁以后辅食要少盐、少糖。鼓励幼儿尝试多样化食物,避免食用经过腌制、卤制、烧烤的食物,以及重油、甜腻、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岁以后幼儿逐步过渡到独立进食,养育人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食环境,引导而不强迫幼儿进食。安排幼儿与家人一起就餐,并鼓励自主进食。关注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信号,及时做出回应。不以食物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幼儿进餐时不观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并逐渐养成定时进餐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要点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
原标题:《婴幼儿照护服务|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要点②》
阅读原文
网址:婴幼儿照护服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2850
相关内容
婴幼儿健康照护婴幼儿生活照护
婴幼儿保教基础:婴幼儿的生活照护PPT教学课件.pptx
婴幼儿生活照料
婴幼儿生活照护 课程标准.pdf
《婴幼儿生活照护》 课件 模块三 婴幼儿睡眠照料.pptx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与护理
婴幼儿养育照护关键信息100条
婴幼儿照护—智慧树网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