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5-10-13 06:06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思维挑战#

图片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齿轮,每一次转动都在重塑世界的模样!

大家好,我是远识!

你有没有想过,人类为什么能从钻木取火的原始时代,一步步走到拥有智能手机、高铁飞机的现代社会?

答案其实就藏在一个关键概念里——生产力。

它就像社会这部大机器的发动机,默默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

那么,生产力从何而来呢?为便于理解,我们先从人类最最基础的活动——劳动开始说起。

图片劳动

人类与其它生物一样为了生存,第一件事情就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所需的各种东西(物质生活资料),比如吃的、穿的、住的等等。

但与其它生物几乎出于本能地、无意识地与自然界接触不同,人类获取生存所需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增强自身能力。

比如原始人发现石头砸坚果太慢,就把石头磨成带尖的 “石器”。

这种人类特有的到自然界去获取所需并改造自然的行为,就是劳动。

图片

由此可见,有意识的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就构成了劳动的三个要素。

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比如农民伯伯用收割机收小麦。

这样,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地与自然界的发生着关系。

同时,人类通过劳动又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联合一起来一起劳动、各取所需交换着劳动等等。

图片

于是,人类社会在劳动中形成了。人类的劳动是社会的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才能进行。

图片生产

人类社会的劳动过程也就形成了生产过程。

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仅生产出了物质生活资料,还生产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手机组装线上,工人A装电池、工人B焊芯片、工人C贴标签,大家为了工资一起合作“造手机”,形成“同事”、“上下级”的关系。

这样,人类通过生产过程产生了物质生活资料,又在生存中消耗着物质生活资料。

为确保拥有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还必然将一部分物质生活资料作为生产手段,继续投入生产,这就是再生产的过程。

图片

人类总是不断地生产着物质生活资料,又不断地消耗着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过程永不停歇,不断地产生着再生产的过程。

如果每次再生产的规模相同,则称为单纯再生产。

图片

但人类整体再生产的过程规模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产生新的生产手段,产生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模不断扩大,即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比如农民伯伯种地时,每年收的粮食刚够全家吃,第二年又重复同样的过程,就是单纯的再生产。

若用农民伯伯通过卖粮食的钱买了拖拉机,开垦了更多土地,粮食产量翻倍,还雇了邻居帮忙。

后来攒钱建了面粉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卖,赚的钱又能买更先进的机器……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村子也变成了小镇。

这就是扩大的再生产。

可以说,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就在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这才有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往前发展。

图片生产力

人类应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时,就有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这就是生产力。

图片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发展着。

由此可见,生产力只有在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缺一不可。

以上便是生产力的由来,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当然,说起生产力又离不开另外一个大家熟悉的概念——生产关系,我们下篇文章继续分享。

网址: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3181

相关内容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A.社会和谐发展B.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C.高经济效益,低
怎么发展生产力
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力量
数据资产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聚焦新质生产力 提供发展新动能
社会生产力怎么提高
生产、生活工具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
打造“新质生产力”,提升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