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互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三法宝”
《心理健康自助手册》- 自助学习心理健康的方法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心理健康书籍#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大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逐渐增大,心理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在技能获取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波动及外界压力的影响,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关注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活中的必要环节,在措施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有朋辈的互助作用,朋辈心理辅导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性和实效性。扩大朋辈心理辅导效应,实现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心理素养的协同发展。
一、朋辈互助的概念及内涵
朋辈是指朋友、同辈,求助者和被求助者之间是朋友关系,是年龄相近的同辈。人们不管在学习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通常会向与其年龄相仿的同辈或朋友进行倾诉,以此获得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情感上的鼓励。朋辈心理辅导是以朋友、同辈为被求助对象,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从心理辅导实施对象和被辅导对象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特殊,在多方面体现出相似性:精神风貌相似、年龄相近、思想和价值观相近、看待问题的视角非常相近。由于心理辅导实施对象和被实施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性,赋予了朋辈心理辅导以可能性和可行性。
二、全面转变辅导观念,提高朋辈辅导意识
朋辈辅导相对于其他辅导形式来说是一种新的概念,朋辈心理辅导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朋辈辅导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提高朋辈辅导的意识,它充分利用了学生朋友、同辈教育资源,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助教育优势。高校应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提高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思想认识,将朋辈心理辅导纳入到高校教研和科研之中,深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高度。同时,基于朋辈心理辅导开展实验,将朋辈心理辅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朋辈心理辅导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
三、拓展朋辈辅导途径,增强辅导的主动性
提高朋辈辅导的意识后,需要将其付诸于实践,这就需要寻找和拓展实现的途径,最高效率地实现朋辈辅导的意义。首先可以将其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应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优势,在社团活动过程中自然地实施朋辈心理辅导。根据大学生社团活动,利用大学生社团中的积极分子,对大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并结合社团活动有机渗透心理知识教育,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渗透率和有效率。其次,可以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开展朋辈辅导,将其渗透到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宽松的心理辅导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优化朋辈辅导措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进行辅助,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首先是对于朋辈互助者的要求。在朋辈互助团队构建中,互助者应该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交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知识方面的要求,朋辈互助者应拥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如人格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除此之外,还应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够明确区分违法行为和合法行为。其次是其他素质,如助人为乐的品格、高尚的道德品质,较高的责任心等。另一方面,互助者也应进行培训。朋辈互助员的培训通常包括态度培训与知识技能培训两部分,态度培训应包括正确认识朋辈互助工作、正确看待求助者、正确对待朋辈帮扶的过程。技能培训应包括倾听技巧、询问技巧、回应技巧、问题解决技巧等互助技巧,做到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帮助他人。
网址:朋辈互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三法宝”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3698
相关内容
俞国良:发挥朋辈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运用
“情绪驿站,心灵憩所”—— 法学院朋辈心理互助会情绪烦恼分享互助活动圆满结束
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持续进行,朋辈辅导助力学子应对压力与挑战
朋辈辅导、“思政+心理”,高校探讨如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护航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
“朋辈”辅导全方位构建校园心理健康防线
法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次朋辈心理培训
关于选拔2019级朋辈心理辅导员相关工作的通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志愿者培训